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韓國瑜與高雄市民健康哪個更重要?疫情之下,民進黨做出這個選擇

2020-12-15 上觀

一個月後的6月6日,高雄市民將投票決定是否罷免現任市長韓國瑜。如果投票案通過,這位政治明星將成為臺灣政治史上首位被罷免的地方縣市長。

韓國瑜的高開低走

從2018年「韓流」興起到如今面臨罷免之虞,「非典型國民黨人」韓國瑜這兩年過得猶如坐上過山車。2018年11月24日那晚,韓國瑜站到了人生巔峰。在「韓粉」的簇擁下,他以政治素人的「人設」,以「人出去、貨進來、高雄發大財」的口號,大勝民進黨對手陳其邁,成功當選綠營票倉高雄市長,一時間成為島內最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

從現在來看,或許是對自己的人氣過分自信,韓國瑜之後的路走得急了點。無論是個人登頂政壇最高峰的意願,還是國民黨內鈎心鬥角把他推向前臺,當了幾個月市長的韓國瑜在去年年中宣布在職競選地區領導人。高雄綠營由此攻擊他當「落跑市長」「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發起了「罷韓」運動。不過按照臺灣「選舉罷免規定」,公職人員就職未滿一年不得罷免,韓國瑜暫時躲過一劫。

成王敗寇。在民進黨「仇陸反中」的操弄下,今年1月11日地區領導人選舉,韓國瑜以較大劣勢敗給蔡英文,終結了「韓流」不敗神話。之後儘管韓國瑜表示要全身心當好高雄市長「拼市政」,但高雄局勢已經由不得他掌控了。幾乎就在敗選同時,高雄綠營迅速發起第二輪的「罷韓」公投。

過去,臺灣「選舉罷免規定」對罷免設定非常高的門檻,但自2017年底島內立法機構三讀通過民進黨版的修正案後,大幅降低通過門檻。過去,通過門檻是投票人數要達到總人數二分之一以上,且在有效投票數中,超過二分之一為同意。其餘情況均為否決。如今減少為,投票人數只需達到總人數的四分之一,且同意票數達選區選舉人數四分之一以上即可。

新版「選罷規定」落地後,首使牛刀的,是2017年的罷免「時代力量」民意代表黃國昌案。結果投票人數達到四分之一,但同意票數未達四分之一,罷免案沒有通過。第二次,就是如今的「罷韓」案。

民進黨的步步緊逼

從韓國瑜選舉失利、表態「回歸市政」那一刻起,民進黨的「罷韓」行動就緊鑼密鼓地進行。

1月17日,也就是領導人選舉結束一周後,臺灣選務部門宣布,罷免案的第一階段——提議罷免通過。按規定,提議罷免人數應達到選舉人數的1%。2018年高雄市選舉人數為2281338人,提議罷免人數達28560人,跨過了1%的門檻。

到了4月7日,選務部門宣布,收到有效聯署書37萬多份,超過選舉人數的10%。第二階段——罷免聯署過關,並宣布第三階段——「罷韓」投票定於6月6日進行。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民調顯示九成民眾認為政治活動應該暫停,蔡英文也宣布停止籌辦「5·20」就職典禮。然而,面對韓國瑜提出的「市政優先、防疫第一」,民進黨並沒有放緩「罷韓」進程,利用當局行政資源給高雄「穿小鞋」,不給韓國瑜藉助防控疫情穩住民意的機會。

作為臺灣當局選務部門負責人,民進黨人李進勇定調「罷韓」投票高雄要開1823個投票所,「不借,我頭剁下來給你」,接著又以公開信的形式要求高雄的區長、學校校長配合,甚至做好了向民間借場地甚至「搭帳篷」的準備。原本應該持中立態度的選務負責人,變成衝在前臺的「罷韓指揮官」。

當前,臺灣防控疫情處在關鍵期,之前又出現了停靠高雄的「敦睦」艦隊官兵染疫事件。在此情況下,民進黨極力鼓動高雄200多萬市民在同一天走出家門來投票,「罷韓」案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敦睦」艦隊?面對如此之大的潛在傳染風險,講政治的當局衛生部門、選務部門都選擇視而不見。

