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中印對峙中插手了?美大使已承認,那美究竟幫了印度什麼?

2021-01-20 騰訊網

中印對峙仍在繼續,這件事情是發生在中印邊境,不過美國卻插了進來。就在中印雙方軍隊都在為了應對寒冬而做準備時,美國一軍隊卻宣布,他們將部署到喜馬拉雅山脈。給出的理由是他們想要讓他們的軍隊提前適應在寒冷的環境作戰。

當時這一消息一經傳出,就不由得讓人懷疑美國究竟是什麼打算。畢竟中印軍隊正在該地區進行緊張對峙,而美國卻在如此敏感的時期宣布他們要將軍隊部署到喜馬拉雅山脈。美國這一行為不由得讓人懷疑,美國是否打算插手中印的邊境問題。

為這一疑問在近日得到了解答。據美國《外交學者》報導,美國駐印度大使明確表示,美國確實參與了印度與中國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對峙。那麼在這麼長的對峙期間,美國究竟幫了印度軍隊什麼呢?

據稱這位美國駐印度大使肯尼思·賈斯特即將離任,而在近日舉行的一個線上活動,該大使發表講話時表示,明確的說,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像美國一樣,為印度人和印度的國家安全做出過如此大的貢獻。

賈斯特表示,由於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對峙似乎還將繼續,因此美國與印度之間的秘密協調將非常重要。當有人問到他所謂的「秘密協調」的細節時,他卻拒絕回答。該文章稱,其實美國在中國與印度對峙期間為印度提供重要情報支撐的事情,在印度的戰略圈子中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只不過賈斯特此次是首次公開正證實了這一消息。

雖然賈斯特拒絕提供具體的信息,但是我們需要關注到印度已經與美國籤署了四份軍事合作協議了。最早的一份是在2002年籤署的《一般軍事信息安全協議》,這份協議允許美國的政府與公司可以直接與印度的政府和國防公共部門和企業等共享機密信息,只不過不能與印度私營企業共享。這也就間接證明了上文所說美國為印度軍隊提供信息的消息。

隨後在2016年,兩國又籤訂了《後勤交流協定備忘錄》。這項協議其實是一份後勤協議,也就是說美國和印度可以使用彼此的軍事設施。只不過它不是強制性的,也就是說雙方還是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協商。這項協議的籤訂也就意味著,美國很可能為印度提供了補給物資等。

之後在2018年和2020年,兩國先後籤署了《通信兼容性安全協議》和《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這兩份協議一份使印度可以獲得美國製造的先進國防系統,林一份則允許印度與美國交換雙方的地理空間情報。也就是說美國可以將他們收集的敏感數據與印度共享,幫助印度提高武器命中率。

這四份協議的籤署可以說完全打開了美國與印度的軍事情報合作的大門。美國很可能會通過他們的衛搜集我軍部署情況,比如前段時間爆出的停在我國邊境機場的轟-6等衛星圖片,還有通過衛星描繪三維數字地圖等。只不過相信我軍一定會對美印之間的軍情合作有所準備,虛虛實實,誰有知道美國提供給印度的情報究竟是不是真實的呢?

