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新冠陰霾早已遠去,可一條新聞又讓人好奇地查了一下數據,只不過這次看的數據不是國內,而是島國日本。因為該國一項統計數據稱:
10月的自殺死亡人數超過了迄今為止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數據還顯示,日本女性自殺人數出現大幅增加,10月自殺率同比去年增長近83%。
今年10月,日本自殺死亡人數達到2153名,而截至2020年11月30日,日本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為2126人。對他們來說,可怕的好像並不是新冠,而是新冠給人們帶來的絕望。
日本原本就是一個自殺率很高的國家,這次疫情讓生活並不樂觀的人雪上加霜:專家此前已經警告稱:疫情可能會引發一場心理健康危機——大規模失業、社交隔離以及焦慮情緒正在對全球範圍內給人們造成傷害,而最明顯的莫過於日本。
2
比起日本,多數國家攻克不了新冠,而比起多數國家,日本卻戰勝不了「心魔」!工作時間長、學業壓力、社交隔離以及圍繞心理健康問題的文化恥辱都被認為是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
中國有句古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這句勸人珍愛生命的話在日本年輕群體裡好像並不奏效,他們撐不下去的時候不是選擇硬撐,而是選擇妥協——向命運妥協:既然得不到想要的生活,那就選擇永遠離開!
於是在島國抑鬱成為常態,自殺成為潮流:這是地獄,人們稱他為人間!
其實,種種生活壓力不單單發生在島國,有人生存的地方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必然有優勝劣汰、生存壓力。網友說:「我已經好久沒因為什麼事感覺高興了」「大家都活著但是不快樂」……成年人不是不快樂,只是快樂的時間比較少。
3
想想好像還真是,一輩子值得開心的事也就那幾件,可要麼已經做了要麼做不到:金榜題名又能怎麼樣,畢業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洞房花燭夜已經讓婚前同居,磨滅了那一刻的心潮澎湃;喬遷新居卻卡在了高額的房價上。
剩下一個就是喜得千金貴子,可養兒育女需要負擔太多,處處都要花錢,剩下的就只有賣命地賺錢養家還貸。人總是被這樣或那樣的一些期待支撐著前行,希望早點賺到很多錢償還貸款,可以輕鬆地度過再也不用月月掏空腰包的日子,可出來打拼的人好像都不容易。
記得有個短視頻裡面盤點「打工人」的心酸瞬間,在下面有個最高贊的評論說:
人世間很美,但我下輩子不想來了!
慶幸的是不論我們怎麼對生活不滿,哪怕每天叫醒我們的不是夢想而是煩人的鬧鐘,但我們仍然能拖著疲憊的身子爬起來往堅持按時來到自己的崗位上。雖然日子離開誰都一樣往前,但對至親來說,我們就是他們的一切,值得愛的東西有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加油!熬過這個寒冬,來年的春光一定無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