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開元寺位於鼓樓區開元路,是一座肇始於南朝蕭梁年間的古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福州開元寺在最鼎盛時期面積廣大,曾經佔到整個福州城區的差不多十分之一,是福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寺院。
開元寺的起點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當地人稱之為外山門。石牌坊明間的坊額「蕭梁古剎」由時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題寫。史載,開元寺始建於南朝蕭梁太清三年(549年),先後稱靈山寺、大雲寺、隆興寺,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始稱開元寺。唐「會昌滅法」時,要求每州只可保留一座寺院,開元寺因其規模和歷史悠久受到朝廷的保護,得以倖存。這也是外山門牌坊旁邊的「大唐盛世皇家寺院」碑豎立的主要來由。
福州開元寺的內山門亦為牌坊式,四柱三門三樓,廡殿頂,覆金色琉璃瓦,明間「福州開元寺」坊額由趙樸初大居士題寫。內山門明間背麵坊額「莫向外求」很有深意,大致可以理解為:一切事情要立足於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外在的力量。
內山門內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兩層建築,底層為藥師殿,頂層為靈源閣。此樓為明末建築。藥師殿內供奉可以消災延壽的藥師佛,這也是福州開元寺的主佛。福州開元寺以藥師佛為主佛始於唐代,一直承繼不輟。在藥師殿裡所抽的籤就是藥方,而且這個藥方在千百年來一直處於更新之中,現在所用的藥方為清鹹豐版本。有興趣的朋友到福州開元寺不妨來藥師殿一試。
在藥師殿和靈源閣前有一尊銅像,這就是著名的日本高僧空海大師。空海大師在唐貞元二十年(804年)隨遣唐使來到中國,首站即是開元寺,與開元寺結緣。現在藥師殿上面的靈源閣已經闢為「空海大師紀念堂」。
鐵佛殿因殿中供奉一尊鑄於五代後梁貞明四年(918年)的鐵鑄貼金巨形佛像而得名。這尊鐵佛高達5.95米,重達50噸,是福州地區最大的鑄鐵佛像。殿門兩側門柱上的對聯「古佛由來皆鐵漢;凡夫但說是金身」既詼諧有趣,又說出了鐵佛的「秘密」,是難得的佳聯。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他的智慧故事集《智囊》中就講述過一個和開元寺鐵佛有關的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