相關焦點

  • 美大使承認美國參與了印度與中國的對峙,它究竟幫了印度些什麼?
    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月6日報導,美國駐印度大使確認美國參與了印度與中國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對峙。[即將離任的美國駐印度大使肯尼思·賈斯特]即將離任的美國駐印度大使肯尼思·賈斯特(Kenneth Juster)在1月5日舉行的一個線上活動發表講話時說:「簡單地說,沒有其他國家為印度人和印度的安全做出過如此大的貢獻。」
  • 白宮果然插手中印邊境,美大使親自證實:「緊密合作」對抗解放軍
    文/南風 中印邊境爆發衝突之後,美國一直暗中幫助印度,隨著對峙持續交惡,美國才終於不再藏著掖著,首次公開證實,在這期間曾插手中印邊境的事情,和印度在應對實控線的局勢上,進行了「緊密的合作」,藉此對抗中國解放軍。
  • 美國又玩「反華遊戲」?美駐印大使臨別「贈言」證實「邊境合作...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印度有可能長期面臨中國在邊境地區『咄咄逼人』的活動,而我們(美印)之間的緊密協調一直非常重要」。當地時間5日,即將離任的美國駐印度大使肯尼思·賈斯特公開發表這一言論。《印度教徒報》6日解讀稱,這是美國官員首次公開承認美印圍繞中印邊境對峙存在合作。
  • 美國提供支持,印軍準備增兵中印邊境,中國警告:反對第三方幹預
    印度一邊打著和談的幌子,一邊又增兵,其所謂的通過和平方式解決邊境爭端,完全是一種說辭,毫無誠意。相比之前幾次中印對峙,在此次軍事衝突中,莫迪表現得極為強硬。
  • 衛星照片曝光中印邊境帳篷對峙,印度簡易公路已經修到了實控線
    由於歷史遺留的複雜敏感問題,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1962年的邊境衝突也是在這兩段地區展開。近期,中印邊境西段先後發生了一系列的對峙事件,尤其是在加勒萬河谷和班公湖地區的對峙,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我們先來看看這次衝突的過程。
  • 中印衝突又起,印度在搞什麼名堂?
    顯然,莫迪受到了國內反華輿論的壓力,也由此可以預料印度的反華輿論將更加囂張。人們注意到,莫迪本月初與美國總統川普通了電話。美方沒有透露美印首腦的談話內容,但新德裡卻故意透露了通話內容,顯然不無挾美自重的意味。
  • 中印邊境對峙今日或現重大轉機!兩軍代表將舉行中將級別高級會談
    雙方上月再次出現對峙後,據印媒報導,雙方都增派了部隊,特別是典角、加勒萬河谷、鬥拉特別奧裡地以及班公錯湖地區。有西方媒體報導稱,在海拔超過4000米的荒涼高原上,雙方對峙的部隊總數已超過萬人。美媒5月27日引述一位匿名印度政府官員的話稱,此次對峙的起因是印度在加勒萬河谷進行的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一條公路和一座橋梁。
  • ​終於美國承認了,插手中印邊境!
    而近日,美國的駐印度外交官突然站出來把美國參與中印邊境問題的事實直接挑明了。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月6日報導,美國駐印度大使確認美國參與了印度與中國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對峙。即將離任的美國駐印度大使肯尼思·賈斯特在1月5日舉行的一個線上活動發表講話時說:「簡單地說,沒有其他國家為印度人和印度的安全做出過如此大的貢獻。」
  • 中印緊張對峙之際,中國神秘部隊部署巴基斯坦,印媒:或發生大事
    按照慣例,美國國防部在本月2號向國會提交了今年的《中國軍力報告》,相比於往年,2020版《中國軍力報告》變得更厚了,足足有200多頁。在報告中,美國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宣稱解放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美國。而就在最近,印度媒體又披露了報告中的一些細節。
  • 中印對峙持續之際,瑞典也來幫印度出力,將提供全部戰機生產技術
    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10月14日報導,在中印兩軍在邊境地區持續對峙之際,北歐國家瑞典也來幫印度"出力"。據悉,瑞典薩博公司競標印度戰機項目負責人馬茨·帕爾姆伯格表示,將向印度提供全部戰機的生產技術,以便能夠讓印度獲得本土製造能力,實現自力更生,滿足未來的戰機需求。
