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獎:2名
吳敏超
周村燒餅賦
夫人所善焉,無非盡美;物其傳者,所託高名。伊周村於淄博,成燒餅於晚清。既已悅心,猶具春和之氣;如斯適口,且遺蔗境於卿。誠可三嘗其味,備述其情。
當其生餅團欒,延展於盤。得胡麻之玉碎,貼鏊子以手寬。指底雲翻,乍排剡溪之藤於俄頃;爐間火燎,亦起甘香之美而萬端。及夫秋練霞生,春羅香透。則璧月方烘,金衣已授。觀之酥矣脆矣,私橐不覺一傾;掬之輕如薄如,垂涎豈堪三嗅?
至若近市喧而累跡,入攢盒以駢肩。慰遠到行商之枵腹,共壺開玉液之初筵。傾蓋之時傾心,無崑崙之瓜亦足矣;分襟之日分餅,共安期之棗者可焉。更聞客其所尚者,淡泊兮一餅,醇和乎百年。所論者,行商之正德,守業以精虔。所嘆者,遐者雖遐,健於行則可至;信其所信,秉乎道以為先。斯周村所以令譽不減,燒餅乃得嘉聲長傳也!
餅聞而思之:曩歲祖考得便膠濟,往來貿遷。未有不奮身以就,頂踵盡捐。守貞固而心耿耿,志勤劬而意拳拳。已而宗從勒功文旅,題字紅箋。於故地之樓臺,觀茲金匾;沾南風於遐邇,入彼鳴弦。豈非揚遺緒而道「勉旃」?
餅深惟之,益復瞭然。更篤其志云:吾身為餅,風義已鐫。以古商城為高姓,續聚合齋之前緣。又安得不正之再正,圓之又圓,於烘爐之焰起,堅素志以神全?
吳月英
【黃鐘·醉花陰】周村燒餅博物館(新韻)
幾回回夢裡貪饞一盤掃,猛可地身臨意飄。沂水碼頭謠,早已沉銷,幸留得燒餅非遺巧。看那滾滾車潮,徑向周村齊拜倒。
【喜遷鶯】急切切張開懷抱,看展區、石碾凹槽。辛勞,於陵故事知多少?追漢唐、良法大皰。絲路遙,南商北貿,餅圓圓佔盡風騷。
【出對子】作坊才妙,琳琅都看飽。星光羞給餅兒嬌,魯餅摶來春月好。都是純青爐火烤。
【刮地風】亂撞著饞蟲齊叫好,食藝高超!上前體驗尋詩料,揉劑三遭,排序四道,用心七竅。黃是金,脆是焦,紅的爐灶,最難消。做人更學匠手巧,不差分毫。
【四門子】遍翻史頁皆榮耀,上京城,更上朝。貴妃品餅盈盈笑,月含羞,春不老。戍邊防,逞英豪。千年訴說情未了,聚合齋,聚來寶,小吃食、格局不小。
【古水仙子】看看看後浪更比前浪高,市場誰開晴雨表?把餅攤薄,把誠做厚,汲古出新頻亮招。要升級,要趕時髦。小食敢將國宴包,時人認準周村號,網去網來淘。
【尾】擼袖加油向前跑,伴一曲蝶變今宵,千家萬家都醉了。
二等獎:5名
郭小鵬
友快遞寄達周村燒餅,感寄(新韻)
快遞來時秋正涼,心頭暖到淚汪汪。
餅薄猶綴芝麻粒,韻厚能成錦繡章。
君寄深情牽往事,雲託明月照柔腸。
咂舌慢品其中味,那縷餘香是故鄉。
萬海仁
周村燒餅賦
通都淄博,大埠周村。民風以齊俗而近古,物產以燒餅而遠聞。數代非遺纘繼,百年字號傳承。供膳堪稱臻品,授餐猶贊嘉珍。蜚聲既久,蘊人間之素樸;知味者眾,集天下之和淳。
若乃欲探源流 ,可溯西域。張騫出使,引奇種於蕃戎;靈帝坐朝,悅貢輸於上國。好胡餅乃列饌饈,喜胡麻而誇玉食。繞齒甘回,滿堂香溢。襯金殿之煌煌,登華筵而熠熠。乃風行於強漢,四境爭傳;更見重於大唐,一時盛極。趙邠卿避難北海,售此於市廛;白樂天作詩京都,寄之於郵驛。
既而移換宋元,接踵明清。遂有郭姓師,進乎其技;乃由聚合齋,揚乎其名。渾圓得明月之滿,薄脆成秋葉之輕。甜方適口,鹹恰生津。色猶悅目,香自怡神。豈唯解餓羸以果腹,猶可資營衛而養生。復啟後世之衍變,遂引今時之迭興。
觀其用料不奇,取材非異。由來易得,麥粉霜糖;莫道難尋,芝麻清水。秘方依法而為,妙手從心以施。和揉使醱酵,製備非難;烘烤於爐鏊,物時不費。應大巧若拙之言,合大道至簡之理。
信夫!周村燒餅,面點明珠。上饗帝王官吏,下惠走卒販夫。不分貴賤,豈別賢愚。飢饜武俠,飽飫文儒。逸士離俗脫凡,坦腹而啖;禪家超佛越祖,應口而呼。其功猶渥,其德不孤。自懷食為天之誠念,復守質為上之正途。故可行銷萬裡,馳譽九隅。
楊曉曉
謝贈周村燒餅
有齊淑女入青廬,饋我周村餅一爐。
秋葉刻成刀下薄,落星鑿出甕中酥。
著唇鬆脆味長美,交目團欒月不孤。
