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創作的原點與初心,尊重創作是「青春你好」傳媒的第一生產力

2021-01-07 冷眼聊八卦

從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到著名影視編劇、製片人,再到青春你好傳媒的創始人,圈內同行眼中的梁振華是個不折不扣的「儒將」。對外界貼在自己身上的這個標籤,他一笑置之:「什麼將不將的,對這個行業來說,我其實就是個新兵。」

然而,就是這個「新兵」,卻在入行短短幾年的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幾部兼具口碑與市場熱度的作品,不僅徹底打響了「青春你好傳媒」的名頭,也讓他本人成為行業內的焦點人物。在即將進入2021年之際,梁振華與其背後的青春你好傳媒在「傳媒內參指尖劇集榜」發布的調研成果中,接連斬獲 「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網絡劇作品」「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影視製作機構」「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電視劇製片人」「2020年度影視傑出人物」等多項榮譽,得到了業界及同行的高度肯定。

回首過去的一年,無論市場反響與行業口碑,還是面對行業風起雲湧的發展態勢,又或者是未來還將嘗試與突破的創作新方向,梁振華與「青春你好傳媒」似乎都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論。「有什麼秘訣不敢說,但回歸創作的原點和初心,尊重創作永遠都是『青春你好』的第一生產力!」

青春你好傳媒創始人 梁振華

用筆觸與觀眾感同身受

或許才是一部類型劇得以出圈的核心方法論

對身為編劇、製片人的梁振華來說,2020年無疑是豐收的一年。由其擔任製片人的兩部作品《熱血同行》《怪你過分美麗》,都在類型劇的形式和內容層面多有創新。前者在青春熱血傳奇中融入歷史況味和家國情懷,為類型劇的創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後者則憑藉對娛樂圈近乎「信史」般的呈現,成為備受關注的破圈之作,為國產行業劇走出了一條高品質的新路。在豆瓣上,兩部作品也贏得了觀眾的口碑,其中《熱血同行》7.2分,《怪你過分美麗》8.0分,都稱得上是同類題材中的佼佼者。

用梁振華自己的話說:「與其他的熱血傳奇不同,《熱血同行》為青春的義氣與昂揚加上了一個相對博大的、厚重的歷史時代背景,劇中的每個青年人都像是中華民族走向興盛途中的浪花,而我們則希望這些浪花能落在現在的年輕人身上,讓他們知道在100多年前曾有這樣一群人,為民族與國家夢過、奔跑過、追逐過、求索過,這才是《熱血同行》想要帶給觀眾們的精神力。」

《怪你過分美麗》的成功出圈也是同理。除了因筆觸落地而讓觀眾感同身受,進而被媒體稱為「行業信史」外,梁振華在這部作品中顯然還寄予了更大的「野心」:「這部劇的出現,更多的是希望在若干年後,當我們回顧今天的娛樂圈時,能夠因《怪你過分美麗》而有所收穫,它呈現出的種種現狀中很多都值得我們去反思與回味,對人也好,對現象也好,都表明了我們對置身其中的這個行業是有自己的立場與評判態度的。這是我們製作這樣一部作品的初衷,也是《怪你過分美麗》想要帶來的內容價值。」

除了通過劇情闡釋其隱藏在背後的精神內核,《熱血同行》和《怪你過分美麗》在美學傳達上也都有著各自的創新之處。

「在《熱血同行》中,有很多鏡頭被網友截圖做成畫冊,大量情景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名場面,比如光緒皇帝在瀛臺滑冰的身影,還有小太監四次在大雪紛飛的皇城甬道中飛奔等。甚至還有長達六七分鐘的長鏡頭,不論是從形式表達還是情感飽和度上,都被觀眾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在《怪你過分美麗》中,我們也投入了相當於常規劇集幾倍的功夫與創造力,比如36個片頭每一個都有自己的閉合機構,再比如鏡頭的運用、調色和光影,之所以觀眾會喜歡這部劇,或許也是因為這種不一樣的美學風範吧。」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以梁振華的經驗來看,無論是外觀呈現還是內容架構,只有投入了足夠的才華、心血與想像力,一部劇集才有「出圈」的可能。

把「尊重創作」作為第一生產力

才會有「青春你好」的「厚積厚發」

一切的成功都不是由偶然因素決定的。在行業內外看來,2020年對青春你好傳媒來說顯然稱得上是「厚積厚發」的一年。在近一年的時間內,除了《熱血同行》和《怪你過分美麗》,由梁振華領銜的編劇主創團隊先後參與的多個項目都在不同維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2019年年底的《澳門人家》、2020年的《三生三世枕上書》與《在一起》。

