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父母能做到絕對的公平,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偏心。自從二胎政策開放後,越來越多的孩子因父母偏心而出現心理問題,有的父母偏愛小的,有的父母則是偏愛大的。
不過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不受寵的那個孩子內心都是極其委屈的,但卻又無人訴說,父母只會不分緣由的怪罪自己。網上有一檔育兒節目,父母可以向節目組求助,通過請育兒專家到場,一對一的輔導來幫助有育兒問題的家庭。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三孩寶媽,寶媽請育兒師來是因為覺得大女兒不聽話,想要育兒師幫助改造女兒,但經過相處後,育兒師和觀眾都覺得更應該改造的是這位寶媽。寶媽的大女兒11歲,但小小年紀的她卻成為全家出氣筒,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務,寶媽甚至是在鏡頭面前之前很討厭女兒,看見她就心煩。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大女兒從小和爺爺奶奶長大,寶媽對她沒感情,再加上有了二寶和三寶後,寶媽更是無暇顧及她,在心煩時直接拿大女兒撒氣。家裡的弟弟妹妹知道媽媽不喜歡姐姐,更是狐假虎威的欺負姐姐,寶媽看到後也不會說什麼,大女兒經常默默哭泣,心中委屈無人訴說。
生活中這樣的孩子並不少見,因為父母無暇照顧,孩子在老人身邊長大,等父母有空後被接到父母身邊,但卻因為沒有感情而選擇忽視。
一旦再有了二胎後,父母就更加不喜歡老大了,從此便是老大痛苦生活的開始,不僅不得父母喜愛,也不受弟弟妹妹尊重,每天的生活都很難過。
孩子不在父母身邊長大不是孩子的錯誤,父母不僅不能因沒感情而忽視,反而應該愧疚既然生了孩子,那養育孩子,陪伴孩子長大就是父母最基本的責任,父母沒盡到自己的責任,不僅不該怪罪孩子,反而應該對孩子充滿愧疚之心。接到自己身邊後應該盡力彌補孩子缺失的愛,而不是因為沒感情就選擇放棄或厭惡,這樣的父母不配稱之為父母。
父母的偏心是孩子一輩子擺脫不掉的陰影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卻要有一生去治癒,從小被父母忽視,討厭的孩子,內心都會有一道很嚴重的傷痕。父母的偏心是孩子一輩子擺脫不掉的陰影,不管孩子長大後是否還會在父母身邊,但這種陰影終其一生都會伴隨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孩子的人生。
不能保證自己能公平對待孩子的父母還是別生了,一個都沒照顧好,有什麼資格去照顧兩個甚至是三個。日本伊坂幸太郎曾說過「一想到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父母是不用考證就能上崗的職業,而這也導致了越來越多不負責任的家長出現,傷害了一代又一代祖國的花朵,實在是太坑人了。
想要多子多福的父母,在生娃之前最好保證自己能做到這些1)不因二寶的出生就忽視大寶不少多子家庭的父母都以二寶小需要照顧的理由毫無愧疚之心就開始忽視大寶,大寶的需求看不到,大寶的請求視而不見,這種父母實在太多了。父母生二胎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難道是因為想放棄大寶才生的麼,如果不是這樣,為何對大寶就視而不見呢。
2)公平對待兩個孩子大寶不管多大都是個孩子,除非大寶已經20歲以上了,是個成年人不再需要父母事無巨細的關心了,不然都要父母公平對待。尤其是年齡差距比較小的兩個孩子,父母更是要秉承著公平的態度,不管什麼一個孩子有的另一個孩子也要有,一個孩子有多少,另一個孩子也要有多少。而不是像網上的一位寶媽似的,一共七隻蝦,五隻給兒子做蝦丸麵條湯,兩隻切段給閨女包在餃子裡,還大言不慚的說道「媽媽的愛不大,但儘量平均分」,簡直是令人恥笑。
育兒寄語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愛孩子,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被稱之為父母的,不過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你可以做人失敗,但儘量不要做父母失敗,如果沒有能力做好父母那就別輕易生孩子。今日話題:你有被父母差別對待過麼?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