好物拈來猶謹慎,不教匝地散成珠。
宋貞漢
南鄉子·周村燒餅
聖域小嬌娘,皮薄居然面帶黃。圓臉為何麻點點,無妨,心厚依然醉玉郎。初吻口餘香,細品翩翩美意揚。的是世間真可愛,牽腸,我願今生為你狂。
張德新
水調歌頭·贊周村燒餅
形似圓圓月,千載透精神。一張齊魯名片,香脆是靈魂。先把山川揉好,再把襟懷烘烤,善美自雄渾。帶著周村味,融入九州春。源絲路,成老店,映人文。風行四海,如夢如畫著經綸。代有良工承藝,世有真情傳遞,活火釋殷勤。焙出古今意,家國正繽紛。
三等獎:10名
王旭
詠周村燒餅
齊煙嫋嫋九龍盤,遠古香凝月一團。
勝日宏開新氣象,恆年不改舊衣冠。
薄澄蟬翼籠紗影,厚敞心扉共客歡。
羞問玉容春幾許,穠華秀色任君餐。
謝毅
水調歌頭·詠周村燒餅
悠遠沿絲路,胡餅入周村。融今涵古烘製,千載魯風燻。特色香酥薄脆,盛譽東西南北,美食口碑存。圓比中天月,香漫五洲雲。燒餅薄,良心厚,德為魂。秉誠立信如嶽,老號業常新。揉進初衷一片,更歷精工百道,鑄就品牌真。喜看純青火,烤出滿爐春。
楊立新
詠周村燒餅
稟賦卓然源漢唐,可憐入口齒生香。
聲傳海內藉真料,藝在人間重巧娘。
麵粉揉成新格局,芝麻烤出大文章。
逢人若問金名片,好客山東第一張。
華芳
【中呂·十二月帶過堯民歌】周村燒餅
(俺不求)山珍宴席,(俺不羨)美酒佳期。(唯戀著)周村那餠,(只因是)香脆酥皮。(看不夠)薄如畫紙。(嘗不盡)醉到心底。【過】良心和面夢加持,老法精工技生奇。小食品有大玄機,載滿清風共神怡。今誰訂單豈會虧,好個真滋味。
宮文梅
見同事收到家鄉寄來的周村燒餅代賦
黃昏每到便思鄉,幸有佳餚慰腹腸。
餅帶春風如月滿,盒裝福氣似山長。
情懷能抵十分味,羈旅難求一種香。
今夜夢魂無去處,周村肯在夢中央。
鍾茂榮
周村燒餅賦
周村燒餅,中國良心。齊魯風情之厚,淄博歷史之深。擇綠色之食材,芬芳若芷;擁健康之品質,色澤如金。爾其健行摯信,正德抱襟。工藝秉持其美,文化傳承於今。袁枚之《隨園單》,崇尊懿範;蘇軾之《老饕賦》,妙作高吟。遂使非遺寄傲,名企隆欽。馳和諧之嘉譽,獻精美之靈琛。聲名遠揚,鑄國標之體系;品牌高樹,成民眾之知音哉。
是有旱碼頭,活商埠。始於春秋,盛於光緒。解遊賈之飢腸,開速食之壯舉。芝麻胡餅,自東漢而發端;絲路新風,源西域而穎露。遂有薄脆彌新,酥燒法古。清宮廷而進呈,聚合齋以建樹。效其京式糕點,孟洛川之盛情;功為周村配方,郭海亭之奇遇。方驗疊若蟬衣,搖如玉杵。沾唇齒而盈香,贈親朋而嘉許。耀明珠於食譜,熠熠生輝;創寶號於人文,眷眷希慕。
觀夫和揉麵粉,熟炒芝麻。良麥齏粉則盛有,芝粒去皮為獨家。混煉而成,塑性恆溫與適;膨化而就,發麵疏鬆復加。若乃分坯切劑,搓玉委蛇。現款式而有致,展韌性而無瑕。沾水攤平,列案板之勻稱;延盤圓滿,化質地之柔嘉。而後著麻生餅,如膠平沙。進爐膛而烘烤,臻尚品而升華。或甜或鹹,種類之齊備;亦酥亦脆,風味之清佳。
於是博館弘揚,春暉朗照。影故鄉之百笑圖,尊中華之老字號。光彩奪目,仰雋譽之聲威;高屋建瓴,記來訪之領導。至如糕點評優,品牌叫好。公司志乃完篇,燒餅賦乃定稿。淄博質量之獎,享以殊榮;山東禮物之名,貴為珍寶。且夫穩健前行,和衷共葆。店雖眾而技同源,量雖多而質可靠。飄香四海,執信乃澤世之功;紮根一方,修德以及人之老。
嗟乎!其香馥鬱,其味悠長。春晝李濤之憶,秋堂宋祁之糧。劉伯溫之燒餅歌,盆中日月;趙長卿之燒餅曲,夢裡文章。所以盡心盡力,自信自強。正行以達道,秉德以流芳。世紀傳承,品質始終如一;未來願景,成果事必無雙。況其致富百姓,回饋千鄉。助抗疫而捐珍物,助扶貧而獻良方。兩山理論之豐收,綠色食品;全球視野之進取,金色光芒。
荊永
一萼紅·周村燒餅
競絲鄉。迭妙工瑋藝,臻質冠群芳。遴擇胡麻,鑑甄粉麥,剔抉羅採佳良。手摶劑,心拈薄月,著星沙、文焙炙金黃。戛脆敲冰,嚼酥散玉,頰齒留香。西餅夷來數載,籍於陵宗匠,賈埠舒張。挹注同商,修名在冊,品譽九域旌彰。續陳技、專心揖志,審時勢、帆正又徵航。執念潮頭飲棹,賦撰新章。
聶振山
詠周村燒餅