2020年,梁振華憑藉《澳門人家》斬獲

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編劇」獎項

從流量上看,《三生三世枕上書》騰訊單平臺累計播放量突破82億,迄今保持著本年度全平臺所有劇集(包括電視劇、網劇)網絡點擊率的最高紀錄;從口碑上看,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豆瓣評分8.7,由梁振華編劇的第一單元《生命的拐點》也備受好評;《澳門人家》在央視一套播出後,同時斬獲了飛天、金鷹、華鼎等多個業內重要的獎項。

談及這些成就,梁振華用「耦合」一詞作為總結。「今年是我們的播出大年,這些由『青春你好』主投和主控的作品,都經過了相對較長時間的醞釀,湊巧都趕在了一個自然年裡播出,這5部劇集無論是從市場還是口碑上,都是一個時間沉澱下的結果。所以我不認同所謂井噴的說法,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事實上,這些作品中只有《在一起》是在2020年策劃、創作並在當年播出的。作為時代報告劇,它是『青春你好』三年以來從創作端到製作端,面向市場與大眾的所有努力的一次集中呈現。」

在梁振華看來,這5部作品所取得的成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青春你好傳媒這個團隊從意識到行動上慢慢走向成熟的一個標誌。「從2015年成立到現在,『內容為根,品質為王』始終是『青春你好』堅持的創作方法論,我們做過的作品、對市場的態度、職業水準、品質意識等都在不斷成長與成熟。」

無論是談及今年的所謂「高產出與高回報」,還是展望以創作和製作團隊作為核心競爭力的未來,梁振華口中反覆提及的始終離不開「創作」二字。他甚至可以給出十分肯定的結論,那就是當下整個劇集市場正處在一種「撥亂反正」的狀態中,一切都將隨時間的推移重新回歸於創作的原點與初心。「只有整個行業把所有原點回到創作本身,把切實的尊重創作變成行業的第一生產力,這個行業包括行業的從業者才會真正具有價值,才會真正贏回我們的尊嚴。」

做一個勤勉踏實的行業耕耘人

才能在時代的大潮下永葆生命力

短視頻平臺的日漸崛起,對長視頻領域無疑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在這樣的客觀形勢下,青春你好傳媒依舊能走出自己的節奏,同時保證輸出內容的品質,或許與其獨特的「基因」分不開。

「所有強大的潮流總有風平浪靜的一天,我覺得我們這個行業呼喚的,除了那些劈波斬浪的先驅者,更需要一些踏實、勤勉、努力的耕耘人,而『青春你好』應該屬於後者。」在梁振華看來,如果說任何創作都需要摸準時代脈搏,那麼相較於短視頻的時尚與快捷而言,長視頻則更需要精耕細作。「恰好我們擅長的就是這個,只要在這個領域裡面做出順應時代和人民需要的、有創意的、不走尋常路的作品,我相信這個團隊、這個企業的生命力非但不會枯竭,甚至會越來越旺盛。」

青春你好旗下導演 劉一志

在各行各業日新月異的今天,與其盲目地追趕潮流,能沉下心來細心打磨自己的手藝,同樣不失為一種突破桎梏的方法論。「花更多心思去磨礪自己的技藝,用創新方式去給一個又一個題材破題,我相信越是這樣我們的收成就會越豐富。追逐時尚就留給那些有創新基因的公司去做吧,『青春你好』要做的就是始終敬畏我們的內容。」

青春你好旗下導演 闞犇犇

在梁振華看來,要做到真正沉下心來面對作品,創作團隊才是重中之重。讓他備感欣慰的是,青春你好傳媒已經擁有了一支足夠成熟的創作團隊,旗下包括蘇蓬、初徵、胡雅婷、秦文、姜大喬等編劇,參與創作過的作品包括《怪你過分美麗》《熱血同行》《三生三世枕上書》《暴風眼》《鏡·雙城》等;導演團隊裡包括執導《熱血同行》《商業調查師》的劉一志,曾執導過《人民的名義》《怪你過分美麗》的闞犇犇等;以高寒松、陶竹等為代表的製片團隊,則有著從劇本策劃、資金籌措到團隊構建、製作經營等全方位組織、管理的豐富經驗。「不管時代怎麼變化或是形勢如何變幻,以創作為核心的一支團隊會永葆生命力。」

