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和俄羅斯的紛爭:斯瓦爾巴群島為何成為北極潛在的火藥桶?

2020-12-11 每天一點冷芝士

法律條文的模稜兩可,俄羅斯人的民族情感,資源誘惑加上戰略意義,讓斯瓦爾巴群島成為北極火藥桶,矛盾數十年來不可調和。

挪威以北700公裡,北冰洋之上,坐落著斯瓦爾巴群島,面積16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挪威的五分之一大小。也許有的讀者對它有所耳聞甚至去旅遊過,因為這一地區對中國公民免籤,中國還在這裡修建了黃河站。但少有人知的是,這裡是北極的是非之地,雖然主權屬於挪威,其實爭議不斷,是不少國家眼中的一塊肥肉。

地理位置

白紙黑字,證據不確鑿

這片陸地1596年由荷蘭探險家命名,是捕鯨的風水寶地,荷蘭、英國、丹麥、挪威都想把這塊利潤豐厚的土地搞到手,還沒等爭出個結果,鯨魚和海象的數量就因過度捕殺而迅速減少,捕鯨業衰落,各國也就失去了爭的興趣,斯瓦爾巴群島一直保持無主的狀態。

捕鯨業

20世紀初煤礦開採興起,英美相繼在島上開了煤礦公司,近在咫尺的發財地,挪威當然也不甘落後。直到21世紀,煤炭產業依舊是斯瓦爾巴群島的支柱產業,2007年的收益為20.08億克朗,對比一下旅遊業賺了3.17億克朗,就知道煤炭生意做得有多興旺了。

曾經的煤礦工地

事不宜遲,1910和1912年,挪威、瑞典和俄羅斯開了兩次會來討論管轄權的問題。很快,相似的劇情重演,還沒討論出個結果,一戰爆發了。

戰爭期間挪威保持中立,但提供了商船支援,戰後挪威趕緊以此為籌碼撈一筆,要求得到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來補償自己商船的損失。不給,道義上說不過去,給,那可真是天上掉餡餅砸到挪威腦袋上了。

最終《斯瓦爾巴條約》將該島主權授予挪威,但所有籤約的締約國都可以自由進出該島,享有平等的捕魚、採礦等商業活動權利。這看起來是個公平的解決方案,挪威的要求滿足了,其他國家也不吃虧。

但落到細節上看,這個條約含糊不清,哪些領海算是斯瓦爾巴群島的?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又該怎麼算?這些都沒說清楚,這個誕生於現代國際海洋法之前,含糊不清的條約,是斯瓦爾巴群島爭議的根源。

守著寶藏如履薄冰的挪威

若是摳起字眼來,《斯瓦爾巴條約》說的是將絕對主權完全授予挪威,且並沒說領海以外的海域該怎麼辦。再搬出《現代國際海洋法》,於是挪威覺得斯瓦爾巴群島的大陸架和領海以外兩百海裡,只有自己有權利在這塊地方賺錢,條約賦予各國的商業活動權利只有在島上才算數。

想圈地獨吞?冰島和西班牙首先跳出來抗議,並打算提交國際法院,有的國家威脅要採取「必要措施」來維權。挪威也不敢一意孤行,把嘴仗演變成武鬥,它小心翼翼地建了個漁業保護區,而不是完整的專屬經濟區。

海域劃分

哪怕只是漁業保護區,氣氛都劍拔弩張,1994年,冰島漁船用小型武器抵抗挪威海岸警衛隊,挪威發射了兩輪炮彈然後把船扣了,冰島首相直接把這事告到國際法院。

而戰鬥民族就更狠了,2002年俄羅斯派了北莫爾斯克號驅逐艦去這片海域,俄方官員明確放話:如果挪威海岸警衛隊敢幹預俄羅斯漁船,那就擊沉挪威警衛隊的船。面對這樣的力量展示,挪威外交部慫了,的確沒敢扣俄羅斯漁船。

