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抗疫取得的顯著成效到一項項科技創新,全球各界正在不斷了解中國,並點讚中國成就。即日起,我們開設「外國網友點讚中國」系列報導,對話在YouTube、Twitter、Quora、Facebook等海外平臺上分享中國見聞並獲得高贊的網友。第六篇,我們對話曾在中國當志願者的日本護士巖崎春香,在疫情期間,她手繪中文防疫漫畫《香香日記》,受到大量網友關注。現在,春香已經回到日本,但她與中國的故事還在延續。
    「中國是一個你越了解越覺得有意思的國家。」12月17日,身在日本神奈川縣橫濱的日本女護士巖崎春香向南都記者表示。
    今年3月,在中國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巖崎春香在日本家中手繪中文防疫漫畫聲援中國,並錄製加油視頻,發布在Instagram、Twitter和微博上,為在武漢前線的醫護人員打氣,感動不少網友。因她的漫畫常以頭戴護士帽的旅日大熊貓「香香」為主人公原型,她在中國的朋友們也親切地稱呼她為「香香」。
    今年33歲的巖崎春香來自日本,從2018年夏天到2020年初,她以「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志願者的身份來到中國,成為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國際部的一名護士,2020年1月,春香因為疫情提前回到日本,隨後她以漫畫形式寫下《香香日記》,記錄她在中國兩年來的生活點滴和感受。
    12月17日,南都記者對話身在日本的巖崎春香。她表示,醫療工作沒有國界之分,作為醫療工作者,她希望起到跨越國界的橋梁作用。她還笑言,「東京有中國熊貓『香香』,北京有日本志願者『香香』,我們都是中日友好關係的見證者。」
    
    巖崎春香。
    
    「北京就是我在中國的家」
    南都:來中國之前,你對中國的印象是怎樣的?你為什麼想來中國當志願者護士?
    巖崎春香:在日本,我們了解中國的渠道其實比較少。我在日本原來工作的診所認識了一位來自中國的同事,她常常向我介紹中國。我在與她的接觸中學會了一些中文,但總體來說,在我去中國之前,我對中國不甚了解。
    2016年,因為工作的需要,我被派往北京參加一場為期兩周的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這讓我對中國這個鄰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國和日本是鄰居,彼此在地理位置上如此靠近,但作為日本人,我卻不太知道真實的中國是怎麼樣的,我覺得我應該親自去了解中國。2018年,我便加入了「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以志願者的身份來到中國,成為中日友好醫院的一名護士。
    南都:在中國當志願者護士,你的主要工作是什麼?有哪些讓你難忘的經歷和感受?
    巖崎春香:因為我沒有中國的護士證,所以沒有辦法做採血等工作。我一般負責陪同沒有翻譯人員在身邊的日本人去看醫生、做檢查。一些剛剛來到中國的外國患者不了解治療流程,會產生一些困惑,我作為在中國的醫院工作了一段時間的外國人,既能理解外國患者,又清楚醫院的流程和規章制度,可以起到「橋梁」作用。
    我在兩年的志願工作中,認識了很多中國的同事,他們都很熱情、健談,也很關心我。一開始我不太懂中文,同事們會用英文和我溝通,後來我的中文越來越好,漸漸可以用中文來溝通。工作之餘,我們常聚在一起吃飯、聊天,這讓我對中國的人和事物慢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今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前,還有來自湖南的同事,邀請我到她的家裡共度春節,雖然最終沒能成行,但他們一直讓我感到非常溫暖。
    南都:在中國的兩年裡,你還去過哪些城市?
    巖崎春香:我基本生活在北京,放假的時候我和朋友們一起去了很多城市,比如哈爾濱、南京、上海以及雲南的一些城市。
    對我來說,我最喜歡還是北京。北京的人都很熱情,我在北京交了很多朋友,去別的城市是旅遊,但北京就像我在中國的家一樣。
    「中國網友的留言讓我很感動」
    南都:你回到日本後手繪了很多中文防疫漫畫,感動了不少網友,當初為什麼想到以這種形式為中國加油?
    巖崎春香: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的原因,我被安排提前結束了志願者工作,回到日本,但我持續通過CCTV(中國中央電視臺)了解中國疫情的最新動態。第一次在新聞裡看到趕赴武漢的醫護人員時,我是哭著看完的。當時武漢的情況很嚴重,我本身也是醫療工作者,我知道他們面對怎樣的危險,但還是有那麼多醫護人員願意堅守在抗疫一線。
    而我在中日友好醫院認識的很多醫護同事,都加入了赴武漢抗疫的前線。我用中文給他們發信息說,「請你們好好保重,一定要平安歸來」,隨後我收到了同事用日語回復的「加油」,這讓我在為他們擔心的同時也深受鼓舞。
    我在想,我不能直接去武漢參與醫療工作,與我的同事並肩作戰,但作為醫護人員,我可以做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其實在疫情之前,我就曾用漫畫《香香日記》來記錄我在中國與同事們工作的日常,所以我想到了也用我擅長的漫畫,讓中國民眾更加清楚地了解怎樣保護好自己。因此,1月26日之後,我畫了很多中文防疫漫畫,比如怎樣正確地洗手、戴口罩。
    
