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今年的春節,所有的節奏都被疫情牽制,註定要被歷史所標註、要被14億人所銘記。在這場猝然臨之的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是戰「疫」中最堅強的戰士。
科學為「盾」抗疫情,科學的知識、理性的心態,這是我們應戰疫情最重要的「武器」。我們可以用手中的「武器」將病毒牢牢隔離在體外,讓「入侵」的敵人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最終將在全民的大「圍剿」中被消除、被消滅。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已經掌握了先進的醫療技術、形成了成熟的應急機制、積累了豐富的防控經驗,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好打這場非打不可的硬仗。但是,疫情防控,是一場全民戰「疫」、人民戰爭,要做到「三防」,強化「防」的意識、織密「防」的網絡、嚴格「防」的舉措、靠實「防」的責任,落地「防」的措施,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普及全民的疫情防護知識。
正如「理論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成為改變世界的物質力量」一樣,疫情防護知識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之源和強大力量。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少出門、量體溫,讓群眾手中都有科學防護的武器,「身」與「心」都能穿上知識的「防護服」,全民戰「疫」就能有足夠的底氣、足夠的實力。基於此,省委、省政府幾次召開會議,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還聯合下發通知,提出採取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防疫知識的宣傳普及,既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又樹立打贏疫情防控硬仗惡仗的必勝信心。這無疑是清醒之舉、智慧之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關鍵還在於落實。如何讓科學防護的知識,變成每個人的行動,變成整個社會的保護網,關鍵在基層。從全省部署科學防護,專家媒體攜手科普,到科學態度科學手段,織細織密防護網絡,再到科學應對返崗復工,關鍵環節一個不落,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判斷形勢,廣泛發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落實科學防護,建立健全市州、區縣、街鎮、社區、村組等防護網絡,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推進科學防護知識在實戰中展現其應有的威力,讓群眾真信真學真懂真用,成為一種最好的保護。這樣的防線是最科學的,也是最有戰鬥力的。
疫情防控是一場遭遇戰,更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大敵「當前,科學為「盾」抗疫情,為全民戰「疫」注入信心、釋放力量,三湘大地「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的日子不會久遠。因為每個人為科學防護所付出的努力,都是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增添的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