從左至右依次為:青春你好旗下編劇蘇蓬、秦文、胡雅婷、初徵、姜大喬

迎接現實主義全面回潮

用厚度與時尚感與年輕人對話

在梁振華看來,觀眾對懸浮的創作路數已經開始審美疲倦,取而代之的是現實主義的全面回潮。「這個現實主義是具有時代感的現實主義,是能夠跟今天的青年人對話的現實主義,而不是那種傳統的、非常老舊的現實主義。」

正因如此,現實主義也會成為青春你好傳媒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創作主流,且需要以品質的提高、精神含量的豐富、作品藝術品類的提升作為其衡量標準,堅定不移地創作跟時代、社會、國家有關係的,有厚度又不乏時尚感的作品。

「其實很容易發現,包括《怪你過分美麗》《熱血同行》在內的這些作品都是兼具厚度,又與青年人關注點有關係的作品。青春+時代、青春+家國,這些題材都是今後『青春你好』要去嘗試的方向。」

據悉,青春你好傳媒在接下來還將推出新潮平民現實主義大劇《心想事成》和江湖奇謀大劇《雲襄傳》兩部主控作品,以及一部創作作品《冰雪之名》。其中《心想事成》《冰雪之名》都是立足於對青春與時代的作品,前者是《空鏡子》的姊妹篇,講述的是北京一對年輕的姐妹在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而後者則是由北京冬奧會授權的一部冬奧題材作品,其內容的起點在東北的冰雪之鄉,再以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歷程為背景,最後將落腳在北京冬奧會上。

「這兩部劇集從創作到製作都是由『青春你好』主導的,具有豐富的時代戲劇性,也更符合年輕人的趣味,這也是我們一直想要實現的目標,那就是把年輕人的審美視野牽引到帶有一定歷史縱深、社會深度和廣度的題材上來。你會發現,這些作品其實都是在和時代之間尋找某種對應,當然不論是怎樣的落點,更好的品質追求和更高級的藝術表達都是我們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

此外,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創作展播活動的重點劇目,由梁振華擔任總編劇的主題劇《理想照耀中國》,整個編劇團隊也在他的統領下進入創作階段。對這樣一部主題重大、意義深遠的作品,不僅全體編劇都付出了極大的熱忱,梁振華更是主導了全劇40個選題的破題、創意和編劇工作;並帶領著包括蘇蓬、秦文、胡雅婷、初徵、姜大喬、李花等知名編劇在內的「青春你好」傳媒的創作團隊承擔了40個選題中的26個選題的編劇工作;作為該劇的聯合攝製方,「青春你好」傳媒還承制了其中3集的攝製工作,並由公司的籤約導演闞犇犇執導該劇。

「與那些大牌、老牌公司相比,剛剛入行五年的『青春你好』只能算是個新兵,但我希望以這五年作為一個起點,從這裡起步,未來能一步一步、扎紮實實地在劇集創作上留下屬於我們的腳印,以好的作品作為『青春你好』對這個行業給出的唯一答案。」用梁振華的話說,這是他入行時就抱定的念頭和想法,當然也是青春你好傳媒始終不曾改變的既定目標。

