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某醫院裡住進了一位不同尋常的病人,他就是曾經著名的笑星藝人:魏三。
這次住院的原因是魏三自己身體出現了異樣,但是住院後的他隨即開啟了直播.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魏三本人精神狀態還算不錯,可沒曾想這次直播,卻讓他「翻車」了。
01 「翻車」
開始直播的時候,一切還是按部就班的進行,等到人氣滿滿多了起來的時候,粉絲中就有了大批的00後進入了直播間。
這些00後的觀眾看到魏三後,就毫無徵兆的對他本人展開了人身攻擊,這讓一向脾氣溫和的魏三一下就不高興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魏三表示,自己的生活可能是不被很多00後的孩子所接受.
而在不懂得,不了解自己生活的前提下,貿然指責,很不禮貌。
魏三還很嚴厲稱,不了解就不要看。
身為一個知名的明星,在自己的直播間被一群毛頭小子給指責謾罵,魏三的氣憤是理所當然的。
整個直播的過程,氣氛變得很嚴肅,從魏三的語氣中可以看得出,魏三這回是真的生氣了。
在他身後的徒弟都被魏三的憤怒嚇得不敢言語。
沒多久,魏三就對這群00後的孩子也表示了自己的無奈,一時間竟啞口無言。
當年,魏三身為一個東北地區十分優秀的笑星,也曾給無數觀眾帶去了很多的快樂和歡笑。
無論是他最擅長的二人轉還是小品,魏三都憑藉著本身的技藝,博得了觀眾們的認可。
可隨著時代的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魏三,他的搞笑形式在當下的觀眾眼裡,已經成為了落後,落伍,跟不上潮流的過去式。
跟那些「眾星捧月」的大網紅們相比,身為90後和00後的粉絲觀眾們更青睞於他們。
那究竟是魏三「不入流」了,還是真的觀眾變得「挑剔了」?
02 成名
魏三的原名叫作魏武才,因為家裡他是排行第三,所以也就逐漸的被稱為了「魏三」。
1971年出生的他,出生在東北吉林一個條件艱苦的家庭裡,因為家裡實在貧困,魏三的學業生涯也沒有多久。
等到了16歲的時候,迫於生活的壓力和家庭的拮据,還未成年的他就開始逐漸的接觸東北傳統藝術:二人轉。
但是誰也不曾想到,這個毛頭小子居然對二人轉有著極高的天賦。
那時候的他就跟著師傅的屁股後面,四處去十裡八鄉去演出,當地叫做「滾地包」,而也就是那時候,魏三也逐漸有了點名氣。
因為自己本身就是草根出身,加上和當地的笑星孫小寶、郭旺,他們三人就被觀眾親切的稱為了「東北三寶」。
三人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是皆為草根出身,都是沒有依靠師門的名聲和影響力而闖出來的草根笑星。
到了2002年的時候,魏三就憑藉自己的表演光碟《傻男人也瀟灑》一夜走紅。
在那個科技和網絡還相對不夠發達的年代,DVD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電器之一。
也就是影碟機的盛行,讓觀眾相對於趙本山來說,更喜歡看魏三的表演和作品。
他詼諧的表演中偶爾摻雜著幾個葷段子,也算是笑料十足,雅俗共賞了。
到了2005年的時候,魏三和孫小寶還有幸一起參加了該年的春晚,當時搭檔主持人李詠,呈現了小品《明日之星》。
在春晚舞臺上嶄露頭角的他,迅速被全國觀眾熟知,而此時已經憑藉二人轉出名的趙本山,也看到了這個年輕人的天賦和潛力,決定要收他為徒。
當時,小瀋陽和宋小寶,這兩位日後才大紅大紫的明星,此時還是依靠著「走場子」的演出方式來維持生計。
當時的魏三可謂是家喻戶曉,也備受青睞,就連中央10臺都毫不吝嗇的用言辭來誇讚他。
