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CSO)於12月3日至5日舉行了精彩盛大的音樂會,以慶祝新音樂廳的落成。該交響樂團擁有近兩百年歷史,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之一,期待新的CSO音樂廳能夠為歷史厚重的土耳其文藝界注入新的活力。
土耳其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國家,縱貫旗璀璨的歷史,無論是獨特的城市景觀、充滿活力的創作氛圍,還是連接兩大洲的地理樞紐作用,都在世界文化的版圖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而在這眾多藝術印記中,創立於1826年的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至今仍然閃耀著活力的光芒。12月3日,該交響樂團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迎來一座全新的專屬音樂廳,土耳其共和國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 an)和土耳其文化旅遊部部長穆罕默德·努裡·埃爾索伊(Mehmet Nuri Ersoy)出席了盛大的開幕儀式。
(土耳其共和國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土耳其文化旅遊部部長穆罕默德·努裡·埃爾索伊)
開幕式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塞米坎·德利曼(Cemi'i Can Deliorman)指導,參演藝術家包括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安吉拉·戈爾基(Angela Gheorghiu)、鋼琴大師伊迪爾·比雷特( dil Biret),以及世界著名鋼琴二重奏姐妹古爾(Güher)和蘇赫·佩基內爾(Süher Pekinel)。
(著名指揮家塞米坎·德利曼)
(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安吉拉·戈爾基)
(世界著名鋼琴二重奏姐妹古爾和蘇赫·佩基內爾)
新音樂廳由建築師塞姆拉(Semra)奧茲坎·維吾爾( zcan Uygur)設計,室內面積為62,547平方米。除了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外,它還將容納安卡拉多聲部合唱團(Ankara State Polyphonic Choir)、安卡拉突厥世界音樂團(Ankara Turkic World Music Ensemble)、安卡拉土耳其民樂合唱團(Ankara State Turkish Folk Music Choir)、安卡拉土耳其古典音樂合唱團(Ankara State Classical Turkish Music Choir)和國家民間舞蹈團(State Folk Dances Ensemble)。整個建築內部有著豐富的表演空間,包括一個2,023座的大型音樂廳、一個500座的小型音樂廳、一個可容納1萬名觀眾的露天場地,以及一座博物館,負責介紹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的發展歷史。
(CSO音樂廳外觀)
CSO音樂廳是土耳其第一座專為交響樂團而設計的建築,但這樣一座藝術殿堂絕不會囿於國界,而將向世界人民敞開懷抱,在國際範圍內呈現豐富的文化和藝術表演,打造成為全球著名的城市音樂中心。CSO的開幕承載著美好的藝術願景,同時也落實了安全的防疫措施,所有活動均嚴格遵守社交距離。眾多國際嘉賓和土耳其名流出席了開幕儀式,其中也不乏知名藝術家和專業記者,作為土耳其文化旅遊部的特邀嘉賓,受邀出席。
該音樂廳作為新興的文化藝術中心,內設多個專業場地,包括專供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的大禮堂(Great Hall),功能豐富的藍廳(Blue Hall),以及充滿歷史氣息的CSO廳(CSO Hall)。全年呈現各式的精彩演出,從古典音樂到傳統音樂、從世界音樂到流行音樂等,以高水準的演出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藝術愛好者。