自漢萌生南國仰,黃沙漫漫別胡岡。
儒風才納猶難立,市賈初磨儘是傷。
百步瘦街哀舊病,一爐紅火喚新光。
薄箋厚蘊寸丹系,脆感深諳宏業倡。
玉落飛花驚粉碎,胸懷星鬥散幽香。
善行常念黎元品,高潔亦標君子嘗。
千裡皇家尋紫氣,九州朱戶抱祺祥。
柴門壽宴福增席,祝米親鄰情滿筐。
大染房邊人影織,古商城外月華忙。
晶盤小小廣酬客,天道云云堪數王。
前度拓荒終未錯,孝河流韻獨成章。
凱歌今幸奏堯夢,直把良心守遠航。
商玉珍
沁園春·周村燒餅
餅話春秋,地澤物華,天賜秘方。看張張月滿,出爐薄脆;層層星燦,入口酥香。小吃精良,匠心獨運,老少皆宜笑口嘗。循商道,經胡風漢韻,幾度滄桑。人間珍膳無雙,老字號,喜迎賓客忙。冠國珍貢品,業傳榮耀;非遺名榜,譽滿華光。再借東風,恰逢盛世,壯志凌雲鴻雁翔。香如故,沐仁風德露,代代流芳。
王志偉
他鄉遇賣周村燒餅小販
一聲叫賣步停留,客裡欣眸大寫周。
薄餅張張輕似紙,無端壓手是鄉愁。
優秀獎:30名
宋朝陽
周村燒餅賦
皓皓玉盤,泠泠仙佩。滿月之形,百年之魅。然則扁食之餅,何以冠村之名;而鄉居之村,又何以拖餅之綴。蓋因名有其源,綴從其薈。村曾「天下第一」,得賜於乾隆;餅則今古同香,傳承於先輩。
覆芝溲麵兮,源溯東漢狄胡餅之形;載譽馳名兮,功成晚清「聚合齋」之技。石磨之良麥,篩雪粉以求其精;水浸之胡麻,取玉珠而除其蛻。和水粉以漿融,入「引子」以發起。堆萬孔之雪山,搓無鱗之龍尾。見玉杵之橫陳,斬金刀之次第。斷而均分銀錠之坯,揉而百鍊玉丸之劑。點清水而摩撫,漸顯經霜秋葉之輕盈;隨瓊臺而展延,忽呈照水玉盤之明媚。著麻則似落葉之驚風,上鏊卻如飛梭之迅晷。度萬千回之揉搓,經三兩刻之烘焙。厚積而求其濃,薄攤而得其脆。常思調眾口之適從,終得傳百年之美味。
暇而閒品,能養巾幗之顏;飢而佐餐,可壯鬚眉之胃。滋味久傳於坊間,聲名豈拘於海內。情通乎南北,價廉常以待客於茶餘;意達乎東西,格高可為迎賓之國禮。市聲落處,曾經之陋巷簞瓢;人事來時,今日之精妝富貴。
寒暑無終,乾坤有歲。世事儼若斯餅,亦或眼裡之月圓,亦或齒間之玉碎。
嗟夫,吾輩應惜當下之太平,長弘百年之國粹。
文賢中
帶家人參觀周村燒餅
面和雞蛋細調勻,蘸取繁星鑲玉身。
縴手裁成雲幾朵,烤箱託出月千輪。
香甜總使神情爽,酥脆長留記憶真。
點讚爭相開笑口,歡心莫過老娘親。
梁孝平
題周村燒餅
一品行天下,邑因遐邇名。
為珍輸帝闕,似月耀寰瀛。
薄脆胡爐藝,香酥故國情。
千年絲路杳,餅業久蜚聲。
王天明
詠周村燒餅
浴火乾坤合復開,中秋小月出爐來。
焦香有意風傳遞,薄葉無聲齒剪裁。
溯史當沿胡客路,入歌曾證伯溫猜。
腹飢饞餅何須畫,且到周村走一回。
顧睿
詠周村燒餅
古法相傳齊魯鄉,盈門食客列成行。
老饕聞味眼生碧,新餅開爐色已黃。
一口香濃回齒頰,千層酥脆爽肝腸。
飯餘捫腹寛衣帶,飽嗝三聲亦繞梁。
朱慶岷
軍嫂千裡送燒餅(中華新韻)
紛紛大雪馬蹄寒,軍嫂兼程送月圓。
踏雪吞風登哨所,傳忠施愛暖邊關。
香薄似紙書梅卷,酥脆如冰護雪蓮。
受感官兵揮喜淚,鋼槍緊握保江山。
李梅
周村燒餅
周村古邑溯源長,燒餅馳名譽四方。
薄似飛花輕入夢,酥如霰雪淡梳妝。
爐堂旋出玻璃脆,妙手呈來齒頰香。
最是教人魂動處,蘭芝點點瀉春光。
陳兆才
沁園春周村燒餅(中華通韻)
漢室尋蹤,清末名成,承古傳今。似秋高月滿,荷塘薄葉,雲輕星密,華夏一珍。十裡飄香,且酥且脆,「胡餅」休言巷子深。滄桑甚,更風經雨歷,酲醉凡心。 慶生賀壽逢親,出閣女,福門待客頻。喜此間靈秀,長街流韻,多般美譽,異地同音。大海揚帆,「非遺」助力,奮進前行不負春。騁眸處,正功豐業偉,逐夢乾坤。
徐世陽
周村燒餅賦
順天陶融,得地隆眷。習俗表異於鄉城,飲食分殊於淮甸。南崇梁米,北尚麥麵。茲有燒餅,冠周村之名,出齊魯之縣。爾其制工妙思,用料精善。飽飢腹之中欲,童叟和宜;充空腸之高能,青壯連戀。饋飴契友,達高誼於遐庭;登膳嘉朋,盡豪興於雅宴。是以連年飄香,萬方顧眄。遐邇慕名,得嘗珍物而欣;東西贊聲,縱是仙品何羨?