高雄市的防疫挑戰

對於民進黨的步步緊逼,日前韓國瑜以6000字答辯書回應,除了提出15項政績之外,還表示自己「任憑風雨,努力向前」「心境坦然,問心無愧。」

作為本應是韓國瑜堅強後援的國民黨,在此關鍵時刻卻鮮有挺韓動作。之前,新任黨主席江啟臣赴高雄與韓國瑜交流後不再談「罷韓」議題,其餘國民黨籍縣市長都採取「冷處理」態度,坐等6月6日投票結果。有報導稱,國民黨採取「高調防疫、低調挺韓」的做法,希望藉此力挺韓國瑜渡過難關,下周國民黨將公布挺韓措施。

「罷韓」案通過的門檻為贊成票是選舉人數的四分之一,約58萬張票。韓國瑜於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的總得票數有89萬張票,到了2020年領導人選舉,韓國瑜在高雄拿到61萬張票,蔡英文拿下109萬張票。從前期「罷韓」案第一、第二階段輕鬆過關來看,韓國瑜面臨的壓力不小。不過,離投票日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韓國瑜團隊也不會坐以待斃。

那麼,假如6月6日韓國瑜真的被罷免,他的政治生命會由此結束嗎?有分析認為,韓國瑜失去了最重要的政治平臺,「韓流」有可能因此偃旗息鼓,還有一種分析認為,藉助「韓流」積累下的「韓粉」,他將衝刺明年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

對於高雄市的疫情防控而言,罷韓更是一個壞消息。因為「罷韓」投票有過一次人員聚集,補選高雄市長將是第二次人員聚集,再加上前期的候選人造勢拉票活動,高雄防疫形勢將面臨二度挑戰。難怪島內媒體直言:對於民進黨而言,「罷韓」比民眾健康更重要。

