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年前的「謀略師」,正在設陷阱捕食,被琥珀當場吞噬

2020-12-14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中國、法國、英國三個國家的科學家團隊,針對發現於2016年的一隻藏身於琥珀中的獨角蟻化石進行了研究,發現一億年前,這種螞蟻竟然就已經學會了設陷阱捕食,這項研究成果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什麼是獨角蟻?

獨角蟻是一種來自於白堊紀時期的螞蟻物種,它們的特點是長有一對巨型鐮刀狀的大牙,而且頭上還長有一個特別奇怪的角,所以,這種螞蟻又被認為是「螞蟻中的獨角獸」。

說起來,有關獨角蟻的研究,一切都要從2010年開始說起。當時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院的研究員們,開始在民間大量收集的緬甸琥珀,在統一整理的時候,發現其中存在著2000多隻螞蟻標本,並且第一次發現了這種奇怪的獨角蟻。

獨角蟻來自於白堊紀時期,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屬於螞蟻演化過程較早出現的那一類。獨角蟻也非常的珍貴,我們都知道,螞蟻非常小,平時我們走在路上想要發現它們也並不容易,所以,螞蟻化石保存下來也非常不容易。

截止到目前,獨角蟻化石的發現數量仍然是個位數,研究者表示,平均10萬隻螞蟻化石中,才可以發現一隻獨角蟻化石。所以,獨角蟻對於古生物學研究來說,它是非常珍貴的,而且作為早期螞蟻的一員,獨角蟻或許也可以為我們揭開整個螞蟻的演化史真相。

螞蟻的祖先是誰?

與很多昆蟲都來自於泥盆紀等時期不同,螞蟻的出現時間其實是比較晚的,作為昆蟲之一,螞蟻的祖先又是誰呢?現代研究認為,螞蟻是與恐龍同期演化的,那麼,螞蟻究竟是如何成功演化至今的呢?

在2008年,一名來自美國的生物學家在巴西境內的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發現了一種新螞蟻,注意,這裡發現的並不是螞蟻化石,而是仍然存活在地球之上的螞蟻。

這種螞蟻被稱作「火星螞蟻」,通過研究對比,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種「火星螞蟻」的直系祖先,就是所有螞蟻的後代。

「火星螞蟻」的生活特徵都與直系祖先保持一致,它們是一種地下覓食者,體長只有2-3毫米。在實驗室中,科學家們發現「火星螞蟻」由於長期生活在地下,它們的眼睛已經完全退化了,不過,它們卻有著大牙,這意味著它們是肉食性螞蟻。

研究認為,「火星螞蟻」的直系祖先大約在1.2億年之前,由於某些目前還不得而知的原因,它們從地下來到了地面,之後,這些最古老的一路進化,不僅進化出了後來的諸多螞蟻物種,而且還進化成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物種——大黃蜂。

說起來,「火星螞蟻」的大牙形狀和獨角蟻是一致的,這意味著,獨角蟻的鐮刀狀大牙是繼承了「火星螞蟻」的直系祖先,而且獨角蟻基本上是和遠古螞蟻非常一致。

獨角蟻的捕食技巧

在研究獨角蟻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一直感到奇怪的一個問題是,獨角蟻頭上的「角」究竟是做什麼的?當時就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猜測,或許是用來進行誘捕的,不過,考慮到獨角蟻距今1億多年,顯然,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為了找到答案,科學家們對於獨角蟻的頭部,進行了形態解剖,最終發現,這個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用的「角」,竟然是獨角蟻的有力武器,它就好像是獵物「探測器」一般,一旦這個角觸碰到了獵物,那麼獨角蟻的大牙就會立刻將獵物給緊緊束縛住。

這樣一來,獵物想要從獨角蟻的束縛中逃脫,基本上就非常困難了,只能成為獨角蟻的食物。通過研究,科學家們認為,在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獨角蟻的這種特殊捕食技巧,讓它們繁盛一時,而且在白堊紀時期數量非常多,儘管目前發現的獨角蟻化石並不多。

不過,後來由於現代螞蟻類群的崛起,再加上白堊紀晚期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導致獨角蟻最終在6000多萬年前從地球上消失了。

搞清楚了獨角蟻的捕食機制,下一步,科學家們也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獨角蟻化石,以此來豐富對於該物種的研究,同時通過獨角蟻,還原出原始螞蟻和現代螞蟻之間的不同點都有哪些,一起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12日文章《一億年前的獨角蟻,竟會設陷阱捕食》