溯其歷史久遠,經年迢遙。故跡記傳於漢代,雛形演成於明朝。當是時也,周通魯城,聚天下之貨器;御闢商埠,集往來之客僚。由是行人熙攘,小吃盈饒。俟胡餅爐之引入,經聚合齋之和調。妙味香酥,突顯餅師盛作;鮮色薄脆,承借郭氏高招。創意巧以紙包,時久而質無缺失;傾情誠以胸廓,日長而品未矜驕。遂而御前貢,廛裡銷。客求連連而名滿四境,商購濟濟而聲播九霄。乃嘆靈人之獨到,實非庸夫而迥超。
爾乃葉意潛研,匠心凝注。融水面而生發,佐鹽麻以造作。揉搓縈迴,擀成劑而型定;參差點綴,著芝麻以星布。配比無差,烘烤有度。是以出爐而色鮮,入口而香駐。其形也,擬圓月而可同;其薄也,堪楊葉而能喻。迎橙光而目迷,落金地而珠疏。贊其香薄共容,酥脆獨步。當使過客偏歡,神仙猶妒也。
嗟呼!國尊民本,民以食天。倉實而四海能定,民安則五常得宣。故有薦私藏而公營,體仁無盡;分獨享以眾惠,全義當先。名錄非遺,乃睿智之所就;商通大宇,非誠信而不延。是以緣燒餅以德表,聞周村而心翩。禮化而成,非唯魯境;文明之造,豈待他年乎?
姚鐵飛
詠周村燒餅
味肇胡天底色黃,誰承厚載焙綱常。
芝麻亂點中秋月,火焰微烘大葉楊。
掌裡乾坤耽正反,唇邊誘惑審圓方。
因愁酥脆隨風墜,故咀流年不返鄉。
史獻文
周村燒餅
薄若風飄雪,輕如蝶落花。
綿酥疑食月,香脆夢餐霞。
千裡心猶念,五湖人共誇。
最宜春日麗,微醉佐新茶。
黃雲光
周村燒餅賦
天厚周村,鍾靈毓秀。人文薈萃,聖跡琳琅。擁物阜而享譽,產燒餅以名彰。聚天下之貨,繁榮興旺;譽美食之鄉,雲集魯商。
夫燒餅小吃,源遠流長。賡續於大漢,鼎盛於明清。西域胡餅,沿絲路傳於市井;精湛工藝,賴先賢布於街坊。由是一餅馨馥鬱,百業煥隆昌。古邑彌雅韻,滿村溢芳香。
一宗燒餅,焉何神奇?笑迎八方珠履;榮登大雅之堂。茲中奧妙,外人鮮知。早年聚合齋,睿智盈滿腔。秉承傳統,改造工藝。做工嫻熟,技藝優良。施巧手以揉麵團;傾芳心而調配料。點燃爐火,啟開油鍋。圓圓燒餅,閃亮登場。其薄適宜,其香飄逸;其酥如醉,其脆音清。形似滿月,薄如秋葉。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老少饗食,美味異常。大街小巷,鋪滿店廊。描馨歲月,扮美生活。燒餅圓圓,芳心燦燦。燒餅酥飴,人人樂嘗。迓客款賓,情深意長。下起黎民百姓,上至達官貴人。無不由衷點讚,猶為翹指褒張。小小燒餅,生態瓊漿。綠色食品,衛生健康。甜了四季,富了一方。
依稀!恰逢盛世,滿目朝陽。春風拂大地,霖露澤甘棠。周村襄盛舉,椽筆著華章。不忘初心,使命擔當。拼搏務實,秉豪情而逐綺夢;敬業愛崗,抒壯志以步雲帆。績效報國,熱血沸騰。與時俱進,萬馬騰驤。薄薄燒餅,厚厚良心。恆誠信而暢銷售,重科研以大圖強。質量為龍頭,摶一餅而呈瑞象;市場為導向,蔚三春以蘊吉祥。砥礪前行,創新開拓。登峰攀嶽,展翼翱翔。書萬卷圭璋,鋪開錦繡;承百年老號,再鑄輝煌。美食燒餅,香溢穹蒼爾。
感周村燒餅之聞名遐邇,食之香脆如酥,回味無窮,特撰文以賦。並七律一首,俱奉之。
古邑周村一餅香,千年小吃盛名揚。
形如滿月嬌姿美,燦似珍珠雅韻彰。
回味無窮酥透骨,沾唇裂脆蜜濡腸。
欣遊魯邑尋詩境,燒餅撩餘忘返鄉。
楊麗娟
沁園春 禮讚周村燒餅(陸遊體)
千載風光,半世留香,聖地魯人。品薄金圓餅,耳旁音脆;酥黃麻粒,齒上花紛。腕力輕翻,指尖精轉,爐火熊熊築夢真。欣吾輩,繼中華老號,商埠新春。回眸未負丹魂。秉徳信、何曾差半分?正狀同明鏡,照其心骨;形如滿月,笑對乾坤。放眼今朝,傳承美味,百姓長歌富裕村。憑身醉,有佳情萬縷,誠待諸君。
傅渝
過周村品燒餅
何物名傳百萬張,小村難得幾回嘗。
齊形薄疊清秋葉,魯味酥開碧酒觴。
斂袖佳人分月暈,垂涎稚子碎珠光。
神工應是生花手,一餅春風一餅香。
吳繼強
詠周村燒餅
緣何燒餅敢稱王,絕技精工四海揚。
誠信擀皮融月色,風情入味醉春光。
鹹甜猶帶千年韻,酥脆還誇一品香。
最是周村名片靚,初心寫就大文章。
馮雪飛
臨江仙·情系周村燒餅
巧手移來金色月,裝盤薄脆香酥。輕嘗一口忘情乎。嘆君稍不慎,失落幾珍珠。 慕煞周村長住好,千年滋味如初。千年厚意總相濡。並肩誠與信,小餅繪宏圖。
蒲金章
周村燒餅
古埠商名通海域,合齋燒餅獨風流。
芝麻勻整珠星落,爐炭溫和玉月浮。
薄脆香綿銷客路,純酥甜適譽雲樓。
千年美食饋天下,特產輝弘旱碼頭。
楊立江
水調歌頭·詠周村燒餅
千年商埠地,最愛月兒圓。兒時風味,香薄酥脆永流傳。一口周村燒餅,十裡香風縈繞,陶醉餅爐前。熟手夾生餅,楊葉著麻盤。星月墜,珠玉散,恍然間。今宵夜裡,猶自回味夢中懸。製作傳承古法,純粹手工技藝,綠色更天然。獨有匠心在,魅力越千年。
