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美術塾
欅坂46,或許與一直以來少女偶像給人們的印象相差甚遠。
「叛逆」「帥氣」「自我矛盾」。
或許正是這一獨特的風格設定,使得這一組合誕生當時就獲得了巨大的人氣。
在曲子尚未開始製作時,製作人們就欅坂46的視覺方向性進行了諸多討論。如果說乃木坂46是學校裡遙不可及女神般的存在的話,初期的欅坂46,更想給大家身邊的女孩子的印象。最初製作人們給出了非常有偶像感的視覺方案,但這一方案卻被秋元康所駁回了。此時的秋元想要打造的,是一個大家未曾見過的、富有新鮮感的團體。最終,欅坂46確立了持有自我主張、帥氣的少女偶像路線。設計師們帶著使命感,在遵循同一個世界觀的同時,卻又不互相干預。創作者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將欅坂46的世界觀拓展開來。正是如此,組合才能在各個方面獲得好評,逐漸壯大。
就在今明兩日,欅坂46即將舉辦她們的LAST LIVE,並於明日(2020年10月13日)欅坂46的名字將不復存在,少女們將以櫻坂46的名義重新出發。官方在前幾日發布了LAST LIVE的海報,斑駁的指紋和脫色的手寫文字,仿佛「比永遠要長的一瞬」就凝聚在此。相信即使對平面設計不敏感的人也會對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期,小編就從平面設計的角度,淺析欅坂46初期的CD封面設計與字體設計對風格營造上的作用。
# 沉 默 的 大 多 數
欅坂46的第一張單曲「沉默的大多數」(サイレントマジョリティー),將CD封面的拍攝地選在了澀谷川。這條在大都市隱蔽之處默默流淌著的河流,或許並無法用美麗去形容它。在河面之上,少女們凜然佇立,向遠方凝望。冷色調的寫真與堅實的LOGO字體,營造了寧靜而又頑強的視覺感官。
「沉默的大多數」LOGO設計方案
設計師遵循作品特有的空氣感,為其中LOGO加入了些許不安定的要素,營造了略帶緊張的氛圍感。連接的細線,仿佛就像SNS社會中,僅靠文字在網際網路上聯繫在一起的年輕人一樣,心中充滿不安,而卻又躁動著。
一張吸引人們目光的CD封面,足以成為人們購買CD的理由。而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張CD封面正是他們與欅坂46的初次見面。乾淨的畫面,沒有混雜多餘的設計要素,沒有任何不純之物。仿佛「沉默的大多數」的氛圍,就在幾張照片中全部完結。
# 世 界 之 中 只 有 愛
「世界之中只有愛」Type-D
欅坂46第2張單曲「世界之中只有愛」(世界には愛しかない),則是以學校為舞臺,因此CD封面的拍攝地點也選擇在了學校。
以學校為舞臺的設定,來自於欅坂46的總製作人秋元康。與單曲標題「世界之中只有愛」這樣一個龐大的世界觀相比,學校只是一個狹小而又閉鎖的空間。一旦進入社會,我們就會發現學校的格局格外渺小。在那樣狹小的空間裡度過青春時代的少女們,要怎樣才會呼喊出「世界之中只有愛」這樣的話語呢?
為了體現這樣的矛盾,設計師們決定給此次的CD封面加入不安定的要素,表現出和以往明朗的學校生活相較不同的氛圍 。
「世界之中只有愛」Type-B
此次CD的4種版本封面,在構圖上給人一種二次元感。尤其是Type-B,攝影師將相機設置在了出其不意的角度。
這種拍攝角度不免讓人們聯想起動畫監督庵野秀明最近執導的電影「新哥斯拉」。「新哥斯拉」的拍攝視角也常給一種違和感。但正是這種傾斜扭曲的拍攝角度,反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界之中只有愛」Type-C
變換寫真的拍攝視點,也為此次單曲的CD封面增添了一份樂趣。
「世界之中只有愛」Type-A
而Type-A平手友梨奈單獨封面,則像是在學校裡,男孩偶然間抬頭望見女孩時,對她一見鍾情的瞬間。
對於觀賞者來說,CD封面上的少女們並不和他們同處於同一場所。拍攝者以在故事之外注視著她們的視線進行拍攝。就像是我們在面對自己暗戀的女孩時,比起面對面地交談,更多的是在側面、以有些傾斜的視角、偷偷地觀察著她吧。
