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每年都有這樣一個時候,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成為社會的熱點,這就是高考。這是一場神聖的考試,它意味著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成長,還可能意味著人生的方向。高考中最大的熱點便是那些學霸,他們靠著超高的高考分數而為人所知,默默學習十多年,終於在這一刻,他們成為焦點。每個地方都有很多關於學霸的例子,就比如說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學霸。浙江女學霸高考719分,卻拒絕了清華的橄欖枝,這是為什麼?
高考試卷難度與題目是根據地區劃分的,所以在試卷偏難的地方,那些高分更加讓人敬佩。邵奕佳是溫州中學的一名畢業生,在這個學校,這個時常保持笑容的女孩兒交出了她人生中第一份滿意的答卷。在她身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看似水到渠成的時刻努力。高考中她的成績是理科第二,記者採訪了她的媽媽和她,我們發現這個看似平凡的女孩,除了超高的分數外還有更多值得稱讚的優點。
一開始記者問道她的學習方法,她說,其實好的學習方法大家都知道,只是看自己的執行力而已。主要就是上課認真聽講,因為老師知識的精華就是在上課過程中輸出的。而下課則是要抓住機會與老師討論自己的困惑,爭取在課時範圍內就把該知道的知識點弄懂。
那這位學霸是那種整天就只知道低頭學習的學生嗎?當然不是,邵奕佳自己也強調過,千萬不要「開夜車」,熬夜讀書的是一種效率低下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熬夜的學生學習效率不高,所以總是拖到晚上。學習必須保持充沛的精力與熱情,而邵奕佳一直保持著科學的作息,每天也不忘與父母通話,傾訴和討論自己一天的感覺。從這裡看出邵奕佳和父母感情也是很好的,青春期的孩子能和自己的父母傾訴所有,這是很難得的。
從邵奕佳媽媽口中我們也知道,他們對於邵奕佳的學習一直是配合的,一方面注重孩子自己的想法與愛好,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母親是一位醫生,父親是北京郵電大學畢業的理科生,在中學前期他們一直是以批評教育為主,想要讓女兒更加努力,到了後期這是以表揚鼓勵為主。因為他們知道,成績到了一定的高度很難有突破,最關鍵的就是保持成績。邵奕佳父親總是在她考試後,和她條理清晰的分析成績,哪裡不足可以改進一些,哪裡優秀要繼續保持,這些都會好好和女兒溝通。
邵奕佳非常喜歡數學,在學習課內知識的同時,她也參加了很多課外的數學競賽。提到比賽,邵奕佳說有時候堅持與選擇很重要,尤其是當你處於一個低谷的時候。開始她的競賽只能拿三等獎,連續拿了兩次,到後來開始拿一等獎。邵奕佳說她沒有把成績看的最重要,所以她一直參加,就算成績差也沒關係,因為每次參與都是驕傲的,所以最後取得一等獎自己其實是驚喜的。
邵奕佳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孩,學過小提琴,遊泳,還有舞蹈等課外班。自己也是非常喜歡,不過很多也因為高考而擱置。當問到邵奕佳高考後的計劃時,她就提到了要重拾自己的愛好。
我們發現這個女孩鏡頭前一直侃侃而談,非常自如。後來她也提到自己經常會參加一些學習分享活動,去臺上鍛鍊自己。
高考後,邵奕佳化學100分,生物分100,物理也是100分。語文133,數學142,英語144,她對自己的成績表示,沒有驚喜也沒有意外,也沒有過多遺憾,因為她覺得自己能發揮平時的水平就已經不錯。不過此時就發生了一件事,這位浙江女學霸高考719分,卻拒絕了清華拋出的橄欖枝,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其實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邵奕佳是一個綜合型的學生,北大的元培學院主要就是培養模糊專業,提倡綜合素質,培養基礎科研人才的地方,這裡就像為邵奕佳量身打造的一般,是她的心之所向。另一方面,其實在高考前,邵奕佳是北大自主招生中的一員,她只需要超過一本線50分就可以被錄取,所以高考後邵奕佳也不想違背重新填改。
不是清華不好,而是這個女孩知道自己的目標,而且清楚規劃著自己的路線。從邵奕佳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怡然自得的學習方式,一切都不紊不亂。勞逸結合的學習方式,讓這個女孩保持精力,科學的規劃讓這個女孩不會迷茫而且一直熱愛生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