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動作過關遊戲的喜好,其實是「看出來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沒有接觸到家用機之前,首先見到的是街機。說「見到」,其實是因為「兜裡空」,沒錢。
上學期間酷愛讀書,父母給的一點零花錢全部攢來買書了。不是賣慘,我真的是整個中學時代在學校門口沒有花錢買過零食。初中畢業後沒上高中,在家待業兩年後,才有了一個端盤子的工作。這兩年,自己都不掙錢,父母就更不會給你大把的零花錢了。
我家附近有人做街機生意,那股熱鬧勁兒自不必說,我玩不起,可是看得起,現在想起來,看那些孩子玩得熱火,我也如同觀賞動畫片一般,看得津津有味。作為旁觀者,我也了解到一些街機遊戲的玩法。
《快打旋風》是當時街機廳的熱門,人物巨大,打鬥起來十分有力,就像是在看武打片。有些玩家玩起這個遊戲非常顯擺,什麼「擺拳」,什麼「搖紅人出無敵」,這些玩家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用起秘技來,街機廳老闆也只有乾瞪眼,不過,並不把《快打旋風》撤下去,有熱門的遊戲總能多拉一些人——搶不到《快打旋風》的機臺,也就只好先去玩別的遊戲了。
手裡有了第一臺FC兼容機,我開始到處找朋友借卡玩,感覺遊戲卡比機器還貴!見識了街機遊戲的火爆,我對於好遊戲的定義(單指動作遊戲)就是能在家用機上玩到街機的移植遊戲。當我從熟人手裡借到《SD街頭快打》(卡帶上標的名字)這個單卡,在我那臺十四英寸黑白電視機上看到畫面的時候,不禁大為驚喜:這不就是《快打旋風》嘛!雖然人物縮水、場景縮水,可是看那二頭身的Q版造型,無疑就是《快打旋風》的移植版!嗯,當時還不懂SD是啥意思。
玩起來,也是驚喜有加,雖不能與街機版相比,同屏敵人一次也只出來兩個,但是人物動作還是蠻利索的,拳擊,跳躍,飛腳踹,還有AB同按能發保命的大招。我記得《快打旋風》的玩家說過,拉下方向鍵的下鍵在連續按拳,便能在連擊對面敵人幾下後,把他們拉過來摔倒。我嘗試了一下,居然也是可以的,這個遊戲,真算得上是完全移植了。
遊戲的劇情也與街機版一致。大胖子市長的女兒被壞蛋綁架,於是市長帶著兩個手下以暴制暴,勇闖黑街,最後擊敗BOOS,救出了美女。
實際玩起來,真是樂趣十足的。唯一遺憾的,是只能單人玩,不能兩個朋友一起配合雙打。三個角色各有自己的專屬招式,保命大招也是各有特色。更有意思的是與街機相比,遊戲中人物升到四級後,還增加了「大白」的龜派氣功(當時才看過《七龍珠》漫畫,印象極深),「二紅」的高抬飛腿,「三胖子」的飛撲。初始不知道招式怎麼發,我用「大白」摸索了半天,最後發現按住連發拳鍵不放,再連續按動面向敵人的方向鍵,就能能發出氣功波了。學會了這一招,對付關口大壞蛋全靠它了。就是要把握時機,比較費心費時。
這盤卡帶在我手裡一周,同時借來的還有一盤《霸王的大陸》,這一周之內,我的業餘時間就全歸它們了。
換卡的前一天,《SD街頭快打》我過帶(界首本地玩家口語,也就是打通關了)了,感覺遊戲難度並不大。最後的關口打起來亂跑,著實麻煩了一些。
至於擁有自己的遊戲卡,沒事就回顧一下,那是兩年以後的事情了。
欣賞到高手的演示視頻,自己至今也沒有打出隱藏招式「神武流穿心腿」,那是近幾年的事情了。
PS:配圖來自網絡
遊戲名稱:《SD街頭快打》(SD快打旋風)
出品公司:CAPCOM
英文名稱:Mighty Final Fight
發售時間:1993年6月11日
遊戲人數:1人
遊戲類型:ACT(動作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