當人們看到貨架上排列開來的4張CD,或許會像是翻開繪本一般,看著少女們一頁又一頁地訴說著她們一個又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似乎仍在續寫著,留有餘韻,引人想像。而這也不得不讓飯們有了一次性湊齊4種版本的購買慾望。
根據觀賞者的不同,少女們描繪著不同的故事。這種交由大家想像的物語性,也正是欅坂46的特色之一。
此次的CD封面的設計,非常重視對照片的活用。與以很強的意圖性拍攝的照片相對,文字LOGO不能喧賓奪主,但又要為整體的氛圍增光添色。
為此,設計師們為「世界之中只有愛」的文字LOGO也加入了不安定的氣息。LOGO中,文字原本的形態被打亂,連接文字的細線,也被切割得斷斷續續。
欅坂46的製作團隊們,似乎常有這種製造不安定感的作業。而正是這種不安定感,構成了欅坂46的世界觀。
# 二 人 的 季 節
過去的CD封面,往往只是在圖片上加入標題,最終以一幅畫作的形式呈現給大家。但是最近,僅依靠字體構成整個封面的CD變得多了起來。這就越來越要求設計師們僅靠字體表達音樂的中心思想、僅靠文字表現出作品的世界觀。
在這種潮流之下,負責欅坂46整體視覺設計的米澤潤,遇到了擅長手寫字體的設計師渡邊來。欅坂46的第3張單曲「二人的季節」(二人セゾン)的LOGO設計,就是由米澤與渡邊合作完成。
從窗外射入的陽光是整個CD封面設計的重點。與歌詞中「光線重合」(光が重なって)寫到的內容相重合,「光」成為整張CD視覺設計的主題。在CD封面上,少女們捕捉著光線,閃閃發光卻又虛無縹緲。
雖然寫真仍在整個封面設計上佔據著重要的作用,但「二人的季節」的LOGO設計,也直接將文字作為承載思念的載體。標題文字最後一筆「ン」結筆處的點狀字跡,仿佛留有餘韻般醞釀出情感 。雖然只是纖小的細節,但是正是這些點點的部分,微妙地營造出「虛無縹緲」的氛圍。「ゾ」濁音部分的發光星體,以及歐文感的「keyakizaka46」,為整個文字LOGO增添了故事性。
# 怪 人 與 月 曜 日
除了CD封面中的字體設計之外,欅坂46 MV中的字體設計也極具衝擊力。例如「怪人」(エキセントリック)的標題文字在MV開始時就鋪滿整個屏幕。窗外蔥鬱的風景與似樹木枝葉撒落般的字體交相呼應。而文字與格子狀的窗戶也構成和諧的排版,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
「怪人」標題文字手寫設計方案
在製作文字LOGO時,設計師們常常被文字的內容、蘊含的意義,以及文字的形態與情緒所牽引。相信欅坂46的飯們在SNS上看到歌曲的題目時,腦內大概就有了對MV的全體印象。而設計師們在設計LOGO時,也是抱著相同的觀念進行創作的。
就像曲子的名字「怪人」一樣,「怪人」的字體設計也讓人感到形態散亂與不協調。設計師們運用雜亂的線條,營造了一絲「感情用事」般的奇怪氛圍,似乎有種發狂般的感情,正在不斷地湧出。
「怪人」標題文字未採用方案
「怪人」的字體設計還帶著一絲二次元感。欅坂46這一組合本身就帶有漫畫式的反叛少女氛圍。但是一旦注入太多二次元要素,反而會浮出廉價的COSPLAY感。為了避免這種感覺的出現,製作團隊在把握分寸上也做的恰到好處。
「星期一的早晨,裙子被剪了」(月曜日の朝、スカートを切られた)與「怪人」,兩部MV出自同一位導演--池田一真。「怪人」講述的是被束縛在鄉下世界的少女們的故事。MV的最後一幕在平手友梨奈眺望海對面大都會的場景中結束。而「星期一的早晨,裙子被剪了」的開場,則是平手眺望著大都會的情景。即使來到都會,少女們仍無法真正表達自己的內心。
為了迎合兩部作品的關聯性,「星期一的早晨,裙子被剪了」的標題文字,也和「怪人」採用了同一字體,並以同一方向性進行設計。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星期一的早晨,裙子被剪了」與「怪人」標題中的「ト」字採用了完全一樣的形態。
但是「星期一的早晨,裙子被剪了」的文字數很多,並且漢字與平假名混雜在一起。這也為字體設計加大了難度。為了讓兩個標題文字給人相似的印象,設計師在陳列文字時,儘量將平假名的部分寫小,使其成為漢字與漢字連結的一部分,讓標題更具整體感。
最終文字呈現的效果,給人一種緊緊塞滿屏幕的感覺,也同時給人一種撕裂感,富有攻擊性。這一氛圍也與樂曲的主題相符合,在樹立前衛且標新立異的風格的同時,預示著少女們尖銳的生存方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