北莫爾斯克號

北極是俄羅斯人的麥加聖地

爭議的第二個原因,在於俄羅斯的民族觀念。1919年巴黎和會瓜分戰利品時,俄羅斯沒有受到邀請,對於背著它籤的《斯瓦爾巴條約》,俄羅斯本就心懷不滿。

俄羅斯副總理迪米特裡·羅戈津曾經發推特表示:該地區與俄羅斯人的情感緊密相連,北極是俄羅斯人的麥加,挪威人讓他們的遊客坐著雪地摩託來這片土地探索蘇聯遺產。

俄副總理羅戈津

羅戈津的另一個身份是俄羅斯北極委員會主席,他曾在2015年出現在斯瓦爾巴群島,這是俄羅斯的暗示:斯瓦爾巴群島不是挪威的一部分,至少羅戈津可以自由地出現在這裡。事實上,斯瓦爾巴島民有10-20%都是俄羅斯公民。

對俄羅斯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場爭奪資源和利益的鬥爭,更關乎俄羅斯的民族自豪感。蘇聯極其重視北極權益,四大艦隊之首北方艦隊,前身就是北冰洋艦隊,艦隊基地位於科拉半島,大部分都在北極圈內。俄羅斯人戰鬥民族的名聲在外,若是加上民族情緒的共鳴,一旦爆發衝突無異於引爆了一顆炸彈。

看得見吃不著的石油誘惑

原因之三來自於能源的誘惑。2008年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北極圈至少有地球13%的石油儲量和30%的天然氣儲量。近年來,挪威對斯瓦爾巴群島周圍兩百海裡的油氣預估翻了一倍,這意味著這片海域之下埋藏著數十億桶石油,簡直是擺在各國面前的一個聚寶盆啊。

北極石油地圖

但很可惜的是,只有陸地上能夠自由開採,這是斯瓦爾巴條約允許的。大陸架的石油和天然氣,至今也沒有對外開放,石油可比鱈魚貴重多了,除非這片是非之地有了能服眾的主人,不然沒人敢貿然開採,名義上的主人挪威也不敢。

1944年,蘇聯向挪威施壓,要求把斯瓦爾巴群島置於挪威和蘇聯的共同管理之下。挪威又不是傻子,蘇聯一旦名正言順地插手就沒自己什麼事了,經過議會秘密辯論,挪威頂住壓力拒絕了蘇聯的要求。

1985年挪威做出試探,宣布要開闢一個新的石油勘探區,劃的範圍只超出了斯瓦爾巴群島南部界限一點點,就收到了蘇聯的警告和英國的重點關注,最終挪威政府沒有做出任何行動,讓這件事被遺忘。

當本家和對頭利益一致

豐富的油氣資源本來就吸引了眾國家的目光,偏偏斯瓦爾巴群島的戰略意義也很要命,想不招惹是非都難。前文提到俄羅斯的北方艦隊,這是俄羅斯最大一支海軍力量,是俄羅斯「堡壘」防禦體系的主心骨。而斯瓦爾巴群島的鄰居,就是北方艦隊的母港摩爾曼斯克,北方艦隊的戰艦和潛艇要想進入大西洋必須經過斯瓦爾巴群島和格陵蘭島,堵在王牌艦隊家門口了,此地對俄羅斯的軍事意義不言而喻。

黑色箭頭為斯瓦爾巴群島,橙色箭頭為摩

而在北約內部,斯瓦爾巴群島問題簡直是對聯盟凝聚力的重大考驗。冰島、丹麥、西班牙和英國都明確反對挪威對斯瓦爾巴群島周圍海域的管轄權,和俄羅斯一個態度,就連老大美國,雖然表面上支持挪威,但對周圍海域的經濟權利仍持保留意見。

能夠把本家和對頭的利益統一到一條戰線,挪威還真是捧著個燙手山芋。如果俄羅斯打起經濟利益的幌子在斯瓦爾巴群島採取行動,該如何應對,可能會導致北約內部嚴重分裂。

防禦工作任重道遠

法律條文的模稜兩可,俄羅斯人的民族觀念,資源誘惑加上戰略意義,讓斯瓦爾巴群島成為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火藥桶,緊張氛圍很有可能升級成軍事衝突。零和博弈的時代早已過去,侵略不如合作共贏。分歧一時半會兒肯定無法調和,那麼,如何預防潛在的危機呢?