唐傳儉
周村燒餅贊
巧手揉來似月圓,漫隨商賈別胡天。
行藏絲路成初度,名號周村得永年。
脆薄不妨心地厚,酥香何礙夢魂牽。
品高自是陪婚嫁,譽美情真四海傳。
李如意
周村燒餅感賦
漸緊西風連夜雨,周村別後割愁腸。
誰言魯地無遺饋,自有佳餚寄遠方。
形似冰輪鑲玉鑽,色如稻穗著秋妝。
我期燒餅尋常得,何懼他鄉作故鄉。
王勃
周村燒餅吟
巧手揉成月正華,清香遠送到天涯。
嚼來酥脆魂先醉,賞罷金黃色更誇。
絲路春風迷賈客,周村美食燦霓霞。
是誰學得仙人技,情暖人間百萬家!
魯鳳梧
沁園春·贊周村燒餅
千載風流,譽滿神州,冠絕群倫。看烘成美味,酥香甜脆,焙來經典,日月精神。燒餅馳名,薄如秋葉,技藝高超席上珍。襟懷遠,正文瀾潤筆,彩繪周村。 宏圖理想繽紛。同圓夢、耕耘不畏辛。悅耀今爍古,盤龍聚鳳;質優誠信,牌亮殷勤。爐火純青,名師巧手,駿業興隆四季春。高標樹,任金梭織錦,著作經綸。
朱建波
滿庭芳·詠周村燒餅文化
麥粉揉成,芝麻貼就,烘爐捧出金黃。薄如秋葉,滿月更流光。風味爭誇酥脆,留頰齒、尚有餘香。曾經是,商人遊子,一裹伴行囊。百年稱絕技,匠心獨運,四海名揚。念終始、傳承不改滄桑。正德和諧摯信,守大道、尤重擔當。情懷共,前程放眼,此意最悠長。
杜仕忠
周村燒餅歌
形似中天月一輪,芝麻粒子作星辰。
啟封入口喜焦脆,品味聞香識本真。
數代傳承新技藝,經年未改匠精神。
餅心雖薄良心厚,閱過滄桑更誘人。
李強
周村燒餅
秋風佐酒最銷魂,羈客情寒無處溫。
咬碎相思一張月,鄉愁頃刻散周村。
翟繼東
周村燒餅客青霄
雅宴天街玉帝邀,於陵秋葉客青霄。
龍驚薄脆霓裳舞,神異香酥桂子飄。
喜極嫦娥舒廣袖,興來文曲賦瓊瑤。
眾仙品賞人間味,厚道良心滿月昭。
鄒輝業
東風第一枝·周村燒餅
綢緞西行,胡饢東漸,風情萬裡絲路。於陵精粉芝仁,味爭百年苦旅。純青爐火,旱碼頭、幾番參悟。便涅槃、金月晶瑩,酥薄脆香同處。古商城、一枝花緒。秀海右、芳菲齊魯。調情酒肆勾欄,麗靡中華寰宇。洛陽友問,寄一匣、相思情縷。餅映月、天上人間,四海萃香如故。
劉建博
周村燒餅吟
周村燒餅幼為鄰,伴我香飄六十春。
抵入舌尖甘且嫩,滯留皓齒脆還醇。
廚珍不吝酬知友,佳味當該饋遠賓。
吾赴桂林觀靚水,願拎此物壯行塵。
金子波
周村燒餅
周邑繁華去日長,齊煙孝水醞豐穰。
甘糖透骨千層脆,金麥迎風半片香。
但與遠人同作伴,任留餘味似還鄉。
乘時又舉中秋月,攀上浮雲渡大洋。
生吉俐
詠周村燒餅
大德垂成業有專,深諳民以食為天。
意通魯道千張餅,韻切齊州九點菸。
四海人誇斯物好,一村名藉此香傳。
小康家裡添滋味,君夢欣同我夢圓。
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
特約作品集
周村燒餅歌
範詩銀
稷下米初熟,西域芝麻香。
周村磨新粉,張騫鞭聲長。
圓如中秋月,薄如秋荷霜。
美人照圓鏡,碎作秋露涼。
拾來秋幾片,片片菊花黃。
酥脆人未老,笑贈小兒郎。
故人兩三子,佐酒七八觴。
行前一盤玉,盤好萬裡囊。
人間有此餅,相思是此鄉。
註: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詩詞雜誌社社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評委主任。
題周村燒餅兼寄淄博故友
林 峰
馬蹄踏破五湖秋,醉裡村煙上小樓。
節近重陽霜雁遠,路遙千裡晚英浮。
盈眸玉葉金如染,入口瓊酥香欲流。
幸有故人長憶我,夜隨蝶影到淄州。
註:馬蹄:周村燒餅由馬蹄餅演化而來。玉葉:周村燒餅又稱「瓜拉葉子燒餅」。
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學術部主任,《中華詩詞》雜誌副主編,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評委副主任。
周村燒餅詠
星 漢
周村燒餅好,誘我夢家鄉。
到手陽光暖,盈眸月色涼。
流風千裡遠,情意一生長。
西域慚無報,吟詩代寸腸。
註:作者系新疆詩詞學會會長,《中華詩詞》雜誌編委。
贊周村燒餅
楊逸明
齊魯經商重引賢,周村千載起炊煙。
大酥餅薄良心厚,小吃名馳古法傳。
此味香能飄海宇,其形圓可鬥嬋娟。
散珠碎玉添詩興,賺我琳琅句滿箋。
註:作者系上海詩詞學會副會長,《中華詩詞》雜誌編委。
贊周村燒餅(三首)
楊逸明
香飄地角與天涯,老少皆宜品質嘉。
