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牽動著全國上上下下人民的心,社會各界紛紛投入抗擊疫情行動。我省文化工作者通過創作歌曲、三句半、快板、戲歌、非遺創作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致敬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為大家鼓舞士氣,提振精神。僅僅幾天時間,一大批感人至深、激蕩心靈的作品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
「愛是人間最美的春天」
「總以為你的工作很平凡,總以為你的付出很簡單,當你捨身忘死面對病魔的挑戰,我才讀懂這『白衣天使』的內涵……」1月29日下午,我省著名歌唱家陳靜在錄音棚錄製《愛是人間最美的春天》這首歌曲時,數度哽咽。
「這首歌寫太好了,很樸實,就像我們每個人說的心裡話,一開始拿到歌譜試唱的時候我就哭了。」 陳靜說,咱文藝工作者到不了一線,就儘自己菲薄之力用歌聲表達對他們的慰問和致敬吧。
這首歌曲是由我省兩次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詞作家許會鋒作詞、山西獨立音樂人張偉作曲,以獻給奮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1月30日,這首歌曲將推出面世。
談到創作過程,許會鋒說,就在武漢面對疫情實施「封城」之際,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開始「逆行」支援武漢時,他就萌發了要為醫護人員創作一曲讚歌的想法。與此同時,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相繼召開會議,號召全省文藝工作者創作優秀作品記錄和助力抗擊疫情,並交代其創作一首有關「抗擊疫情」的歌曲,這跟他之前的構思不謀而合。「記錄歷史、記錄時代,這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文藝工作者的神聖職責。」
許會鋒為了這次創作可謂下足了功夫,他從大年三十開始就開始構思,大年初三正式動筆,大年初四對歌詞完成了最後的修改。「這次創作非常特殊,可以說是河南、山西跨省合作的作品。歌詞創作、編曲幾乎同步進行,我在創作完歌詞初稿時隨即聯繫了經常合作的搭檔,也就是山西省歌舞劇院籤約作曲家、音樂製作人家張偉進行譜曲。」許會鋒說,由於時間緊迫,他們是一邊譜曲,一邊對歌詞進行打磨修改。另外,主唱與伴唱也是同時進行,在陳靜錄製主唱的同時,山西那邊也正在錄製伴唱,大家都在爭分奪秒地想讓歌曲早點與觀眾見面。
提及創作心路歷程,許會峰表示,全國各地醫護人員冒著被病毒感染的危險,前赴後繼地馳援武漢,他們這種救死扶傷的精神值得歌頌。但文藝作品不能是空喊口號,既要彰顯主旋律、正能量,還要講究藝術性,所以最終給歌曲起了個名字《愛是人間四月天》。
用手藝絕活致敬「逆行者」
今年春節,新鄉麵塑非遺傳承人劉玉偉時刻關注著這場疫情進展情況,更被一個個奮戰在最前線的工作人員深深感動,他用手藝絕活「麵塑」形式生動再現了這些英雄人物。
惟妙惟俏令人肅然起敬的「鍾南山」;用河南方言「喊話」不讓鄉親走村串戶的村支書,是手握青龍偃月刀組織外來人員進村的「黃衣衛士」;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身從頭武裝到腳的防護服豎起大拇指彰顯出這場戰役「戰必勝」的決心和信心……劉玉偉這組抗擊疫情系列的麵塑作品, 充分展現了抗擊疫情中人們所展現的精神風貌,為全社會打贏疫情防疫阻擊戰凝聚了精神力量。
此外,開封市鼓樓區非遺項目百年老字號晉陽豫用糕點製作技藝傳承人朱偉星將糕點送到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人員手中。
在焦作,陳式太極拳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王西安號召廣大拳友一同練拳,增強體質共抗疫情。「在不給國家和社會添亂的基礎上,通過微信群的形式組織大家練習太極拳,把身體鍛鍊好,把健康傳遞到全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河南非遺傳承人在這一特殊時刻與全社會一起共克時艱,以自己的手藝絕活為人們生活增添色彩,展現了他們身上一脈相傳的民族精神和人性的光輝。
快板、三句半、戲歌等文藝形式弘揚正能量
疫情之下,河南文藝工作者將自己的創作激情化作了對疫情的關切之情,將抗擊疫情期間的一幕幕感人場面、動容之情,轉化成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文藝作品,傳遞人間真情,弘揚社會正能量。
河南豫劇院一團團長李金枝、書記李少賓參與創作並表演的《眾志成城戰病疫》「三句半」、河南豫劇院三團團長賈文龍表演的快板《同舟共濟戰疫災》、副團長賈高峰創作並演唱的戲歌《咱同心定把那疫情趕跑》;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副團長範靜演唱的戲歌《咱們的黨英明偉大》;河南豫劇院青年團還創作的戲歌《咱們不怕》:「有堅強的人民,有昌盛的國家,咱們的黨英明偉大、咱們的制度優佳……」河南豫劇人創作的一系列抗擊疫情的文藝作品鼓舞著人們對抗疫情的士氣。
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說,作為文藝工作者,「胸中有大義」不是一句空話,「心裡有人民」永遠不能忘記,過去有常香玉大師為保家衛國捐獻飛機,我們也要用藝術的語言傳遞正能量,要在打贏這場防疫戰中當好排頭兵。
編輯: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