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播出東風-21C發射畫面,我國第一款空氣舵機動彈頭中程飛彈!

2021-01-09 幾許狼煙

近日,央視網報導了火箭軍某旅一級軍士長張彥坤的事跡,這位1994年12月入伍的老兵是該旅的一名「特裝車王」,30多噸的「龐然大物」在他的掌握之下身姿矯健、靈活自如,還帶出了一批技術精湛的駕駛精英,多次立功獲獎。

該旅的東風-21C飛彈起豎畫面

視頻中出現了該旅一輛飛彈發射車出庫的畫面,從發射車、飛彈儲運發射箱的特點看,就是東風-21C,表明該旅列裝的是東風-21C中程彈道飛彈。

視頻中還播出了一段在西北戈壁大漠,一枚飛彈從一輛簡易發射上起豎、點火升空的畫面,離開發射筒瞬間冒出的一團濃濃黑煙,彈體外形明顯和之前的東風系列有很大不同,可見有兩級火箭助推段,其彈頭較細,頭部白色、其內有末制導雷達導引頭,採用了空氣舵機動彈頭可末端高速機動難以攔截,和美國80年發展的潘興2的機動彈頭高度相似。

該旅的東風-21C飛彈發射車出庫

經過對照發現,這個畫面的出處是2017年6月份軍事報導的一期節目,報導的是火箭軍某旅在西北執行實彈發射的場景,如今央視網又將它拿出來播了一遍。有句老話叫:能讓人看的都是已經落後的。有了更好的,落後的才會在官媒上頻頻曝光。

視頻中出現的東風-21C發射畫面

公開資料顯示,東風-21C於2001年開始立項研製,2002年12月取得首次飛行試驗成功,它是中國第一款在中程彈道飛彈上採用空氣舵機動彈頭技術,使其具備了接近於巡航飛彈的打擊精度,這是一個中國中程彈道飛彈制導技術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該彈還加裝多種彈頭誘餌,末制導雷達圖像匹配、透波頭罩材料、子母彈戰鬥部分離和控制等關鍵技術,使反導系統更加難以攔截。

軍事報導2017年播出的東風-21C發射畫面

關於空氣舵機動彈頭,從相關論文中可看到,在東風系列飛彈中,首款採用這種彈頭的是東風-15B近程彈道飛彈,從1989年開始參考美國潘興-2飛彈的氣動布局,最終將研究成果運用在了東風-15B身上。1999年建國50周年大閱兵亮相的東風-15還沒有機動彈頭,到了2009年建國60周年大閱兵中現身的東風-15B已經加裝了空氣舵機動彈頭。

通過東風-15B飛彈的研製,我國在中程彈道飛彈空氣舵機動彈頭技術方面,實際上已超越了當年的參考對象潘興2(美國按照中導條約在1991年5月已全部銷毀),其中東風-15B的彈頭高達1噸,美國的潘興2隻有650千克。

軍事報導2017年播出的東風-21C發射畫面

技術成熟之後就可以批量採用了,如今的東風-15C、東風-16B、東風-21C、東風-21D、東風-26及改型、東風-31AG、東風-41等都採用了空氣舵機動彈頭,隨著技術的深入,它們的末端精度越來越高,中國彈道飛彈打擊精度已經大步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相關焦點