兼濟富貧呈美味,周村燒餅最堪誇。
尋常百姓食為天,客到周村即有緣。
燒餅勸君嘗一個,甜甜美美夢能圓。
薄香酥脆最難調,千古周村一餅燒。
怪底賢哉人在魯,無窮回味樂簞瓢。
菩薩蠻·題周村燒餅
宋彩霞
芝麻一灑香成陣,裝盤上桌金黃嫩。滿月是其形,薄如秋葉輕。 出鍋珠玉碎,到口真酥脆。老字號商標,知名分外嬌。
註: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山東詩詞學會副會長,《中華詩詞》雜誌副主編。
菩薩蠻·記憶中的周村燒餅
宋彩霞
天涯地角尋思遍,源頭聚合齋中面。厚的是良心,何須說萬金。 憑欄凝望久,走過又回首。燒餅是周村,相思已入神。
題周村燒餅
沈華維
齊魯文風古,烹鮮技擅長。
地肥無俗氣,倉滿有良方。
盛饌團圓月,開爐十裡香。
周村領時尚,燒餅美名揚。
註: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副秘書長。
過淄博周村
沈華維
大名逢盛世,小餅漢歸途。
釀久香逾烈,烘來脆帶酥。
歲豐多助稼,民富少催租。
風尚今猶甚,豪情仍若初。
題周村燒餅
何 江
千載淄川久未闌,庖廚亦不愧齊桓。
氤氳豈限閭和巷,饕餮何分民與官。
脫手須臾成碎翡,沾唇即刻化羅紈。
中秋佐酒團圓夜,天上人間兩玉盤。
註: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學術部辦公室主任。
周村燒餅
何 鶴
掀起蓋頭呼美顏,舊篇經久作新篇。
曾隨戰士出徵早,屢為姑娘伴嫁圓。
盛譽乘風三萬裡,秘方解鎖兩千年。
如今趕上好時代,字號重開一片天。
註:作者系中華詩詞雜誌責任編輯。
題周村燒餅
何雲春
日助春播力,霞飛打麥場。
一張爐烤餅,萬戶穗花香。
註: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圖書編著中心副主任。
周村燒餅
王海亮
形如滿月色金黃,爐火千年傳漢唐。
海岱煙濤培至味,麥花泥土蘊真香。
生民但可存溫飽,厚德何須彰廟堂。
聲動白楊秋已近,指間酥脆定先嘗。
註:王海亮,河北省詩詞學會副會長。
鷓鴣天·詠周村燒餅
李偉亮
歲月燃情老配方,溯源人在食之鄉。傳承試看一爐火,品味欣留滿口香。 小燒餅,大文章。百年厚重韻流長。周村名冠中華譽,寫就非遺又一章。
註:作者系中國詩歌網編輯。
詠周村燒餅
屈 傑
魯韻齊風作餅饢,煉成盛譽貫蒼黃。
居天恰似晶輪滿,墜地猶存俠骨香。
雲袂飄飄驚豔遠,芳心款款引情長。
一從品得銷魂味,縱是神仙未敢忘。
註:作者任職於湖南省衡陽行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系著名詩人,多次獲全國詩詞大賽一等獎。
周村燒餅感吟
孫義福
月魄凝魂桂葉身,傳承漢韻古今真。
噴香獻脆星珠散,美味贏來宇內親。
註:作者系山東詩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題周村燒餅
布鳳華
清秋楓葉點繁星,巧手團成滿月形。
絕勝春冰初泮脆,恰如梅蕊乍開馨。
清宮妃子為嬌笑,汗簡張騫因篆銘。
請看紛紜遠來客,爭相食罷更爭拎。
注:周村燒餅為清廷貢品;此餅原為胡餅,張騫出使西域食之。
作者系山東詩詞學會副會長,《歷山詩苑》雜誌主編,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評委副主任。
詠周村燒餅
耿建華
好餅傳承古,開爐十裡香。
勻圓憑妙手,薄脆賴雲漿。
載道良心厚,非遺美譽長。
芝珠鑲玉月,饋世越重洋。
註:作者系山東詩詞學會顧問,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評委。
周村燒餅
郝鐵柱
酥脆噴香入口驚,溜薄素月嘆工精。
傳承絲路漢風韻,敬老嬌童喜氣盈。
註:作者系山東詩詞學會顧問。
周村燒餅有寄
郭秀生
蟬翼輕紗刻細粼,芝珠點點作紋身。
一爐烤出清香脆,兩坐嘗來爽口新。
常憶家鄉愁去遠,誰扶我等夢回真。
他山高掛銀盤月,可有周莊玉餅親?
註:作者系山東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兼合作部部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評委。
周村燒餅
郭秀生
又是冰輪月仲秋,見形憶起故鄉周。
迢迢千裡常驚夢,燒餅消愁卻更愁。
