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200年前,英國人折戟阿富汗。30年前蘇聯敗走喀布爾,現如今美國人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舉步維艱,那麼阿富汗戰爭到底在打什麼,美國又是如何被榨乾的。
第一,阿富汗戰爭
1979年12月末,蘇聯發動了對阿富汗的入侵,當時正處於美蘇爭霸時期,美國為了對抗並遏制蘇聯,向阿富汗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和資金援助。
當時美國還培訓並扶植起來一個人,用來打擊蘇聯的中堅力量,他就是奧薩馬·賓·拉登。
1989年,蘇阿戰爭結束,蘇聯敗走後,阿富汗陷入權利真空狀態,一些軍閥為了爭奪權利而開始鬥爭。
這時,一支名為塔利班的組織迅速崛起,他們高喊著,剷除軍閥,重建阿富汗。並且向民眾承諾會恢復經濟,打壓腐敗。這在當時對民眾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1996年底,塔利班已經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區,成為當時的實際掌權者。
據說由於美國對以色列的無條件支持,並且對部分伊斯蘭國家進行常年制裁,還在阿拉伯國家長期駐軍,這導致了賓拉登對美國充滿了仇恨。
在十多年的時間裡,賓拉登對美國實行了很多次襲擊。
在2001年9月11日,有民航客機在挾持下撞向了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該事件發生後,關於這件事真正的幕後兇手,一直是眾說紛紜。
美國政府認定是蓋達組織賓拉登策劃了這次襲擊,於是向塔利班發出通牒,要求其交出賓拉登以及蓋達組織高層,不料卻遭到拒絕,這也就成為了阿富汗戰爭的導火索。
美國和英國以塔利班包庇窩藏911事件的幕後兇手為由,經聯合國授權,向阿富汗發動大規模空襲,阿富汗戰爭就此爆發。
2001年10月7日,美英軍隊開始大規模空襲塔利班,塔利班的很多要害設施被炸毀,幾乎被打的沒有還手之力。
之後,塔利班開始服軟,稱假如美國停止空襲,並且提供賓拉登策劃911事件的證據,那麼就將賓·拉登交出。但是美國人的目的明顯不止於此,他們不僅僅需要賓·拉登的人,還需要打通裏海石油輸送的路線。
之後美國拒絕了塔利班的請求,美軍地面部隊開始投入戰場。
2001年11月2日,美軍開始攻打馬扎裡沙裡夫,馬扎裡沙裡夫是阿富汗北部的交通樞紐,攻佔了這,就意味著切斷了塔利班的後勤補給。
塔利班也知道它的重要性,於是屯集重兵應對戰鬥,但是美軍還是簡單粗暴的進行地毯式的轟炸。雙方實力懸殊,在美國不間斷的轟炸下,塔利班最終不敵美國。
12月7日,美軍攻陷塔利班大本營坎大哈,塔利班的領導人逃往西北山區。統治了阿富汗5年的塔利班政權,被推翻了。
塔利班餘部藏到了山地裡,與美軍又開始了遊擊戰。美軍的攻勢太強了,幾乎將蓋達組織在阿富汗的武裝力量全部剿滅。但是賓拉登等蓋達組織領導人卻逃跑了,這也為美國後來無法完全統治阿富汗埋下伏筆。
12月21日,美英宣布大規模作戰階段結束,戰爭轉入積極搜剿階段。
第二,美國為什麼攻打阿富汗?
表面上看,美國人發動這場戰爭是為了反恐,保障國家安全。但其實質是為了爭奪資源,填補自己在中亞地區的戰略空白。
阿富汗地處亞洲中西部,是裏海地區能源外運的重要通道。美國其實是想掌握裏海地區油氣資源的生產外運。
而這一地帶長期以來都被俄羅斯壟斷,為了打破這一局面,美國才下定決心控制阿富汗。再加上美國對中東能源的控制,它就能成為世界能源的實際掌控者。
並且在中亞地區的立足又可以震懾到俄羅斯、伊朗等國。甚至還可以借反恐之名,進一步拉攏巴基斯坦和印度。在中、南亞兜售西式民主思想,迅速建立起親美聯盟。
可以說攻佔阿富汗,可以得到的好處太多了,所以美國是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出兵阿富汗的機會。
第三,阿富汗的重建階段
阿富汗戰爭之後,在美國的扶持下,阿富汗臨時政府開始組建。
其實,美國對阿富汗進行攻打,不是僅僅為了軍事徵服,而是通過扶持傀儡政府來實現間接的統治。但是這個想法很美好,卻很難實現。
因為之前蘇聯就栽在了這裡。阿富汗被稱為中亞的十字路口,長期處於各大帝國邊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直以來大國之間都想在此博弈一番。
由於連綿不斷的戰火,阿富汗中央與地方嚴重割裂。很難建立起一個協調一致的真正國家。可以說,幾乎每個村都是一個「原始的民主政府」。不管中央政府如何變化,核心權力的末端始終都難以觸及阿富汗的邊緣地帶。
這就意味著美國人的傀儡政策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失敗的。
這期間,塔利班武裝與蓋達組織死灰復燃。美國也先後發動了很多次搜剿行動。但是這些勝利僅僅是表面的勝利,沒有從根本上摧毀塔利班。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美國的重點轉移到了伊拉克。阿富汗得到喘息後,穩定的局勢迅速惡化。
塔利班武裝分子再一次崛起,使得很多美軍士兵死於暴力襲擊。伊拉克戰爭好轉後,美軍再次將重心轉移到了阿富汗,並連續不斷地進行增兵。
第四,美國如何被阿富汗榨乾
但是美國的捲土重來並未能扭轉局勢,據說,美國在戰後轉給阿富汗150億美元用於重建。結果實際到帳只有88億,阿富汗政府的腐敗程度真是令人髮指。
阿富汗政府武裝力量素質低下、裝備破舊再加上政府腐敗橫生,整個阿富汗越反越恐,暴力襲擊更加猖狂。阿富汗就如同死亡的泥潭,讓美國越陷越深。
美國人不斷地進行軍事行動,但是塔利班的勢力卻依舊在農村和山區肆意增長,導致阿富汗總統連首都都出不去。
美國將阿富汗舊的秩序破壞了,但卻未能建立起新秩序。2014年,歐巴馬壓力倍增,宣布撤軍,並表示戰爭已經結束。
阿富汗戰爭到現在已經第20個年頭了,但仍有很多美軍駐紮在阿富汗。據說,阿富汗戰爭耗費了美國2萬多億美元,導致2000多名士兵戰死、20000多名士兵傷殘。
阿富汗戰爭,如果從軍事角度看,是美國勝利了,他們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建立了親美政府。
但是在政治層面,美國卻遭到了嚴重的利益失衡。阿富汗戰爭非但沒有實現反恐,反而越反越恐,還嚴重威脅到了全球的安全。
同時,美國在阿拉伯世界不斷地「輸出民主「,引起了穆斯林的嚴重不滿,這損害了美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同時也損害了美國的國際信用和軟權力。
至於美國國內,民眾怨聲四起,反戰情緒持續高漲。很多人甚至將阿富汗戰爭看作了另一場越南戰爭。
如今美國人仍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舉步維艱。美國現在處於內外交困的形勢中,或許將來也會持續下去,或許美國正在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