相關焦點

  • 一億年前的螞蟻大牙似鐮刀還有角 為捕食獵物設下致命陷阱
    一億年前的螞蟻長什麼樣,如何進行捕食?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員團隊與美國、法國科研人員合作,確認了黑帝斯蟻特化的「陷阱-大顎」式的捕食機制,並釐定了該類群的演化歷史。8月6日晚,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王博介紹,2016年團隊在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類獨角蟻(屬於黑帝斯蟻)化石。
  • 一億年前的螞蟻竟然長這樣!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確認了現存最古老、距今1億年前的螞蟻種群的演化歷史。8月6日晚11點,這一研究刊發於最新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Current Biology)上。但在2016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員與法國科研人員在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類獨角蟻(屬於黑帝斯蟻)化石。該類螞蟻具有一對鐮刀狀大牙(大顎),其唇基向上延長,在頭上形成一個獨特的「角」。
  • 琥珀定格花朵綻放的美麗瞬間 距今約一億年
    而有一種特殊花朵的「美麗容顏」在緬甸琥珀中被保存了近一億年。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團隊分享了這一發現,琥珀定格了這朵花綻放時的驚豔瞬間。 「這不算是一朵聖誕花,但它是一種美,特別是考慮到它是一億年前存在的森林的一部分,」琥珀專家、俄勒岡州立大學名譽教授George Poinar Jr.本周在一份聲明中說。
  • 一億年前的蜥蜴喜歡吃「麻小」
    這個發現豐富了矢部龍的捕食目標群體,對人們理解白堊紀中小型爬行動物的捕食習慣有重要意義。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蘇珊·E·埃文斯(Susan E. Evans)等學者組成的中外研究團隊於Elsevier出版集團的《白堊紀研究》發表了此次研究論文。
  • 科學新發現:一億年前的昆蟲長這樣
    其實早在一億年前,昆蟲界就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大家族。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從白堊紀中期琥珀化石中發現了一批具有金屬光澤的小傢伙。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蔡晨陽告訴記者,他們在一塊琥珀裡發現了一個比較罕見的標本,既發現了小峰,還發現了螞蟻,他們同屬於膜翅目。小峰具有一定藍綠色的光澤,螞蟻是比較枯燥的棕色。
  • 吞噬星空:虎牙小隊設陷阱,火錘小隊面臨死亡危機,羅峰救下徐欣
    《吞噬星空》第9集更新,虎牙小隊設陷阱,誘導怪獸襲擊火錘小隊,還背後偷襲了他們。如今火錘小隊面臨死亡危機,張科還被廢了一隻手臂。另外羅峰的實力進一步提升,在危急時刻救下了徐欣。有羅峰在,徐欣不會死。 虎牙小隊設陷阱
  • 南京古生物學家從琥珀中發現1億年前昆蟲結構色:這是恐龍見過的顏色
    「這些帶有金屬色澤的顏色,是我們首次用肉眼看到大約1億年前恐龍看到過的顏色。」6日上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其所帶領的團隊在距今約1億年的35枚琥珀中發現了保存較為完好的昆蟲結構色,這些顏色經過了1億年,仍舊呈現出閃亮的金屬光澤。
  • 交配後變琥珀,被封存1億年,科學家在其體內發現了巨型精子!
    但2020年9月份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 B發表的一篇論文的研究對象,卻是一個在一億年前形成的琥珀,而且對它的研究,直接讓科學家對琥珀的認識提升到了決定生命演化方向的層次,到底是什麼情況?一億年前的琥珀中,發現了一個超大精子精子是有性生殖的雄性動物中最關鍵的遺傳物質攜帶者,它和卵子結合後能分裂形成胚胎,繼而發育成個體,在我們的印象中,精子總是數量巨大但個體尺寸很小,但在一塊來自緬甸的琥珀中卻發現了領科學大跌眼鏡的事實!
  • 一億年蜥蜴吃麻小是什麼情況?怎麼回事?終於真相了,原來是這樣!
    圖表1 本次研究者發現的矢部龍標本一億年蜥蜴吃麻小上熱搜榜了,那麼一億年蜥蜴吃麻小是什麼情況?怎麼回事?終於真相了,原來是這樣! 遼寧省建昌縣近日發現了一件特殊的標本---罕見的含甲殼類動物胃容物的矢部龍。
  • 巨型章魚捕食鯊魚全過程,海底霸王被活活吞噬,真是大開眼界!
    巨型章魚捕食鯊魚全過程,海底霸王被活活吞噬,真是大開眼界!巨型章魚捕食鯊魚的全過程,海底霸王被活活的吞噬,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