詠周村燒餅
林建華
薄酥清脆撲人香,芝餅渾圓亮八方。
源自漢胡書史久,煙村老號譽名揚。
註:作者系山東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兼創作部部長。
贊周村燒餅
李新華
酥香疊脆滿芝星,懸望蒼穹冰輪明。
入口剩得半舷月,饋友可贈春秋風。
羞看蒙面待新客,美嬌展顏除舊容。
周村存周方方到,信成誠信圓圓情。
註:作者系山東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兼聯絡部部長。
周村燒餅
周茂松
一枚燒餅透薄圓,粒粒芝麻綴此間。
香脆甜鹹生美味,揉團翻轉靠真傳。
宛如黃玉多嘗品,渾似金身喜把玩。
國寶非遺須守護,與時俱進保根源。
註:作者系淄博市文化旅遊局局長。
周村燒餅贊
王樹武
商埠流光捧饋珍,古街穿過美甜唇。
凡間貢品宜童叟,天宇佳餚寵貴賓。
王母聚仙慶誕宴,嫦娥舞餅敬群神。
薄香酥脆真回味,厚道重譽做餅人。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會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組委會主任。
周村燒餅歌
李奎封
春秋齊地於陵城,燒餅周村負盛名。
忝列瑤池蟠桃宴,蜚聲寰宇玉山傾。
張張菲薄蟬蟬翼,片片星繁點點晶。
入口香酥崩溜脆,垂涎乳酪倍兒萌。
詩書入籍多吟詠,翰墨留蹤有共鳴。
小吃千千惟其寵,佳餚美美笑談中。
傳承兩千載,貴在工藝精。
天生麗質自胡餅,帳暖朦朧筋面醒。
雲鬢花顏纖巧手,凝脂冰滑玲瓏棚。
裙衫嫋嫋溫而雅,工序層層實且誠。
慢攏輕拈融芳跡,勻撒薄攤布金星。
鏖盤漫漫烘均勻,爐火錚錚熱平衡。
玉葉金粒瞬間出,孤標美美秀崢嶸。
市場愛心滿,多贏換新天。
購銷網上展風貌,巧扮精裝笑開顏。
高端典雅多中意,中檔童翁皆喜歡。
專列長蛇走歐亞,貨櫃櫃乘巨船。
至誠至善人人贊,愛心暖暖續良緣。
君不見,
商潮滾滾風雲湧,科技先行繪錦姸。
企業員工同奮起,百年老號鬥闌珊。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名譽會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複評委主任、終評委成員。
夢饗周村燒餅(新韻)
聶建軍
夢中期待冰輪亮,恰似潔白玉兔降。
細碎幾聲酥脆響,早聞滿口齒留香。
曾為西域胡人餅,傳駐中原百姓饢。
情暖九州村第一,離愁饗罷更思鄉。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工作人員。
周村燒餅
孫中道
漢風胡餅客淹留,老字號開浮九州。
星布芝麻香一品,月圓柳葉掬三秋。
散珠碎玉秀爐火,飛譽銷魂載綺樓。
快遞小哥行有約,天涯不隔是鄉愁。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顧問,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複評委成員。
周村燒餅
趙文森
溯源胡餅入齊門,聚合齋中藝紮根。
薄脆香酥蘊庖技,仁和誠信築商魂。
業興絲路千餘載,御賜神州第一村。
問鼎非遺上名錄,小爐烤出大乾坤。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顧問,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複評委成員。
鷓鴣天滋味周村燒餅(中華新韻)
於豔萍
捻取和田白玉坨。來將古鎮月兒磨。輝光不棄繁星點。溫暖還需爐火賒。 鄉情重,念思多。巧娘縴手譜新歌。兒時那縷饞滋味,嚼到今時捨不得。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複評委成員。
周村燒餅
張經佩
旱碼頭情淦水長,老街散發百年香。
續爐正火煉精藝,懷顆誠心明月光。
地道品牌文韻史,陶朱聖訓智經商。
獨家風味飄瀛外,片片德馨弘業昌。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複評委成員。
周村燒餅贊
張秀貴
百年字號歷滄桑,譽滿九州風味揚。
選料優良品酥脆,做工精細嗅甜香。
走親訪友格高悅,養胃利脾身健強。