  • 印度外長暗示中印邊境對峙談判可能需數年,稱「有些複雜問題需要...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金珊月】「第八輪中印軍長級會談尚無突破,新一輪會談時間遙遙無期,約5萬名印度士兵駐守在與中國對峙的邊界實控線沿線,而那裡冬天的極寒、強風、缺氧的氣候條件對每名士兵都是考驗」,《印度快報》3日在一篇報導中如此形容「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對峙現狀。
  • 印度配合美國打「臺灣牌」?印太與亞太戰略合流
    中印在加勒萬河谷的衝突,剛在邊境摁下葫蘆,新德裡那邊又起了瓢。印度媒體《星期日快報》最新有一則獨家報導,說印度外交部選派對美重要官員、美洲司司長達斯(Gourangalal Das)出任印度臺北協會會長,任命案很快就會公布。
  • 中印邊境罕現「偃月刀」、「狼牙棒」,中印對峙,冷兵器發揮大作用
    美媒9日報導稱中方在與印度對峙中可能會用到中世紀的冷兵器來與印度作戰,並配圖稱中國士兵穿著現代的防彈衣和頭盔但手中卻拿著頂部帶有彎曲刀片的木棍。隨後美媒推測中方將打算用這些武器來對付印度士兵。
  • 對峙還在繼續,中印關係如何重歸理性?印度專家這樣說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大國軍隊之間的對峙,讓雙邊關係變得異常緊張。2019年,一名印度士兵在中印邊界西段拉達克地區巡邏。1962年的中印邊界戰爭(對印自衛反擊戰)發生以來,中印兩國對實控線一直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而對於兩國之間長達2000多公裡的邊界線,更是存在分歧。
  • 中印化解一場「洞朗式對峙」?外交部:中方不承認所謂的「阿邦」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易簡】「印中避免另一場洞朗式對峙。」9日,多家印度媒體報導稱,三天前,印中在「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舉行邊境人員會晤,雙方同意解決去年底在這一地區發生的邊境糾紛。印媒此前援引「阿邦」消息人士的話稱,去年12月28日前後,「阿邦」上桑朗地區的印度村民發現中方修路隊帶著推土機「入侵印方領土」。
  • 印度防長畫大餅,打包票說預算不夠,不影響在中印對峙中獲得成功
    中印邊境對峙局面,從形成至今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為了不在對峙局面中被比下去,印度軍方調整了國內很多軍隊部署,甚至國防項目的推進。無論是從印度軍官的表態,還是印度國防部的發言,都在給外界傳達一個信息:這次的印度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和中國"死磕到底",甚至影響到國防項目的推進也在所不惜。從印度近些年的國防預算中可以得知,印度為了增強軍事力量,在買裝備或者是"組裝"裝備上,投入力度非常大方。
  • 推特改名的臺「駐美代表」深夜發文承認,「駐美大使」不是美國官方...
    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據臺媒9月20日報導,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最近在推特的簡介上改為「臺灣駐美大使」(「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引發關注,連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都被媒體問到此事。臺當局在非「友邦」的駐外機構,通常以「代表處」或「辦事處」等命名,蕭美琴推特改名也被綠媒炒作為「臺灣『外交』的又一突破」。
  • 歷史上中印洞朗對峙:為何中印雙方士兵怒目而視但槍口向下?
    但如果這場對峙最後真的演變成一場事實上的戰爭,我們的「家底」都有什麼?作為印度軍隊的「老朋友」,1952年組建的西藏軍區無疑是中印邊境防務的「直接責任人」,負責中印邊境東段的防務。戰時,西藏軍區是當之無愧的前沿指揮所和後勤「大管家」,能夠指揮並管理一個甚至多個合成化戰役軍團。
  • 中印關係的敏感時刻,美國妄想橫插一腳,莫迪這次會上當嗎?
    距離我國與印度軍方在邊境發生衝突已經過去近10天的時間,印度方面主動的非法越線已經引起了我國內的強烈不滿。自雙邊協議籤訂以來,中印一直都保持著和平友好的模式,此次印度的「出爾反爾」著實讓我們對他感到非常的失望,且對之後與印度交往的誠信感到質疑。
  • 印媒:印度宣布退出多國聯合軍演,美網友評論:像個孩子
    印度近幾年來為了展示其軍事實力,一直不斷參加與美國俄羅斯等國軍演,而根據《印度快報》8月30日報導,印度國防部表示即將退出俄羅斯舉行的「高加索-2020」聯合軍事演習,給出的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一系列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