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政務公開辦 發布時間:2020-08-28 15:22 瀏覽次數:
農村廁所問題,關乎群眾生活,折射文明風尚,也影響生態環境。
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試點工作啟動後,陳倉區周原鎮文廣村第一時間在全村吹響「廁所革命」的號角。他們按照「有序推進、整體提升、建管並重、群眾參與、長效運行」的思路,紮實開展農村衛生廁所無害化改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據了解,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008戶村民用上了乾淨衛生的水衝式廁所,普及率達94%。
日前,記者在文廣村村民王意代家看到改造完的廁所乾淨整潔,而且裡邊沒有一點異味。「這是沾了『改廁工程』的光,過去我家使用的是旱廁,夏天蚊蠅亂飛,院子裡臭氣燻天,很不衛生。改造後,茅房變成了標準洗手間,既乾淨又舒適。」王意代高興地說。
「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牆圍四邊。」這曾是廣大農村旱廁的普遍寫照。不僅構造簡陋,而且衛生狀況差,容易滋生病菌,更嚴重的是易引發傳染性疾病。
為此,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建設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起草了《農村人居環境廁所要求》,對廁所類型、建設、衛生、糞汙處理、公廁管理等提出要求,為農村改廁及公廁管理使用等提供了依據。
陳倉區周原鎮文廣村按照相關要求,因地制宜,在全村啟動「廁所革命」,將旱廁改成了雙甕漏鬥式廁所,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了村民幸福感。據了解,這種廁所主要由蹲便器、過糞管、前甕、後甕、斜橋過糞管組成,糞便由蹲便器到前甕(發酵甕),發酵好後再到達後甕貯存,兩甕間由過糞管連接,具有密封好、無滲漏、耐腐蝕、易拆裝、壽命長等特點,廁內清潔、無蚊蠅,基本無臭,可使蚊蠅密度降低61%,腸道傳染病減少76.1%。該型廁所發酵後的肥料,能達到滅蟲殺菌、糞便無害化的標準。
眾所周知,廁所改造工作是一場農村衛生革命,要改變舊習,必須解決群眾的認識問題。文廣村廣大黨員幹部入戶宣傳講解政策,使廣大村民的衛生意識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