  • 雙錐體彈頭+高超聲速再入空氣舵,高達9馬赫十分鐘1800公裡
    潘興II飛彈DF-21D反艦飛彈和美國的潘興II都是35英尺長,潘興II和DF-15B都有四個獨特的四個再入機動控制舵。潘興II四個再入機動控制舵,設計用於在大氣再入之後進行8.25g的高G機動,然後進行滑行,在此期間依靠雷達導引頭成像目標區域。引導系統將雷達圖像與預加載的目標模板相匹配,以提供高精度。
  • 單彈頭飛彈和多彈頭飛彈相比,是不是就沒發展前途?
    早在幾年前的央視報報導之中,就出現了一次齊射十枚東風21c飛彈的壯觀畫面,咱們軍迷也是首次看到了東風21c彈道飛彈的高清發射視頻,其震撼畫面令國人倍感驕傲與自豪。東風21C這型飛彈的彈體也是首次公布它的外形細節,顯示出這種飛彈的一些特有的技術特徵,那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 東風飛彈家族這麼多型號,分別有什麼作用?世界最完整作戰體系
    而真正使東風17成為殺手鐧武器的則是其強大的突防能力,依託高速度和可動舵面,東風17具備極強的橫向機動能力。由於美國的反導系統都是建立在對來襲飛彈飛行路線的預測之上,如果目標的運動軌跡在中途不斷發生改變,則根本無法攔截。
  • 我國東風飛彈的種類有多少,覆蓋範圍有多廣?
    特別是新一代的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又稱「水漂彈」,可謂是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飛彈技術於一身,是世界上第一款實戰部署的高超音速飛彈,該飛彈結合了高超音速和可變彈道等技術,可以以5倍音速以上的速度躲避和穿透敵方防空和反導系統,目前,絕大多數的防空系統還無法做到攔截5倍音速的目標飛行器,包括「愛國者」和S-400防空系統。
  • 中國東風飛彈又出新型號,東風11AZT飛彈或可裝電磁脈衝彈頭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近日,俄媒引用了中國網絡上曝光的一組火箭軍戰役戰術飛彈發射圖片,介紹了中國新型的東風-16和東風-11AZT戰役戰術彈道飛彈,並將新型的東風-11AZT彈道飛彈比作是中國版的「伊斯坎德爾」飛彈。
  • 央視披露東風41關鍵數據,搭載10枚分彈頭,最大射程14000公裡
    文/山峰我國最新型的洲際戰略核飛彈東風-41的部分關鍵數據由央視公布,這也讓自去年國慶閱兵以來,一直被人們詬病的東風-41達到變得不再那麼神秘。我國東風系列飛彈沒有美俄發展的那麼早,但經過我國科學家二十多年的辛勤努力,使中國的東風飛彈進步了,那真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不斷有新產品問世,令世界各國特別眼饞。東風一41是一種遠程戰略洲際飛彈,重量超過60噸,彈體長度16.5米,彈體直徑2.78米,以三級固體燃料運載火箭為動力,射程可達14000公裡。
  • 潘興2飛彈誤差僅30米,缺一關鍵技術無法反艦,我國卻成功克服
    《中導條約》一籤署,雙方立馬開始行動,將中程彈道飛彈撤下發射陣地,停止研發和生產,甚至開始有序對已經服役的中程彈道飛彈進行銷毀。 於是,美蘇雙方眾多性能十分優秀的中程飛彈還沒開始嶄露頭角就退出現役,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潘興2中程戰術彈道飛彈。
  • 詳解東風DF-26B和DF-21D兩枚飛彈同時擊中南海目標的飛行時間和軌跡
    近日,據《南華早報》等媒體報導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在8月26日上午向南海發射了兩枚飛彈,分別是東風-26B和東風-21D。那麼這兩枚飛彈的飛行時間是多久,其飛行軌跡又是如何呢?請看我們的詳細分析......
  • 我國東風41洲際飛彈試射成功,可攜帶10枚分彈頭,為巨浪3打基礎
    我國東風-41洲際飛彈試射成功,可攜帶10枚分彈頭,為巨浪-3打基礎大家都知道,我國東風系列飛彈系類飛彈從誕生一直到現在,已經經歷了數代的發展,直到如今,東風-41洲際飛彈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最為最為重要的戰略武器之一
  • 韓國研成超重彈頭的彈道飛彈,玄武-4關鍵性能世界第一
    玄武-2發射玄武-4飛彈最早在2020年4月首次試射,發射的兩枚飛彈一成一敗。該飛彈最遠射程為800公裡,配備有最大載荷為2噸的彈頭,可以攜帶毀傷能力強大的鑽地戰鬥部或子母戰鬥部。有分析認為,韓國實際上已經掌握了中程彈飛彈技術,之所以把飛彈射程控制在800公裡是不想刺激周邊國家。只要把飛彈彈頭重量減輕,射程將輕鬆突破1000公裡。
  • 中美俄飛彈技術哪家強?美國射程第一,俄國數量第一,中國呢?
