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亮。
一部以人類文明為基礎描繪動物世界的動漫作品。
從第一集播出後,就以驚人的表現吸引無數人的目光,順利成為今年十月的最強黑馬。
殘忍的肉食動物和溫順的草食動物,以某種法規的制約看似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熟悉且有趣的故事架構。
三年前,迪士尼用一部《瘋狂動物城》交出了一份老少皆宜的經典成績單。
沒想到。
如今,那一層裹著精美童話的外衣。
還是被毫不客氣地撕了下來。
《動物狂想曲》
BEASTARS
相較於動漫。
漫畫在很早之前就擁有了一部分忠實的粉絲。
有趣的設定,大膽的故事,當聽到漫改的消息時,第一反應是擔心。
擔心如此暗黑尺度的內容能不能自由表達,擔心糟糕的動畫製作毀了這樣一部優秀屢獲大獎的漫畫作品。
第一話。
開場便是先聲奪人。
精緻的光影設計、出色的氣氛營造、恰到好處的配樂。
超高的人氣伴隨著一致的好評。
故事發生在一所動物寄宿學校。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食肉的習慣逐漸被淘汰。
數量佔多數的草食動物為了能與肉食動物和平相處,定下法律規定——
吃肉是重罪。
很快,平衡被突然打破。
一宗校園兇殺案。
死者是戲劇社的山羊成員提姆。
昨天還在一起排練的朋友,第二天就變成了同學嘴裡的食物。
相互猜忌的種子不知不覺中悄然埋下。
何時生根發芽?
變成了一顆看不見秒表的定時炸彈。
和《瘋狂動物城》一樣,為了讓這個成人化的動物世界有別於兒時愛聽的童話故事,《動物狂想曲》做了一個有趣的設定。
反差化。
既原本那些在特定動物身上存在的特定標籤被打破。
兔子不一定安逸膽小。
狐狸不一定狡猾腹黑。
當然,大灰狼也未必是兇惡殘忍的。
雷格西。
作為整個故事的主角,就是這樣一頭行為舉止非常特殊的狼。
他有著肉食動物強壯的體魄和鋒利的爪子,內心卻無比的善良和溫柔,以至於在別人眼中他看起來非常的膽小害羞。
在戲劇社,他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燈光師,沒什麼存在感。
沒想到,隨著朋友(提姆)悲劇的發生,逐漸成為各方勢力互相交往,衝突的對象。
關係。
在整部番中,有著明確的界限。
相同物種之間的關係、食草與食草之間的關係、食肉與食肉之間的關係以及食草與食肉之間的關係。
每一種都不簡單。
體型的差別。
小型的動物需要靠牆行走,避免被大型動物誤傷。
性格的不同。
同樣的一個事件,溫順的草食動物可能不以為然,暴躁的肉食動物卻立馬生氣,矛盾也許一觸即發。
外貌上,更有差距。
萌萌的兔子,天生就擁有可愛的致命吸引力。
雄性的世界裡,她可能是迷人的餌料。
可回到雌性的圈子中,又成了不斷面臨欺凌的弱者。
被孤立,被嫉妒。
越是如此,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她,越是需要利用自己的優勢換取一份微弱的安全。
其實,這也是《動物狂想曲》最吸引我的地方。
它先是努力創造一個看起來平靜無害的烏託邦世界,緊接著又從各種各樣的角度質疑它存在的合理性。
第一集提姆被殺害的新聞登在報紙上的時候,有人提到一嘴:
「偏偏是戲劇社的成員被食殺,明明是肉食和草食和諧相處的社團典範。」
為什么正好選擇了戲劇社?
實際上,作者用之後幾集的劇情暗中給出了解釋。
關鍵詞有兩個——
舞臺和表演。
好的劇本總是角色各異。
有主角,有配角,有英雄,有反派。
誰來演,就是第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故事中的戲劇社,最有人氣的演員是路易。
他在舞臺上永遠是主角,飾演一個勇敢正義,拯救弱小的大英雄。
反派是誰?
比爾。
一隻性格圓滑,滿臉微笑,但內心爭強好勝,渴望嶄露頭角的老虎。
狼虎鹿。
三種性格各異的動物,由於一場表演硬生生卷到一起,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第一遍看的時候,我只是把他們當做普通的社團成員。
到了第二遍,已經分不清哪裡是舞臺,哪裡是現實,什麼時候在表演,什麼時候又只是本能。
路易是一頭鹿,在舞臺上收穫大量的人氣,但他並不滿足,渴望在現實中獲得同樣的威信和地位。
排練的時候,由於保護組員,摔下臺去,腿上受了重傷。
他不願意放棄,只要還有一絲機會,都要在舞臺上成為焦點。
比爾也想成為主角。
第一天,路易帶傷演出,勉強謝幕。
第二天,腿部骨折,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大明星,比爾知道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很聰明,先是冷靜地敘述路易病情的嚴重性,然後以關心的口吻建議他明天不要繼續演出。
看似不對場合的發言,沒想到正好擊中高傲,自負的路易,他最討厭的事情就是別人可憐他,無論是出於真心還是佯裝作態。
這裡的鏡頭切換很有意思。
上一秒,比爾還是一臉不敢相信的震驚臉,下一秒就變成了場上無比熟練的排練身影:
「你還在擔心嗎,部長,我早就把臺詞和動作記住了。」
很明顯,他早就設想過自己成為主角的樣子,在心裡排練了無數遍。
和他對比,反而是臨時頂替反派位置的雷格西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哪怕只是演一個可有可無的小配角。
他的身上有路易無比羨慕的力量和本領。
但由於現實生活中的規則法律,讓他不再像一頭正常的大灰狼。
又一個值得玩味的詞——
正常。
雷格西是一頭正常的狼嗎?
在《動物狂想曲》的世界裡,他理應是正常的。
聽話,溫柔,從來不會傷害別人,即使被找麻煩,也是想盡辦法故意輸給對手。
結果,食草的動物依舊害怕他,食肉的動物又覺得他太懦弱,哪邊都沒討到好。
正常變成了不正常,而違反規則不正常卻是大家心中默認的正常。
因此,到底是這些動物不正常,還是這個世界特殊的法則不正常。
典型的反烏託邦作品。
表演之前,有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為了能有更好的發揮,比爾從朋友那兒弄來了一瓶動物的鮮血,類似於興奮劑。
雷格西看不順眼,在舞臺上和比爾發生了爭執。
原本的表演變成了兩個肉食動物之間真刀真槍的血肉互搏,被壓抑的天性,那一瞬間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臺下的觀眾先是驚訝,最後在一片茫然中鼓起了掌。
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在路易的挽救下變成了眾人交口稱讚的完美演出。
此時的舞臺就像是學校的縮影。
而學校,又何嘗不是社會中僅存的天真舞臺。
這裡的宿舍,可以貼上「肉食動物禁止入內」的標語。
這裡的食堂,擁有精心準備替代肉食的牛奶和麵包。
到了外面的世界,又會是怎樣的一番風景?
不敢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