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上7:30,小米10周年發布會如期舉行,在發布會上,小米CEO雷軍回顧了小米10年來的發展。可以說,在這10年來,小米經歷了眾多困難,並在手機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逐漸成長為全球500強企業。
而在隨後,小米同時發布了一眾手機及產品,在這一系列的產品發布中,小米的AIoT布局已經實現,並逐漸完善這一生態。
但是,在小米十周年發布會上,卻出現了充滿看(xué)點(tóu)的話題點。
1、國內第一批做安卓UI的企業
如果說是第一批做UI,或許有點牽強——小米MIUI是在從2010年8月16日首個內測版,而在中國臺灣HTC在2009年6月24日宣布第一部使用HTC Sense的Android手機是HTC Hero。
可以說,在HTC在手機上正式使用HTC Sense時,MIUI還處於策劃之中。
2、小米MIX:只有全面屏
在發布會現場,雷軍提到了小米MIX,並認為是小米MIX推動了手機產業向全面屏方向的發展。
對於小米MIX的出現,可以說是在屏幕上追求了一個極致——91.3%的屏佔比,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突出的優點——拍照質量極差,甚至不如其他低價位小米手機產品;而放置在底部的前置攝像頭,更是從下巴向上拍照(拍攝時不得不頻繁翻轉);MIUI系統時常卡頓……這些問題在小米MIX 2中並未完全解決——簡單點說,小米MIX實際體驗並不好。
但不得不說的是,小米MIX正式讓手機進入「全面屏」時代。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面屏還未有統一標準,業內評定標準則是80%以上。
3、一億像素還是48MP?
在7月,餘承東發微博稱,一億像素拍攝效果不如大底大像素的Sensor。
(圖片來自餘承東微博)
而在餘承東發布這一消息後,小米王騰在微博上說道,「一億像素最大的優勢是高解析力,用戶可以使用更多戶外場景,一億像素可以記錄更多的細節,這是友商一直無視的優勢,也是幾百萬用戶的選擇的原因。」
(圖片來源於王騰微博)
如果按照王騰的說法,那麼小米未來的手機依然會採用一億像素的攝像頭。但在小米10至尊紀念版中,並未使用一億像素攝像頭,而是48MP像素。
(圖片來源於小米微信公眾號)
這一選擇意味深長。
4、小米透明電視
小米透明電視的出現可以說把昔日科幻片中的場景成為現實,但對於這款電視而言,就如同雷軍在發布會上說:「大家看看就好。」
而透明電視真的「只有」小米有嗎?
在2016年,松下在展會中展示了半透明電視。而在2019年的博覽會上,松下則是展示了全透明電視——但松下並未實現量產,對於松下而言,透明電視生產成本較高,如果批量化生產,而市場反響不佳,則會導致虧損。
此外,創維在2019年CES展上也曾展示了透明電視這一產品,但受限於銷量問題,並未實現量產。
由此可見,透明電視並非最新黑科技。而小米則採用了「預定」的模式——如果有意向購買,則進行生產,有效避免虧損過大的問題。
(圖片來源於小米商城)
行業的「破壞者」
對於小米而言,這幾年其不斷衝擊著「高端」的定位,從其手機的銷售價格中即可看出一二——小米前幾代手機價格均是1999的價格,但從小米6開始,其價格逐步上漲,但其上漲幅度較低。
但隨著元器件價格的上調,小米也不得不面臨「漲價」問題——小米10至尊紀念版價格最低售價為5299元,比1999的售價提高了3300元。而在之前的小米10中也不難看到這一價格,可以說,小米在一步步的試探消費者的消費承受能力,並把「小米」這一品牌打造成高端而又具備性價比的品牌。
為了打造這一品牌,小米可以說在這一方面投入了許多,其中包括不乏虧本營銷——小米MIX Alpha則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小米MIX Alpha在推出後,可以說是驚豔四座,但在大家等著量產時,雷軍卻在微博回復用戶中說道:「這是預研項目。量產難度太大,已經放棄了。」
(圖片來源於雷軍微博)
而小米透明電視更是如此——高昂的價格,並未解決實際痛點問題,足以嚇退大量購買者。可以說放眼全球,會選擇購買小米透明電視的用戶並不會太多。此外,不管是LG還是松下、創維等具有透明電視技術的企業,其售價通常是8萬起步。
由此可見,49999的價格,並不足以支撐起小米透明電視的研發投入和量產成本。
小米會如此做的原因,筆者認為更多的是小米要在大眾心中樹立「科技研髮型」企業,並通過「文字遊戲」的方式,讓這一印象更好的融入到大眾心中。
與此同時,通過低價的策略,不斷「打擊」友商——實力強勁的友商可以無需擔憂,但對於較弱的企業,則是毀滅性打擊。在這有局勢下,小米成為科技產業中的鯰魚,推動整體行業的發展。
但問題來了,哪家企業不是「文字遊戲」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