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空頭稱讚特斯拉 但美證監會主席對短線交易發出警告)
昨日美股盤後,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發布了利好的二季報,實現了GAAP項下連續四個季度盈利,獲得了入選標普500成分股的「門票」。
一些華爾街分析師因此提升了對特斯拉的股票評級和目標價格,就連看空該股、評級為「低配」的摩根史坦利分析師Adam Jonas也不得不承認,「空頭必須很挑剔才能從財報中找到負面因素」。
儘管對特斯拉的目標價僅為740美元,他仍讚揚了最新季報擁有諸多亮點,例如中國超級工廠生產對利潤率的積極影響,以及出色的自由現金流管理能力。他特別強調了上海工廠在特斯拉全球生產與交付量中所佔的比例急劇上升,是一大利好信號。
而在6月下旬他曾發布研報稱,投資者忽視了經營汽車公司的困難與風險,將特斯拉視為高增長的科技公司,導致其股價被嚴重高估,未來面臨大幅回調的風險。
大摩分析師的表態與高盛分析師Mark Delaney觀點一致。儘管仍持謹慎的「中性」評級,Delaney認為特斯拉已憑第二季度盈利和重申今年交付5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滿足了投資者所尋求的最重要標準,「第二季度產生正的自由現金流也屬意外驚喜」。
同時,券商Cowen的分析師Jeffrey Osborne拋棄了2016年初始覆蓋特斯拉以來一直持有的「低配」評級,將其上調至「持有」,目標股價從300美元大幅提升至1100美元。主要理由是:利潤率提升、成本控制、較低的資本支出以及工廠和新車型的快速生產均超出預期。
券商Wedbush分析師Daniel Ives維持對特斯拉的「中性」評級,但將目標價從1250美元提升至1800美元,認為二季度財報堪稱一次精彩的「本壘打」,「遠好於市場預期,並打擊了質疑者」。他重申中國市場增長是特斯拉當季業績增長的重要動力,「在牛市場景中價值每股400美元」。
不過,也有不少分析師注意到了特斯拉實現季度盈利的「手段」之一:憑藉向競爭對手車企出售碳排放額度,二季度該公司的監管信譽積分(regulatory credits)收入創紀錄新高至4.28億美元,是去年同期1.11億美元收入的近四倍,在總營收60.4億美元中佔比高達7%。
高盛指出,特斯拉二季度利潤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監管信譽積分銷售和釋放的遞延收入」。機構New Street的分析師Pierre Ferragu也據此將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目標價1500美元,認為特斯拉正增長和毛利率提升的步伐將放緩,「短期股價催化劑有限」。券商AB Bernstein的資深科技分析師Toni Sacconaghi稱,儘管特斯拉在過去12個月的GAAP營業利潤率為5%,如果排除監管信譽積分收入,該數字將降至1%以下。
利好的財報發布後,巴克萊汽車分析師Brian Johnson更是「逆流而上」,警告稱特斯拉不太可能在2020年實現50萬輛車的交付目標,股價可能在第四季度開始出現逆轉,目標價為300美元,較周三特斯拉收盤價下跌超80%。
此外,一些分析師批評特斯拉的股價飆升與現實脫節。摩根大通證券在特斯拉財報發布前下調其股票評級,認為「無法得出合理的理由來論證股票估值應高於當前水平」。上文提到看空的大摩分析師Adam Jonas也稱,「希望的力量」在特斯拉股價飆升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因特斯拉CEO馬斯克「大嘴巴」亂說公司私有化事件與其「結下梁子」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也在警告,個別熱門股票的短線交易行為存在風險。
SEC主席Jay Clayton在7月23日周四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擔心散戶投資者正在分配資金到高風險的短線交易中,這導致了一些個股的價格飆升。SEC已向經紀商和投資顧問發布指導意見,建議向散戶提供投資面臨風險的適當警告:
「短線交易並非長線投資,前者比後者的風險大得多,我確實擔心,希望人們注意這一點。」
分析指出,儘管SEC主席沒有點出具體的個股名字,但這一回答緊接在「特斯拉等股票近期驚人反彈是否應引起警覺」這一問題的後面。
截至周三收盤,特斯拉今年迄今累漲逾280%,過去12個月累漲近523%,並從3月中旬低位反彈340%。公司市值近3000億美元,超過美國傳統汽車三大巨頭的市值總和。
周四美股午盤前,特斯拉高開低走,盤中一度漲逾6%,日高股價接近1690美元,隨後波動轉跌,開盤45分鐘觸及日低並下逼1550美元關口,日內最大跌幅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