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考古界,很多專家和研究者都相信,蘇美爾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一個文明,而在上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在研究蘇美爾遺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個星圖,這個星圖被雕刻在一塊木板之上,通過辨認可以看出,這個星圖繪製的就是太陽系,要知道,在6000多年之前,人類根本就不知道太陽係為何物,更不可能準確地繪製出肉眼根本不可見的天王星、海王星等等,而且即使繪製出來了,也不應該如此的精準。
在這個星圖上,考古學家發現竟然還存在著一個太陽系中不存在的星球,這個星球位於太陽系的邊緣,因為在傳說和考古發現中,都表示蘇美爾文明非常的發達,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很多人便開始相信,在太陽系中,還存在著一顆尚未被人類發現的行星,這顆行星處於奧爾特星雲之中,甚至還有人懷疑,或許是太陽的伴星。
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有消息傳出,認為NASA發現了這顆行星,不過很快NASA就否認了,在NASA的否認信息中,表示自己的天文學家在觀測中發生了錯誤,看錯了太陽系邊緣的天體,不過,很多人並不相信NASA的這個解釋,並且仍然對這顆處於假設中的行星念念不忘,給它取名為「尼比魯」。
前段時間,有一位來自俄羅斯的研究者表示,尼比魯很可能是一顆褐矮星,它曾經讓火星上的文明毀之一旦。通過研究,很多科學家也表示,在遠古時期,火星上或許也曾經存在海洋、湖泊等,甚至很可能存在著生命。不過,因為尼比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抵達近日點,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就會導致太陽系發生異動,而上一次的受害者,就是火星,下一次,則很可能是地球。
在研究中,有科學家推測,尼比魯的運行周期大概是3600年,而它上一次抵達近地點,則是在公元前1580年,從世界各地流傳的神話故事之中,大約4000-5000年之前,地球上曾經爆發過一場可怕的大洪水,所以,很多人都相信,這就是上一次尼比魯靠近地球的時候,為地球帶來的災難,而NASA之所以否認尼比魯的存在,則是因為NASA擔心會引發恐慌情緒,擔心人們會害怕世界末日。
那麼,當時NASA是如何表示自己找到了尼比魯,然後又否認的呢?根據資料顯示,在1982年,NASA在研究木星的時候,發現木星的軌道異常,似乎被一種巨大的力量控制著,於是,推測可能出了木星,太陽系中還有其它的行星存在,於是緊跟著,天王星和海王星就被陸續發現了,不過,因為它們的軌道也不正常,所以,NASA就認為,或許在邊緣,還有行星的存在。
最終,找到了冥王星,不過,因為冥王星太小了,它的力量根本就無法控制其它的行星,所以,在1983年,NASA又通過衛星拍攝,最終在獵戶座方向發現了一顆神秘的未知行星,而且從傳回的圖片來看,大小甚至比木星還大,當時NASA先是立刻發布了信息,表示找到了尼比魯,後來有很快表示,是技術錯誤導致的一場烏龍,至於真真假假,也就很難說得清了,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