搬入新居的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
總統府交響樂團作為土耳其音樂界的一顆明珠,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譽。樂團歷史悠久,最早創立於1826年奧斯曼帝國蘇丹馬赫穆特二世統治期間,時任統治者以Müzika- Hümayun為名建立了一個西式樂團;直至1924年,應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的要求,該樂團遷往安卡拉,並於1932年改名為總統愛樂樂團,隸屬於教育部;然後直到1957年,該樂團才正式隸屬於土耳其文化旅遊部,並定名為總統府交響樂團。
永恆不朽的建築設計:
CSO音樂廳是繼2017年建成的德國漢堡易北愛音樂廳(Elbphilharmonie)之後,第一個開放的世界級音樂廳,其建築設計、藝術表達和社會效應將為世界音樂大家庭注入全新的活力。CSO音樂廳的建築風格並非追求一時的潮流,而是以穩定的設計語言表達一種不會隨時間磨滅的雋永氣質。建築兩側呈現為兩個不透明的玻璃球體,中間為一個三角形的玻璃塔,並有水體環繞,具有標誌性的魅力和永不過時的簡約。
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的全新標誌:
新的樂團標誌設計強調流動、和諧、技巧和紀律等概念,以強烈的色彩搭配和充實的字體排布,來表現樂團的歷史使命與未來願景的碰撞融合。該標誌以鼓琴的琴身為主體,搭配以銅或青銅黃的主色調以及其他鮮明的輔助色,再配上富有未來感的Futura字體,充分展現了古典與現代融合的氣質。
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的發展歷史:
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的發展根植於近200年的悠久歷史中,其藝術生命有著高度的延續性,至今未曾中斷。早期,樂團被命名為"Muz ka-i Hümayun",樂團指揮由從奧匈帝國皇宮應邀來到伊斯坦堡的朱塞佩·多尼採蒂(Giuseppe Donizetti)擔任。在當時,西式的多聲部交響樂文化很快得到了接納,並逐漸形成了制度化的樂團。
1924年4月27日,由於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的命令,樂團遷往首都安卡拉。此時,樂團以全新的藝術面貌,成為了一個專注提高人民文化藝術水平的先鋒機構。隨後,阿塔圖爾克將其改名為總統愛樂樂團,該樂團也成為了土耳其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業音樂機構。
1934年至1935年間,艾哈邁德·阿德南·薩伊貢(Ahmed Adnan Saygun)和著名德國作曲家保羅·辛德米斯(Paul Hindemith)先後接到委任,為樂團制定發展方案。在此期間,在保羅·辛德米斯的建議下,德國指揮家恩斯特·普雷託裡烏斯(Dr. Ernst Praetorius)被任命為樂團的常任指揮。普拉託裡烏斯去世後,哈桑·費裡特·阿爾納爾(Hasan Ferit Alnar)於1946年被任命為樂團的首席指揮。此後,樂團在許多著名指揮家的帶領下,迎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瞬間,其中不乏哥特霍爾·埃弗拉伊姆·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等歷史上著名的音樂大師。
1957年後,才正式以總統府交響樂團的名義走上國際舞臺,主要在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法國、瑞士、瑞典、挪威和芬蘭等國家進行巡迴演出,舉辦了無數高水準的音樂盛會,向樂團領袖和世界人民展示了土耳其的文化魅力和藝術造詣。
土耳其總統府交響樂團曾與許多知名指揮家合作,如路易斯·弗萊瑪、盧卡斯·福斯、瓦爾特斯·蘇斯金德、吉裡·貝洛哈維克、亞倫·科普蘭、讓·佩裡松、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吉爾伯特·瓦爾加、克裡斯蒂安·亞爾維、阿納託爾·菲斯特拉裡、赫爾曼·謝爾亨等。
