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與灰太狼》以灰太狼一家離開狼群來到青青草原,為了吃到羊和喜羊羊眾人展開爭鬥為背景,從此上演狼羊大戰,喜羊羊眾人和灰太狼家族鬥智鬥勇的故事。動畫自2005年在杭州少兒電視臺首播之後,受到小朋友的強烈追捧,迅速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一時間各種圍繞喜羊羊與灰太狼生產的周邊產品迅速被推上了市場。而其中的一些經典語句例如「我一定會回來的、畫個圈圈詛咒你」等經典動作和臺詞,更是成為很多小朋友模仿的對象。
經歷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第一部的成功之後,原創動力藉助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勢,推出全新《羊羊運動會》動畫,相比第一季不僅劇情更加新穎,每集還帶有體育科普知識,受到眾多家長和孩子的好評。喜羊羊一時間成為了霸佔熒幕的一部動畫,受到很多家長及孩子的關注。於此同時,《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各種周邊產品也迅速湧上市場,玩具、衣服、文具、裝飾用品等,在這其中有原創動力官方發行或授權的產品,也有未經授權擅自製作、售賣的盜版產品,一時間,《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個IP火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體量做上去了,但此時的原創動力內部卻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對於以後產品要走的路線產生了兩波思想。一種提倡將喜羊羊繼續用心做下去,以優秀的劇情和口碑打造產品影響力。而另一波人則主張將喜羊羊商業化,加快商業化的進展。最終《喜羊羊與灰太狼》選擇了加快商業化的路線,也因此有很多核心人員離開了原創動力,其中就有後來製作了《開心寶貝》的黃偉明等人。
而在喜羊羊一邊,因為選擇商業化路線之後,在劇情、畫面等地方有所下降,特別是劇情。後續推出《奇思妙想喜羊羊》、《給快樂加油》、《開心方程式》、《羊羊小偵探》等作品,雖然都有一絲新意,但基本也沒什麼大的突破,熱度越來越低。後來黃偉明重新加入團隊,負責動畫製作監製,動畫水平雖然有所提升,但此時《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市場早已被《熊出沒》等作品佔據。
而《喜羊羊與灰太狼》大電影的發展,更是存在很大的問題,《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推出的第一部大電影,於2009年1月16日春節檔上映,影片講述了慢羊羊村長100周年慶典之際,慢羊羊的坐騎老蝸牛卻突然病倒,小羊們潛入蝸牛身上消滅引起這個病變的病毒並與灰太狼鬥智鬥勇的故事。電影劇情相較於動畫雖做了一些創新,但總的來說依然是狼羊大戰的劇情。一次兩次也許能接受,《喜羊羊與灰太狼》大電影卻一直秉承「換個地方再打」的思維,導致了大電影系列票房越來越低。
而反觀其競爭對手《熊出沒》,則充分吸收了《喜羊羊與灰太狼》大電影的經驗教訓。不管是《過年》還是《年貨》,亦或是《奪寶熊兵》都是單獨的故事。結合過年的環境因素,故事情節讓人哈哈大笑,但笑完之後又會讓人為之感動。
近些年隨著網絡在線播放平臺的迅速發展,原創動力也選擇在網絡平臺投放視頻,但效果卻並不是很理想。在少年國漫和益智動漫的雙重夾擊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定位顯得有些尷尬,也許當初決定做成人化動漫或許會更好一些。但近期隨著第一波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孩子長大,藉助網絡平臺為《喜羊羊與灰太狼》正名,使更多人想起、關注這部動畫,也為《喜羊羊與灰太狼》迎來一波新的熱度。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失敗,在於對於市場缺乏考察性以及長遠性,過於急功近利又墨守成規。但不管怎麼說,《喜羊羊與灰太狼》終究是一部分人的童年回憶,希望它可以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