相關焦點

  • 主旋律創作如何叩動青春心靈?
    主旋律創作如何叩動青春心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視協副主席高滿堂對當下影視劇創作發聲。他認為,主旋律創作必須尊重多樣化,必須要有相當的市場因素。「我們要爭奪這塊市場,就必須尊重年輕人的審美習慣,讓他們接受,讓他們喜歡。要讓觀眾愉快地接受,確實是對主旋律創作者的考驗。」
  • 《成神之日》的「回歸原點」,是麻枝準迷途的終點
    而另一邊,本作劇本兼系列構成麻枝準卻前所未有地稱本作為他的「原點回歸」之作。 麻枝準的「原點」是什麼?不被人所看好的《成神之日》又背負著什麼?而麻枝準的「原點」,就是Key社第一部正式發布的作品《Kanon》。具體說,是《Kanon》中的真琴線。
  • 耀客傳媒獲上海文化企業十佳,創作是核心競爭力
    爆款劇的創作密碼 今年耀客傳媒推出了《安家》、《穿越火線》等引發熱議的爆款劇,以及收視率與熱度雙豐收的「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其中《安家》是2020年上半年收視最高的劇目。對於如何打造出爆款,耀客傳媒副總裁孫昊認為,優秀的創作者、製作精良、在主題層面取得平衡,是三個重要的維度。
  • 何洛洛回應抄襲要尊重原創,《明天你好》卻也被指控抄襲中島美雪
    作為被邀請動畫片主題曲的演唱者,洛洛和公司都提倡支持原創,尊重版權。就目前大眾關注爭議點,我司已經第一時間與邀請方進行溝通了解情況,並告知,何洛洛先生本人尊重原創版權原則,後續將持續密切關注此事。」隨後,何洛洛也轉發回應:「尊重好音樂,尊重原創。」
  • 吳曌魔術師回歸原點,攜時尚魔術秀《魔天輪》再啟程
    而在塔羅牌的世界裡,勻速轉動的摩天輪不知疲倦,代表著命運的輪盤永不停歇,交替著人生的低谷和巔峰,一切,最終都會回歸原點。今年,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長達幾個月的時間,不能人員密集,魔術演出受到了重大的影響,然而,吳曌魔術師不忘將小眾魔術表演藝術推廣為大眾娛樂消費方式的初心,潛心研究,積極創作新形勢的魔術方式,取摩天輪「輪迴」、「原點」的深意,將時尚融入魔術當中,在疫情大幅度好轉的時候,為觀眾帶來個人時尚魔術秀——《魔天輪》。
  • 《重裝機兵XENO》將原點回歸 劇情是女主角的青春故事
    《重裝機兵XENO》作為系列最新續作,將回歸到最初系列的原點來再現當時作品的有趣之處。在《重裝機兵》25周年玩家感謝祭上,監督宮岡寬透露了一些本作的開發契機以及和本作有關的新消息。  大概在三年前,因為銷量實在慘澹所以安田善已考慮結束《重裝機兵》系列,但宮岡寬堅持「自己還有想要做出來的《重裝機兵》」的想法打動了他,於是本作的製作企劃也得以誕生。
  • 不負青春 不忘初心——亂世狂刀談在網絡文學創作中的成長與感悟
    網絡文學為我開啟了新世界大門,也改變了我的人生亂世狂刀從2010年開始網絡文學創作。亂世狂刀從小酷愛閱讀,特別是那些展現英雄情結的文學作品,如《林海雪原》《嶽飛傳》《楊家將》等等,這些文學作品對他日後的創作風格帶來深遠的影響。
  • 逆勢而立,完美世界影視內容創作的三大「黃金鐵律」
    1 【立真】傳遞時代聲音,寫實人物命運探尋「內容落地」的生存公式回歸現實主義創作在2020年上半年得到了極大程度的市場驗證完美世界影視旗下的子公司青春你好傳媒作為出品方,以專業的編劇能力、精良的劇作開發和敏銳的市場洞察,持續輸出多種優質題材,青春勵志劇《熱血同行》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 動漫與傳媒學院開展「雲端創作」助力校園疫情防控
    動漫與傳媒學院開展「雲端創作」助力校園疫情防控 為全力做好疫情期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全國人民抗擊疫情鬥爭作為推進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踐和生動教材,全力做好青年學生的價值引領與教育幫扶,切實推進「戰疫」與「育人」相結合,動漫與傳媒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 中國夢藝術創作工作室︱庚子年主題創作——《2020的心願》於快成...
    中國夢藝術創作工作室創作的庚子年主題系列作品,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至靜」——架上繪畫作品,第二部分「至道」——雕塑和裝置作品,第三部分「至心」——藝術跨界作品。《2020的心願》於快成行為裝置藝術展海報2020年12月19日,由中國夢藝術創作工作室、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中廣國際傳媒文創中心主辦,光嶼夢想、沃美智造、開心國聯合承辦,庚子年系列作品之至道系列 ——
  • 青春題材影視作品創作:成長奮鬥的故事更動人