需要提防的頭號餓狼是俄羅斯,俄羅斯在北極毫無顧忌地進行軍事擴張,挪威若要在軍事實力上和俄羅斯平起平坐,不知道要攢多少年的本錢,況且,勢均力敵、針鋒相對也無益於解決爭端,不靠譜。

挪威需要的是一支常年在北極訓練、可以在惡劣氣候中行動、具備兩棲作戰能力、且能針對俄羅斯的「小綠人」(不佩戴任何國籍標識的特種兵)的部隊。這才是確保談判能夠進行的籌碼。

海軍陸戰隊隊員訓練

於是,一支海軍陸戰隊(MRF-E)在挪威建立起來,這支部隊可以說是專門為了北極防務而生,首先要學習大量北極生存的專業知識,一次在北極生活好幾個月,應對極寒天氣已經成了日常生活經驗。

第二,海軍陸戰隊,顧名思義必須是兩棲專家。挪威本身軍事實力不強,但有財大氣粗的美國做後盾,為這支部隊出人又出力。既派遣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加入,又提供兩棲艦艇用於訓練,並且定期輪換,保持刀刃始終鋒利。短板在於破冰能力不足,因為美國的破冰船嚴重短缺。

第三,這支部隊雖然規模不大,只有約700人,但長期和其他夥伴部隊進行多國演習,培養出相當的默契,是一塊哪裡需要哪裡搬的好磚。一旦面臨侵略,海軍陸戰隊會和挪威的北方旅合作,成為北約防禦的前沿梯隊。

儘管有這樣的利器,防禦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俄羅斯是北極理事會的成員,挪威不屬於歐盟,而且和歐盟在斯瓦爾巴群島海域捕魚撈螃蟹的問題上徹底鬧僵了,唯一指望得上的恐怕只有北約了。

2017年五月,北約議會在斯瓦爾巴群島主島開了個研討會,說明北約已經承擔起這一責任,努力解決成員之間關於領海之外的分歧,盟國之間分歧的時間越長,內部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導火索也就更可能被點燃。這個北極的潛在火藥桶,是終將被引爆,還是能夠走向和諧呢?

