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有兒女情長、家國大義,有鬱郁不得志,也有春風得意馬蹄疾,有懷古傷情,也有借古喻今……
古詩詞雖短,其韻卻無窮。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誕生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經久不衰,熠熠生輝。如果可以去往詩詞裡的世界,你想去那首詩詞裡呢?
三葉草以為,想去哪裡,主要是根據當下的心境來決定的。因為心境決定去詩詞中的目的,而目的決定我們選擇的詩詞。
01若談情說愛,願「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詩經》裡有不少描寫愛情的詩篇,三葉草獨愛《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早起的妻子催促丈夫起床,賴床的丈夫卻藉口天還沒亮不肯起來。
「不想起來,天還早呢。你看,星星都還掛在天上,誰這麼早起床啊?」
「不早啦,不早啦。快起來啦,雞都打鳴了。快帶著弓箭去打獵,不然宿巢的鳥兒都要飛遠了。」
夫妻臉小小的拌嘴,這種真實而平淡的生活場景,有一種讓人心靜心安的魔力。
丈夫打獵,妻子在家烹飪菜餚。等丈夫回來後,兩個人一起喝酒吃飯聊些家長裡短。煙火歲月中,偶爾有些浪漫情調:妻彈琴來夫鼓瑟,合唱一首古老的歌謠。細水長流的日子,兩個人一起過到天荒地老。
有首歌裡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用古詩詞來說,就是「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便是三葉草最嚮往的愛情模樣。
02若尋訪友人,當然要燒著「紅泥小火爐」請朋友喝酒
白居易在江州時,與摯友劉禹錫的堂兄劉十九交好。
有天,他家裡新釀了米酒,香氣撲鼻。白居易燒起小火爐準備燙酒,抬眼看見窗外天色陰沉,似乎要下夜雪,突然來了興致:這樣有格調的場景,最適合飲酒談天,但先得有個好對象啊。
於是,他問劉十九:「晚上要下雪,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喝一杯驅寒呢?」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屋外寒風凜凜,大雪飄飄,蒼茫大地沒有一絲生機。屋內暖意融融,酒香嫋嫋,兩個好友圍爐而坐,一邊對飲一邊談天說地,好不快活,已不知今夕何夕。
朋友之間,情真則美,誼深則暖。總是在不經意間想起朋友,而他也不在意,欣然接受邀約。即使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因有朋友一起享受而變成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
03若旅遊放鬆,最好不遇見熟人,獨自享受難得的安寧,「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李白年輕時,曾去尋訪過訪戴天山道士,可惜無緣相見,但一路上的美景,也讓他覺得不虛此行。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這是李白二十歲以前的作品,風格清麗,雖不如他後來的作品成熟深刻,卻處處體現著年輕人的朝氣與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天微微亮,詩人就進山,演著清溪往森林深處走。溪水淙淙,清脆悅耳,偶爾遠遠傳來幾聲狗吠,夾在溪水流動的聲音中,也不突兀。
清晨的桃花半開不開,花瓣尖上凝著夜宿的露珠,露珠晶瑩剔透,桃花嬌媚豔麗。遠離塵世喧囂的山林,猶如世外桃源,美麗而靜謐。
等走到森林深處時,就能看見麋鹿時不時出沒。在與大自然的親近中,不知不覺到了正午,寺院該撞鐘了,卻沒有聽見鐘聲。
幽靜的山林中,只有自然的清淡聲音。人行其中,怡然自樂。
雖然最後,詩人並沒有見到想拜訪的人。但一路上的美景,讓他大飽眼福,更洗滌了一顆來自凡塵的心,所以他雖然惋惜,卻不苦惱。
如果累了倦了,要去詩詞裡的旅遊勝地走走看看,三葉草一定會去戴天山,走李白走過的路,在世外桃源裡找回最初的本心。
無論去詩裡尋找愛情,享受友情,還是欣賞美景,都是從個人的角度。如果不得已穿越到動蕩的年代,那三葉草願做嶽飛筆下的自己: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即使身為女子,在那種情況下,也願成為花木蘭那樣的人,一身戎裝,馬革裹屍。
這就是三葉草最想穿越去的詩詞世界,親愛的讀者,你呢?最想去哪首詩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