    南都:你的漫畫主角是一隻戴著護士帽的熊貓,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巖崎春香: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裡,有一隻叫「香香」的熊貓,那是中國送給日本的禮物。而因為我的名字裡有一個「香」,平時北京的同事們也會叫我「香香」。我用熊貓護士「香香」作為漫畫的主角,是想告訴讀者們,不論是在東京的中國熊貓「香香」,還是在北京的日本護士我本人,都是中日友好關係的見證者。
    南都:你的漫畫受到了很多中國讀者的喜愛。
    巖崎春香:我當時把漫畫同時發布在Instagram、Twitter和微博上。其中,在微博和朋友圈,我收到了很多令人感到溫暖的留言,許多陌生網友告訴我,這隻熊貓特別可愛,還有很多網友說謝謝我畫漫畫,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其實看到這些留言,也讓我非常感動。
    我是一名醫療工作者,醫療工作沒有國家與民族之分,疫情也不是某個國家的問題,而是關乎所有人的事情,我只是想做好一個醫療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
    
    「讓日本人了解真實的中國,對中日友好很重要」
    南都:你如何評價中國抗疫工作?
    巖崎春香:我覺得中國政府做得很好,中國的醫護人員都很努力,最重要的還是中國人都很團結,他們的自我防護意識很強。新冠疫情正好是在中國春節前夕暴發的,雖然春節是中國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但是中國人都知道要戴口罩和減少外出,知道這不僅是在保護自己,也在保護他人。正是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現在中國的疫情才能被控制得這麼好。
    南都:近期你的作文《加油》在徵文大賽中獲獎,文中講述的是什麼內容?
    巖崎春香:《加油》這篇文章記錄了從1月23日武漢封城開始到1月29日我離開北京回國這段時間我所看到的中國,這篇文章的命名,正是來自我之前提到的中日友好醫院的同事趕赴武漢抗疫時給我的回覆。
    我知道目前在日本仍有一些人對中國了解甚少,甚至有一些誤解和偏見。我自己親身去到中國後也發現,實際情況與我想像中的不一樣。中國人非常熱情,中國是一個你越去了解,越覺得有意思的國家。我想把我看到的中國告訴大家,讓更多的日本人了解真實的中國,哪怕只是一點點,這對於中日友好來說,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南都:回到日本後你也到了抗疫一線?
    巖崎春香:是的。中國醫護人員的舉動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所以當疫情在日本暴發後,我毫不猶豫地投入到了抗疫一線工作當中幫助患者,履行我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的職責。今年4月到6月,我先是在我的家鄉橫濱一個新冠病毒感染輕症患者的隔離點工作了一段時間。7月到11月底,我又在成田機場檢疫所擔任臨時檢疫員。
    
    南都:疫情結束之後,你會計劃再來中國嗎?
    巖崎春香:世界性的疫情結束後,我一定會再去中國的,我還想去很多中國的城市探訪。我現在特別想去武漢吃熱乾麵。但目前還是在特殊時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持、鼓勵是特別重要的,希望我們能一起加油,共渡難關。
    採寫:實習生 翁安琪 南都記者 餘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