  •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王博、黃迪穎研究員分別領銜的兩個團隊,各自對一種1億年前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展開研究。這種新發現的遠古蜘蛛讓人類發現,蜘蛛的古老祖先長著尾巴,這為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新華社發
  • 盤點近幾年在琥珀裡面發現的遠古生物究竟有哪些!
    2016年,人們發現了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龍,震驚了全世界,人們對於恐龍長達百餘年的想像似乎就在那刻變成了現實。 2、最古老的琥珀! 琥珀恐龍雖然讓人震驚,但它並非最古老的的琥珀,2009年,研究人員在美國伊利諾斯州的煤礦中發現了一塊3.2億年前的琥珀!
  • 中美團隊億年琥珀中發現最小恐龍!蜂鳥大小,眼大,牙齒百顆
    它或許在9900萬前生活於緬甸北部,不幸被針葉樹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保存至今。這塊包裹它的琥珀重量不足3克。研究團隊認為,眼齒鳥的尺寸和形態向我們展現了一類新的身體結構以及它所代表的生態學。這一發現凸顯了琥珀沉積物有著揭示最小體型脊椎動物的潛力。該發現對理解恐龍與古鳥類的演化,尤其是小型化動物的形態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 白堊紀琥珀中發現2個蜘蛛新物種
    25日,本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處獲悉,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兩個蜘蛛新物種,並基於這兩個新種建立了兩個新科——氈蛛科和巨蛛科。    白堊紀是陸地生態系統進化的重要地質時期,也是蜘蛛進化的重要階段。緬甸的克欽琥珀是非常著名的化石寶庫,裡面蘊含大量保存完好的晚白堊紀無脊椎動物,包括多種多樣的蜘蛛種群。
  • 4100萬年前的琥珀出土,有兩隻蒼蠅正在交配,它們姿勢很奇怪
    因此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琥珀都不是一種常見的東西。 那麼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由以上所說的植物產生樹脂滴落後,正好滴中某種生物,並將它包裹了起來,然後順勢掉入地下。樹脂在地下需要經過壓力和熱力的雙重作用,質地才會變得更加堅硬,這個過程往往需要上千萬年的時間。目前人類發現的琥珀種類有很多,根據顏色和質地可以分為血珀、藍珀、金珀、綠珀等。
  • 御璽家:蜜蠟是什麼,它與琥珀是一回事嗎?
    常聽人說,「千年琥珀,萬年蜜蠟」,可能不少人就以為這二者是不同的寶石,那麼事實上是這樣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蜜蠟吧。琥珀蜜蠟是純天然的不可再生的有機寶石,它們是距今4000千萬年到9000萬年前由杉科,柏科,豆科類植物的樹脂滴落,經過地殼變動而深埋地下,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漸漸石化而形成的,也被稱呼為:「松脂化石」。
  • 原力覺醒 星空吞噬團戰技巧詳解
    《星球大戰7》1月份就要在國外上映了,眾多星戰迷們心中的星空大戰又要來臨了,熱血、科幻的星球故事即將在大銀幕前上演。同為星空題材,《星空吞噬》也正在手機中上演著如火如荼的星球大戰,雖然畫風完全不同於《星球大戰》,但遊戲中的星球大戰也是精彩萬分,各有特色。 那麼如何在萌萌的眾星球中做到萌煞眾球,笑傲群星呢?
  • 英國考古專家:琥珀中藏恐龍血,化石驚現蜱蟲,能將恐龍復活?
    1993年,一部電影的橫空出世,包攬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成為了當時影史上最成功的商業片,它就是《侏羅紀公園》。在《侏羅紀公園》片頭有這樣一個情節 —— 科學家從封閉在琥珀中的古代蚊子身上抽取吸食後殘存的恐龍血液,再從血液中提取DNA,利用基因技術讓恐龍「復生」。
  • 無人機畫面顯示澳洲海灘上離衝浪者幾米遠處,5條大鯊魚正在捕食
    據《每日郵報》2020年5月1日報導,根據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顯示,在澳大利亞的邦迪海灘上,在離衝浪者只有幾米遠的地方,5條巨大的鯊魚正在捕食一群魚。這不得令人深吸一口氣,為衝浪者沒有受到傷害感到慶幸。這段視頻拍攝的時間是當地時間5月1日早上,在雪梨著名的景點邦迪海灘,有幾名衝浪愛好者正在海上衝浪,但是就在幾米外的地方就有5隻鉸口鯊(Nurse Shark)正在覓食,它們肆意地捕食著魚群。無人機的主人在拍攝這一令人膽戰心驚的畫面後將其上傳到了社交網絡上,並稱「這個早上真是不同尋常,這些衝浪者真是有些幸運呢」。視頻也引發了不少網友們的驚嘆。
  • 我們的孩子,正在被手機中的「垃圾快樂」吞噬,不可一味放縱
    這個孩子沉浸在屬於虛擬世界裡,將自己封閉起來,其實就是掉進了垃圾快樂的陷阱。01我們的孩子,正在被手機中的「垃圾快樂」吞噬在電子產品風靡的今天,孩子完全不看手機是不可能的,但有種「垃圾快樂」,家長一定要提防,不可一味放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