    除了傳統的中程彈道飛彈之外,我們在近日還將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部署到了東南沿海地區,以取代老式的東風11和東風15戰術飛彈。根據推測,這款飛彈很可能是東風21的空射型號,其射程接近3000公裡,擁有較高的精度,同時具備固定和移動目標的打擊能力。與陸基飛彈不同,空射東風21可以由轟6N等空中平臺搭載,藉助空天偵查裝備,在整個西太地區尋獵航母,主動出擊,威懾力更強,只要敢露頭就伺機殲滅。
  • 東風-41飛彈發射一枚的成本是多少?
    東風-41最大射程可達1.5萬公裡,也就是說,無論東風-41從我國任何區域發射,都具備完全覆蓋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的打擊能力,這從根本上保證了「東風快遞,使命必達」的企業文化。其次來看速度。再加上具備機動變軌能力和可攜帶多枚分彈頭,現役的任何攔截系統對其都無能為力。最後看打擊威力。
  • 從引頸就戮到隨時反擊,40年中國東風飛彈機動車輛發展史
    30分鐘後才落地),20枚全部命中的話,美國死亡可達1580-2610萬人,放射性塵埃也將遍布整個美國,如果DF-5洲際飛彈一枚也沒倖存下來,那只有靠DF3、DF4中程彈道飛彈反擊了,這兩種是中程彈道飛彈牽引式的,在洞庫內實施灌注燃料,然後拖出來發射。
  • 火箭軍硬核拜年:5輛飛彈車「排排坐」,我國海上防線底氣十足
    進入新年,各行各業的拜年場景畫面熱鬧非凡,解放軍各兵種也以獨特的形式向全國人民拜年。值得一提的是,火箭軍今年的拜年方式相較往年更為硬核。從電視畫面來看,火箭軍一次性展示出五款現役飛彈,分別是東風15C、東風16、東風31A、東風21D、東風26。
  • 前哨:臺島東岸一聲巨響,神秘飛彈升空,測試雞血版天弓3?
    6月11日,對岸中科院在臺島東海岸再次進行飛彈試射,根據臺媒的報導,總共打了兩發飛彈,一發是從臺東縣成功鎮的海岸發射,另一枚則是從九鵬基地發射,目前網上傳出的視頻只有成功鎮附近百姓拍攝到的畫面,九鵬基地的飛彈升空畫面並沒有出現。
  • 東風41飛彈發射全過程耗資多少?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東風-41的動力依靠三級固體運載火箭,最遠可以射擊到14000公裡以外的目標,並且能夠進行公路機動,還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從另一個角度看,東風41的慣性制導系統是由電腦進行控制的,所以大大提高了飛彈的命中精度,當然,東風41的製造成本也提高了不少。俄羅斯現役有一款殺傷力較強的洲際彈道飛彈叫白楊M,重達47噸,最大射程超過1萬公裡,能夠攜帶10枚分彈頭。
  • 我國東風飛彈排名第幾?英:世界一流
    而最新研發的東風41-D更是成為我國的王牌武器,不僅擁有分離性彈頭,還安裝了精確制導的先進配置,再搭配上五倍超音速的打擊能力。中國要部署的下一代陸基彈道飛彈非東風-41莫屬,而東風41-D的誕生同時象徵著我國飛彈技術的新巔峰,進一步成為中國的核打擊力量核心。名義上東風-41將取代東風-5,為中國軍事力量的進步再添一筆。
  • 印度成功測試高超音速飛行器,速度高達6馬赫,技術水平超越東風17?
    「雙錐體彈頭+高超音速機動舵」氣動布局設計,典型代表是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 大洋彼岸是最早進行雙錐體彈頭研製的國家,裝備在了潘興-2飛彈上,起初我國對這種技術並不是很熟悉,依託於成熟的風洞群,飛彈專家經過10餘年潛心研究、千百次試驗,分析了超過200多萬個數據,最終成功掌握了「雙錐體彈頭+高超音速機動舵」氣動布局設計,我國這類飛彈的典型代表就是東風
  • 東風41很優秀,美軍公開新型超高聲速飛彈,不知哪個性能更佳呢?
    文/皓月我國在飛彈領域目前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尤其是在前段時間發射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高達14000公裡的射程,也就是說可以打擊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東風41也被眾多網友冠以「鎮國神器」的稱號,而東風41也將這一稱號發揮的是淋漓盡致。東風41東風41可以攜帶多個分彈頭,並且每個分彈頭的飛行軌跡各有不同,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正是這些獨立的分彈頭,大幅減少了被攔截的機率,綜合來看,東風的性能41絕對優秀。
  • 前哨:美軍中程飛彈要進日本?牛皮吹得響,但目前僅戰斧飛彈堪用
    而從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這一年時間裡,美軍所公開的方案和測試來看,他們在中程飛彈方面是走了兩條路線:一條是巡航飛彈路線,另一條則是機動彈道飛彈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