另外,許多國際著名音樂藝術家也都參與過總統府交響樂團的表演。如安德烈·納瓦拉、葉胡迪·梅努欣、威廉·坎普夫、華金·羅德裡戈、阿爾布裡希特·邁耶、讓-皮埃爾·蘭帕爾、伊戈爾·奧斯特拉克、列昂尼德·科根、拉斐爾·沃爾菲什、哈蓋·沙哈姆、特魯爾斯·莫爾克、維克託·皮卡贊、朱利安·拉克林、保羅·託特列、皮埃爾·福涅爾、莎拉·張等。還包括亞歷山大·魯丁、馬克西姆·文杰羅夫、瓦迪姆·列賓等國際著名獨奏家,以及安吉拉·格奧爾基、何塞·卡雷拉斯等客座嘉賓。
土耳其本土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音樂藝術家,如蘇娜·坎、阿伊拉·埃杜蘭、阿伊謝居爾·薩利卡、伊迪爾·比雷特、居萊·烏古拉塔、居爾辛·奧奈、維爾達·埃爾曼和胡賽因·塞梅特等,他們都曾擔任過樂團的常任獨奏藝術家。另外,一些與樂團有過短期合作的的土耳其演奏家也都赫赫有名,如阿伊漢·巴蘭、魯森·居內什、居爾森·塔圖、居赫爾·居赫爾·佩金爾、費爾漢·費爾贊·厄德爾、法澤爾·薩伊、穆希廷·杜魯奧盧等。
歷史上,擔任過樂團常任指揮的土耳其指揮家有希克邁特·西姆謝克(1959年委任,下同)、古雷爾·阿伊卡爾(1988)、倫吉姆·戈克門(2007)、埃羅爾·埃丁奇(2011)、塞爾曼·阿達(2014)、倫吉姆-戈克門(2015)。最新2020-2021音樂季起,樂團的常任指揮由坎·德利奧曼擔任。
總統府交響樂團音樂廳的歷史:
總統府交響樂團音樂廳(Presidential Symphony Orchestra Concert Hall)同樣位於首都安卡拉,廳內共計800座,曾經的總統府交響樂團就在這裡進行演出和排練。該音樂廳建築位於安卡拉烏魯斯區(Ulus)歷史悠久的塔拉特帕薩大道(Talatpa a Boulevard)上,在1958年建造之初是作為展覽館來使用,在1961年被重新分配給了樂團,並於次年由建築師厄圖魯厄·奧扎克德米爾(Ertu rul zakdemir)和費裡登·赫爾瓦奇(Feridun Helvac o lu)改造成為音樂廳。建築體外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大面積使用了灰色、紅色、象牙色的石灰塗料,與同時期的安卡拉歌劇院(Ankara Opera Stage)很相似。
1992年,音樂廳建築的翻新項目提上日程,並舉辦了題為「總統府交響樂團和合唱團音樂廳」的建築競標大賽。競賽評委會在46個申請項目中,將烏伊古爾建築公司(Uygur Architecture)的項目評為第一名,並依據該項目對音樂廳進行了翻新。音樂廳的上層門廳和單層地下室,均在上世紀90年代修葺翻新。大樓主體在2001年開始著手改造,於2008-2009年的演唱會音樂季完成改善工程,並重新開放。隨著改善工程的有序進行,除藝人後臺外,所有場館都進行了翻新;大廳經過了聲學改造,其音質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此外,在建築的門廳裡,還有雕塑家託爾加·克納爾(Tolga K nal )籤名的浮雕,名為阿塔蒂爾克(Atatürk);以及在前花園裡,還有名為「音符飛舞」(Flying Notes)的藝術雕塑。
值得一提的是,總統府交響樂團音樂廳的管風琴由商人埃德蒙·吉勞德(Edmond Giraud)於1965年所捐贈,是一架歷史悠久的教堂管風琴。該管風琴共有5千根音管,上世紀90年代發生故障後暫時停止了使用,於2006年修葺後再次恢復使用。
關於土耳其:
土耳其位於地中海,處於亞洲和歐洲大陸的交匯點。作為旅遊目的地,有著獨特的魅力,去年共計接待了超過5,000萬遊客。一直以來,土耳其就是歷史文化交流的中心,有著多樣的氣候,其歷史、自然、美食等多方面都反映著幾個世紀以來的文明多樣性,至今仍然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同時,作為各個文化的交匯點,土耳其對藝術和時尚也有著獨到的理解,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多樣風格。因此,土耳其極富活力的購物和娛樂生活也吸引著全球遊客。2020年,土耳其在旅遊季實施「安全旅遊計劃」,該計劃在業內獲得了廣泛認可。其中一系列的安全防疫措施,覆蓋了餐飲、交通和住宿等廣大範圍,以確保從業人員和遊客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