【作者:竹子】

【編輯:每天一點冷芝士】

相關焦點

  • 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為何允許各國去建科考站?
    巴倫支起的這個名,很符合群島的地理情況,挪威人也就跟著叫了起來。 挪威人自稱是發現者,但歐洲各國卻說你發現的未必就是你的,我們也能去。去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幹啥?撈鯨魚做魚香肉絲、乾鍋魚頭。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國的船隻躥到斯瓦爾巴群島附近海域撈鯨魚,有時也上岸抓熊,各國經常在這裡打架,雞毛亂飛。後來又在這裡發現了煤炭資源,各國又過來一鍬一鍬的挖煤。
  • 斯瓦爾巴群島算不算我國的飛地?我國到底有沒有「飛地」?
    這塊土地就是斯瓦爾巴群島。從地理位置上說,斯瓦爾巴群島距離挪威和俄羅斯更近一些,因此島上活動的人也多以挪威人和俄國人為主,但是兩國都沒有對該島進行過有效的行政管理。當斯瓦爾巴群島被發現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後,美國、英國、法國、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日本和義大利等18個國家紛紛對該島嶼提出主張。
  • 斯瓦爾巴群島:海外一處對中國免籤的島嶼,我國曾在這裡建立站點
    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就是其中之一。也許很多人都沒有聽過斯瓦爾巴群島,可它卻是全球最純淨的人類棲息地,也是人類探索北極的起點。斯瓦爾巴群島坐落於挪威的最北部,這裡終年被冰雪覆蓋,人跡罕至且風景如畫。這樣的一個國家,卻對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兒女實行免籤。
  • ...挪威氣象局26日表示,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25日氣溫...
    【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據德國《焦點》周刊7月26日報導,挪威氣象局26日表示,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25日氣溫達到21.7攝氏度,創下創歷史新高。該地區每年這段時間的氣溫通常在5到8攝氏度之間。
  • 斯瓦爾巴群島:一個禁止出生和死亡的地方,只為不被「汙染」
    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區之一——斯瓦巴爾群島斯瓦巴爾群島又譯為斯瓦巴爾特,或者斯皮次卑爾根群島,意思為冷岸海岸,這裡是挪威最北界國土範圍的屬地,想必很多人都對於這個地方不熟悉。斯瓦巴爾群島雖然條件惡劣,但這裡是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區之一,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大約有3000人,整個斯瓦爾巴群島的面積在6.2萬平方公裡左右,雖然面積不小,但是大多數地區都被冰雪所覆蓋,僅有的綠色植物,是小極地柳和矮樺木。
  • 北極怎麼玩?這一篇或許說清楚了
    北極主要以海洋為主,海洋佔了總面積的60%。這與南極主要以南極大陸為主不同。 北極地區的範圍很廣。通常我們所說的北極地區指的是北極圈(66°34'N)以北的地方。北極圈穿越了8個國家:挪威、冰島、芬蘭、瑞典、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丹麥屬地格陵蘭。抵達這8個國家之一,進入北極圈以北的地方,就算進入了北極地區。
  • 消息:挪威將開放歐洲和斯瓦爾巴群島之間的部分旅行。-FX168財經網
    2020-07-08 18:25:02來源:FX168 消息:挪威將開放歐洲和斯瓦爾巴群島之間的部分旅行
  • 與南極相比,北極有什麼?
    北極圈內大部分區域是冰封的海洋,而陸地部分,則分別屬於加拿大、美國、俄羅斯、芬蘭、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等國的領土。▲ 拉普蘭地區薩勒克國家公園內薄霧籠罩的河流和山峰。中國的北極活動早於南極,但是中國的北極考察卻晚於南極考察。
  • 斯瓦爾巴德群島到底哪裡吸引我們?
    斯瓦爾巴德群島隸屬於挪威,卻又和挪威本土有著自然和政策等多重不同。它位於北極圈以北,東經10°~35°、北緯74°~81°間,在特羅姆瑟以北約930公裡。遠遠超過北極圈的66°34′N,在挪威語中這裡被稱為:寒冷海岸。
  • 野熊爬上俄軍潛艇遭槍擊,專用「熊雷達」可避免悲劇重演,挪威將在...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防務世界」網站報導,從2021年起,挪威將首次在該國朗伊爾城附近的旅遊營地部署由軍事雷達技術研發而來的「熊雷達」(Beardar)朗伊爾城位於挪威北極地區的斯瓦爾巴特群島,曾經是一個煤炭小鎮,現在是挪威著名的旅遊景點,同時該島嶼也是北極的一處戰略要地,其周邊海域是俄羅斯潛艇進出北冰洋的戰略要道。
  • 為什麼北歐三國僅剩挪威還保留北冰洋出海口?