薄餅一張融古韻,匠心獨具永流芳。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工作人員。
周村燒餅
曹繼明
周村燒餅美名揚,正面芝麻色淡黃。
薄脆形圓呈滿月,鹹甜多味爽酥香。
賓朋宴席必佳品,世事交情喜備糧。
盛德遺芳得傳授,人財兩旺勢雄強。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複評委成員。
周村燒餅詠嘆
邊立成
歷盡滄桑數百年,依然美味在人間。
開懷詩性秋月朗,入耳鄉音綺夢圓。
一葉江山人打造,幾番風雨事艱難。
麻仁粒小乾坤大,且把良心灑滿天。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兼創作研究室主任,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複評委、終評委成員。
周村燒餅
張 萍
源自漢朝胡地餅,改良工藝秘方傳。
揉和麵粉圓形構,點綴芝麻味道填。
薄脆酥香稱一絕,名新優特譽千年。
中華美食周村出,誠信經營業領先。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工作人員。
周村燒餅贊(平水韻)
王明光
團面細勻端似紙,芝麻密布滿盤酥。
即時烘焙馥香溢,饋贈親朋逸四都。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工作人員。
周村燒餅贊
趙秀芬
絲路胡風溯本源,工精德厚共徽言。
芝麻點點星雲布,爐火融融赤壁喧。
大道自然方至簡,浮生何必蘊紛繁。
酥香一餅情懷慰,濁酒清茶對月軒。
註:作者系淄博市詩詞學會辦公室負責人,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工作人員。
贊周村燒餅
劉志華
一張燒餅世聞名,叫響周村滿座城。
掬手圓圓升望月,觸唇點點落金聲。
信誠揉得良心厚,砥礪酬來志道明。
古埠飛輪千乘駕,詩傳賦頌踏歌行。
註:飛輪:圓圓的燒餅猶如車輪。
作者系周村區詩詞學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初評委、複評委成員。
水調歌頭·贊周村燒餅
王延軍
珍饌始西域,古道入絲鄉。匠心應運,聚合齋獨創奇方。凝注真情揉煉,絕技著麻圓月,烤出脆酥黃。馥鬱溢三舍,四海美名揚。 餅雖薄,良心厚,味悠長,百年清浸,齊魯名片韻流芳。德信健行繼業,法古革新築夢,椽筆撰華章。非遺越千載,老號愈隆昌。
註:作者系周村區詩詞學會副會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初評委成員。
周村燒餅
楊全仁
百年美味出絲鄉,一脈傳承技遠長。
似月明珠呈簿脆,為珍佳品嚼酥香。
數朝貢品臣妃賜,今日名優黎庶嘗。
老號初心誠信厚,非遺煥彩鑄輝煌。
註:作者系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初評委成員。
周村燒餅
李 維
形如滿月色如玉,薄脆香酥馥久存。
幾代精研成國禮,百年佳制入名飧。
友邦政要珍饈譽,絕世名伶上品尊。
萬戶千家微世界,五湖四海大乾坤。
奇方厚德賴前輩,巧藝勤誠勵子孫。
寶殿凌霄行聖宴,姮娥遣購下周村。
註:作者系周村區詩詞學會副會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初評委成員。
高陽臺周村燒餅憶親情
張政榮
月朗寒秋,星稀未寐,塵封舊日追思。黃口嬌兒,隨父故裡榮歸。歡顏酒盞喧囂喚,眾親人、語暢徊時。稚童心,手急貪饞,燒餅娛嬉。 如今訪友籌佳品,覓酥甘馨物,獨一為奇。貌似平常,醉嘗咀嚼華滋。此地沃土商家聚,旱碼頭、朝策相宜。禮輕輕,厚重情懷,互愛成規。
註:作者系周村區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初評委成員。
行香子·周村燒餅
夏秀鳳
古埠榮光,一餅芬芳。百年興,當下彌昌。孩提小賣,耳畔悠長。篳路藍縷,路艱礙,倍辛嘗。 儒商鑄就。譽滿泱泱。東西贊,南北榮彰。終圓漢夢,祖耀華堂。盡揉乾坤,薄如紙,厚心良。
註:作者系周村區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初評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