    這部現實題材作品以真實的筆觸,直指當下年輕人的青春痛點,不僅引發情感共鳴,同時也為青春題材影視作品創作帶來不少啟示。近年來,以「青春」入題的影視作品不斷亮相,面向年輕人講述年輕人的故事成為螢屏和銀幕小潮流,但「青春向」創作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狀況,這讓人們不由得思考青春題材創作如何才能深入人心。
  • 自媒體創作者,你的創作初心是柴米油鹽,還是詩和遠方?
    進入自媒體創作將滿一周年應該復盤:艱難的2020年,無論怎樣也只剩下2個月時間。時不我待,回望這一路的創作心路,感受深刻又豐富,也確實應驗了我的創作初心和簡介:生命是一場修行,在每日讀寫中。驚在第一個月裡,當第一篇借著任正非的話語來寫老師待遇地位的文章忽然爆了(閱讀量是3·4萬),我是一邊驚喜暗喜,一邊又手足無措惴惴不安地面對上千條五花八門的評論,不知道怎麼去面對去應對?我甚至一條都不敢回復,我怕引發網絡暴力。現在想來好可笑啊。
  • 《你好生活》第二季以初心致敬青春年華 以勇氣創造美好生活
    央視主持人回歸校園 節目組供圖  國際在線消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央視網聯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類綜藝節目《你好生活》第二季前幾期節目紅遍全網,引發全民討論,第五期節目於本周三如約播出。
  • 湖南和光傳媒電視劇新作《荀子》創作研討會暨籤約儀式在邯鄲舉行
    三湘都市報12月14日訊(通訊員 孟斌 孔泠涵 記者 袁欣)今日,湖南和光傳媒受邯鄲市委市政府相邀,遠赴河北邯鄲,參加了電視劇《荀子》的創作研討會暨籤約儀式。本次邯鄲之行,和光傳媒與燕趙眾合文化傳媒、荀公酒業集團籤署了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荀子》的創作協議,並邀請著名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盛和煜老師擔任《荀子》的總編劇。本次協議的籤署,代表著將由和光傳媒創作的一部反應中華大地三千年儒家傳統文化的鴻篇巨作正式啟動。
  • 文學的現代性電影改編創作論壇舉行 探尋流媒體時代電影創作潮流
    海南日報三亞12月9日電 (記者梁君窮)12月9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文學的現代性電影改編創作論壇之流媒體時代下的IP改編與電影創作潮流論壇在三亞市海棠灣舉行。參與本次論壇的嘉賓立足流媒體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探討如何構建「網絡文學」與「電影創作」的全新對話關係,為未來發展提供判斷依據。
  • 您好,在新的青春遊戲《你好,對方辯友》中有什麼增長和現實?
    然而與綜藝節目領域的「辯論」元素相比,真實故事和圍繞他的青春敘事仍有空白。當爭論變成「戲」時,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在芒果發布的《你好,對方辯友》為平靜和清晰的湖水投下了石頭。作為中國第一部青春思辨勵志劇,《你好,對方辯友》講述了成功逆襲「稱霸」解散的故事。
  • 時隔五年,麻枝準再戰原創TV動畫,大魔王為何要回歸原點?
    如今在歷經大病痊癒之後,距離上一部原創TV動畫又是時隔五年,麻枝準再度發起挑戰,這次他決定回歸原點。毫無疑問一部優秀的作品,畢竟它是單季度原創TV中第一部突破"名作之壁"的動畫。但《Angel Beats!》也並非毫無缺點,那種撲面而來的Galgame感就是源頭之一。這種感覺本身並非問題所在,問題在於麻枝準把Galgame劇本的手法照搬到了TV動畫中。
  • 海軍參謀部「藍色航程映初心」基層文藝匯演創作紀事
    情景劇《那一刻》如何擺脫生硬的口號?值得高興的是,情景劇《那一刻》在本色出演中突出角色定位的層次感、故事內容的立體感以及現實題材的空間感,嘗試增加儀仗隊炊事員、預備隊員和隨隊新聞報導員等3個不同角色,通過音畫同步揭秘海軍儀仗隊背後訓練的故事,成功地將「海軍第一男子天團」搬出熒幕,讓正面「網紅」走近觀眾,讓舞臺在「那一刻」的感召下「燃」起來,形成共鳴。
  • 《運氣來得若有似無》:人氣樂團告五人,在家鄉宜蘭回到創作原點
    這其實也是「類比錄音」最有趣的一點,你無法再完全依賴電腦這個已經依賴了很多年的生產工具來進行創作。這對像告五人這樣,成長於高科技年代的當代青年來說,既是難點,同時也是值得挑戰的。每位成員都要學習放下數位時代的慣性,試著只靠自己的原始感官,用耳朵、用心靈,感知聲響在空間中的流動。
  • 「浙江傳媒學院」教師創作小雞彩虹系列防疫兒歌
    小雞彩虹防疫兒歌《口罩歌》:據小編了解,為了從不同角度引導小朋友們預防和認識疫情,《小雞彩虹》創作團隊在抗疫期間推出了防疫系列兒歌,《口罩歌》只是其中一首。系列兒歌還包括《洗手歌》《出門歌》《回家歌》《謝謝你》《不用擔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