    照理說,這種天寒地凍的地方就算是古人會避而遠之,但工業革命後也該成為各國紛爭之地。須知,北極航線很多情況下比其他航線更短。▲北極巷道圖那為什麼最後只有挪威保住了北冰洋海岸線?二戰後的北極地緣格局中,人們常常談到美蘇(俄)在北極的爭霸,但除此之外其實挪威也是北極地緣格局的第三力量。挪威又是怎麼從一個歐洲北部邊緣國家成為今天北極地緣格局中的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 爭霸北極也有我們一份?俄羅斯認為中國感興趣投資,挪威正在拉攏
    「眾所周知,我們的西方夥伴對俄羅斯在北極地區地位的加強感到極為不滿,這反映在俄羅斯正在制定或已經採用的北極戰略中」,俄羅斯方面稱,例如,挪威外交部最近發布的戰略文件-「挪威在北極表達了對俄羅斯加強該地區的侵略政策,甚至對挪威自身戰略挑戰的擔憂,儘管俄羅斯軍事力量沒有威脅到挪威。」很顯然,俄軍的動態已經讓部分人感到威脅。
  • 西蘭公國和尼馬克共和國,這兩個「私人國家」你知道嗎?
    其中「微型國家」是指國土面積在1萬平方千米以下的國家,其中梵蒂岡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國土總面積僅為0.44平方千米,而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其國土總面積達1709萬平方千米,以上介紹的國家都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國家。
  • Github 將你的代碼打包送到了北極封存千年,網友:這下糗大了,還有...
    既然要保存千年以上,那麼這個地方一定要絕對安全,並且發生重大災難的係數也要極低,最終,GitHub 將代碼保存地點保存在了常年冰封的 Svalbard——斯瓦爾巴群島。這裡氣候極寒,數千隻北極熊與三千人類居民共生。受國際斯瓦爾巴條約的監管,它是地球上最偏遠,也是地緣政治最穩定的人類居住地之一。
  • 北極三島,為什麼讓人魂牽夢縈?
    //斯瓦爾巴:北極熊的家園斯瓦爾巴群島意為「冷岸海岸」,是挪威最北界國土範圍的屬地,土地最遠延伸到北緯81°。這裡常年冰封,幾乎涵蓋了地球所有類型的冰川,但到了夏天,野花也會爭相綻放。國家地理旅行者雜誌曾將斯瓦爾巴評定為一生中必參加的50種旅程之一;《奇遇人生》也形容這裡是寒風凜冽的北極冰川中唯一的樂土。※令人驚喜的是,這還是一個對中國公民免籤的極北之地(不過從挪威飛過去仍需要申根籤)。
  • 你的GitHub代碼已打包運往北極,傳給1000年後人類
    GitHub剛剛公布了一組照片,你的代碼上周已經被打包運往北極保存。只要你2月2日以前貢獻過的開原始碼,現在都已經被埋在北極的冰雪之下,保存一千年。據GitHub官方統計,已經有數百萬的程序為這個北極代碼倉庫(Arctic Code Vault)計劃做出了貢獻。為了表彰這些程式設計師們,GitHub還設計了榮譽徽章。只要滑鼠在開發者主頁資料介紹部分懸停,就能看到有哪些項目被放到了北極。
  • 美過冰島的一個島,不僅能看極光和北極熊,還特別歡迎中國人
    ,因此不能成為人們心目當中"說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這主要是因為斯瓦爾巴群島位於挪威最北部,是一個極度寒冷的地方。,雖說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極地區,但這裡也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距離北極有著1300公裡的距離,不過再往北的話就不會有人居住了。由於斯瓦爾巴群島常年的氣溫比較低,即便是夏季也保持在5攝氏度左右,而冬季則會下降到零下10度左右,因此每當炎熱的夏季來臨,就會有很多遊客來到此處避暑。
  • 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禁止死亡和出生?北極熊數量比人多!
    為了維護公共生活的安全和秩序,我們需要遵守許多禁令,比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等。在挪威的最北端,有一條聽起來匪夷所思的禁令:「禁止出生和死亡」。這個地方叫做朗伊爾城,位於北極地區的斯瓦爾巴群島之上。
  • 愛沙尼亞申請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
    新華社塔林11月30日電(記者郭春菊)愛沙尼亞總統卡柳萊德30日說,該國已於11月9日提交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的申請,愛沙尼亞可通過數位化智能解決方案為北極地區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愛沙尼亞當天在首都塔林舉辦了一場有關愛沙尼亞申請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地位的視頻會議。
  • 北極地區正在部署一支獨特的軍隊,零下50度可以三軍聯合作戰
    「近年來,俄羅斯確實加強了北極的軍事能力,世界上除了俄羅斯,還沒有沒有類似的北極軍事基地,部署機場,部署作戰部隊。可以肯定的是,俄羅斯在北極很快就建立了一個堅固的盾牌。3月18日,北約在挪威的「冷反應」演習將在挪威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