在一期節目中,開始介紹魏三的時候,有這麼一段話:「他在藝術上的成就和造詣已經很高了,而且與其他二人轉演員藝人還大不一樣。
他的表演在觀眾細細琢磨之後,沒有當下的那種媚俗,而是把老百姓共同認可的價值觀用詼諧的和朗朗上口的語氣給表演出來。
用層出不窮的經典語句來勸導觀眾的快樂生活。觀眾接受魏三也不會因為他出演的機會少而去忽視他,而不會因為有異樣的聲音對他的知名度有所降低。」
最後一句其實特別意味深長,因為趙本山先後4次邀請魏三當自己的徒弟,而這四次毫不例外的都被魏三給拒絕了。
03 結怨
要知道趙本山在東北曲藝界的地位可以說是很高的,而看到自己三番五次的拋出的橄欖枝都被拒絕了,「小品大王」也生氣了。
於是,趙本山就在東北所有二人轉都給註冊成專利,這些都是變成趙本山一人所有,沒他允許,別人不能演,其它劇場也不能辦。
此時的趙本山對魏三還是不死心,於是就告知魏三「本山傳媒的大門隨時都是為你打開的,等你什麼時候想清楚了,再來。」
年少輕狂的魏三,看到自己正處於事業的巔峰期,也絲毫不想寄人籬下。
於是就放出豪言:「除了我,就沒有第二個魏三,現在音像製品在市場上不景氣,觀眾才更青睞電視劇。
加上如今的大部分演員很少有積累和沉澱,但我當年在長春的大劇院一演就是4年。
就連瀋陽劇院都有我的粉絲,自己也根本沒想出名,只是覺得現在二人轉演員有點浮躁。」
這話明顯是說給趙本山聽的,而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多年之後,趙本山成了一代喜劇大,而自己成了階下囚。
自從趙本山搭上了何慶魁和高秀敏之後,他們「鐵三角」的組合可謂是霸佔了多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的舞臺。
而此時的魏三,還在自己的成就中沾沾自喜,緋聞也時有爆出。
2005年,魏三就因為和交警起了衝突,拳腳相加,身為公眾人物,對執法人員大打出手,這件事甚至還牽扯到春晚的欄目組。
最後,魏三被拘留了15日,才得平靜。
可是沒多久,魏三就因為和D品有染,又被拘留5日,從那以後,魏三的名氣大打折扣,甚至一度遭到觀眾的抵制。
看到曾經的對手逐漸黯淡,趙本山也在這個時候推出了「綠色二人轉」,隨即也創辦了「劉老根大舞臺」,不僅把二人轉這種傳統藝術有了新的定義,還收了小瀋陽為徒。
隨後的故事,觀眾都知道,小瀋陽在春晚一炮走紅,而魏三則只能靠著線下演出為生。
看到如此落的魏三,趙本山再次向他伸出友誼之手,邀請魏三加入本山傳媒,可還是被魏三拒絕了。
這次拒絕的理由更是傲氣,「如今就連趙本山的徒弟都早已名聲在外,我過去不是給人家添麻煩嗎,再說我過去能排到第幾?」
04 「下嫁」潘長江
讓趙本山徹底死心之後,魏三最後把師父的選擇放到了潘長江那裡。潘長江的地位不亞於趙本山,但是此時的魏三已經逐漸開辦了傳媒,也有很多觀眾說,拜師潘長江是「下嫁」。
2017年,在潘長江60大壽那天,46歲的魏三直接跪在了潘長江面前,獻茶拜師。
事實上,在拜師潘長江的一年之前,魏三自己的公司就已經走了下坡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靠山。他已經無顏面對趙本山,所以也只有找旗鼓相當的潘長江。
只可惜,屬於魏三的時代已經早就過去。
05 結語
如果說當初魏三能夠放下心中那股傲氣,早日和趙本山「強強聯合」也不至於落到如此的境界,反觀趙本山,則是越做越大。
年少輕狂是很多人的必經之路,但是一直把年少氣盛當成與時代和趨勢抗衡的資本,早日是會輸的一敗塗地。
可惜當魏三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