相關焦點

  • 高雄市長選舉前韓國瑜為李眉蓁助選:「民進黨不是高雄人的爸爸」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在高雄市市長補選投票的前一晚,自被罷免後就很少公開露面的高雄前市長韓國瑜為國民黨籍候選人李眉蓁站臺助選。韓國瑜在助選的同時,也提到自己執政時的政績,並強調其沒有貪汙以諷刺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
  • 罷韓案通過,國民黨團發表聲明向高雄市民致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今日(6月6日)投票,高雄市「選委會」在下午6時30分左右完成開票。據臺媒最新消息,最終有939090票同意罷免,超過罷免門檻,罷免案通過。臺「立法院」國民黨團下午發表聲明致歉,稱韓國瑜及高雄市政府團隊努力不夠,讓你們失望了!
  • 韓國瑜宣布不提罷免訴訟 民進黨計劃召陳其邁參選高雄市長
    《舊皮箱的流浪兒》表露心聲韓國瑜前年如烈火般攻下高雄,短短一年半後成為島內第一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黯然下臺。不過9日晚10時許,韓國瑜在臉書表示11日是上班最後一天,想與市民朋友好好道別,要求支持者當天穿白色上衣、全程戴口罩儘量靜默,「以感謝取代仇恨,團結守望高雄」。10日,他出席國民黨在高雄舉辦的行動中常會,並發表三點聲明,強調罷免與國民黨無關,而是高雄市民對韓團隊的否定票;對於高雄議長許崑源的驟逝被批評,他絕對捍衛許的名譽;最後希望黨內先進繼續幫忙高雄這個善良的城市。
  • 國民黨議員:韓國瑜是唯一可以挑戰民進黨的人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6月6日投票,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陳若翠接受訪問時表示,韓在議會備詢表現以退為進,絕對不能退讓,因為這關係到未來能否繼續高舉正義大旗。但若這關沒過,兩年後的九合一選舉都會受影響,攸關黨的存亡,並非只有韓的事,最後時刻還是應該團結一致。
  • 深度解析/韓國瑜為何被罷免?
    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罷免案」投票6月6日進行,根據臺「中選會」統計,「罷韓」同意票93萬9090票、不同意票25051票,總有效票數96萬4141票,投票率42.14%,同意票超過57萬4496票的門檻,「罷免案」通過。這個票數,比陳其邁2018年代表民進黨參選高雄市長時的74萬票高,也超過當時韓國瑜的當選票數89萬票。
  • 深度解析 / 韓國瑜為何被罷免?
    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罷免案」投票6月6日進行,根據臺「中選會」統計,「罷韓」同意票93萬9090票、不同意票25051票,總有效票數96萬4141票,投票率42.14%,同意票超過57萬4496票的門檻,「罷免案」通過。這個票數,比陳其邁2018年代表民進黨參選高雄市長時的74萬票高,也超過當時韓國瑜的當選票數89萬票。
  • 韓國瑜被罷免後:高雄一地雞毛,柯文哲壓力山大,蔡英文能高枕無憂?
    韓國瑜:心有不甘翻盤無望按照臺灣「選舉罷免法」相關規定,在確認結果後,當局選舉機關將在本月12日發布公告,韓國瑜也會在當日被解除市長職務。從理論上說,韓國瑜團隊還可以向司法機關提出罷免無效訴訟,但翻盤的機會幾乎為零。
  • 民進黨火攻罷韓過關,國民黨補選陷困境
    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在上任530天後落馬。這也是韓國瑜2018年11月在高雄市長選舉拿下將近90萬票,終結民進黨在高雄市長達20年的執政權後,卻因上任市長不到半年又請假參選「總統」,引爆罷免的導火線,成為史上第一個被罷免成功的直轄市長,也讓民進黨痛快報仇。「罷韓國家隊」一舉殲滅「韓流」,引人「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唏噓。
  • 韓國瑜想搞「防疫兵推」 民進黨當局為什麼跳腳阻撓
    原來陳時中的意思是,「選擇美國籍就是全臺買單」、「選擇生為臺灣人小孩的大陸籍兒童就自己承擔」!更經典的是,國民黨執政的高雄市防疫演練,陳時中說「不要製造恐慌」;民進黨執政的基隆市也做防疫演練,陳時中說「共同努力」!韓國瑜要調查海軍官兵的「蹤跡」,陳時中說「於法不合」,這些拒絕調查的官兵竟然出現確診,陳時中改口問蒼天說,「四月底才能過關」!
  • 高雄明日投票決定韓國瑜去留,民進黨為什麼非要「罷韓」不可?
    圖片來源:網絡 高雄市民將在明天,也就是6月6日投票決定市長韓國瑜的去留。一旦罷免投票通過,韓國瑜將於7日內解職,3個月內高雄市長辦理補選。韓國瑜4年內不得再參選高雄市長。 「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
  • 民進黨力推「罷韓」!蔡英文這是要將國民黨「趕盡殺絕」?
    在新冠疫情洶湧之下,民進黨當局卻不顧防疫風險堅持強推 「罷韓」,這種只顧政治追殺不顧民眾生命安全的做法,在島內引發不小爭議。在蔡英文今年初選舉連任成功後,民進黨士氣大振,想要一舉罷免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收復綠營在高雄市執政了二十年的「失土」。
  • 高雄趕走了韓國瑜 反擊難住了國民黨丨臺灣一周
    6月11日,韓國瑜在高雄任職最後一天,從2018年12月25任職至今,一共一年半的時間,韓個人則在兩年多生涯中經歷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毀譽參半。至此,算是暫告一個段落。韓國瑜的副市長李四川受訪的時候,感嘆講了一句,我們把高雄的路修的那樣平整,就是方便高雄的市民去投票罷免我們。
  • 韓國瑜被罷免,美軍艦停靠高雄曾遭堅決反對
    據人民網6月11號報導,現在民進黨當局公然走"親美",公然向美購買大量武器裝備。"臺獨"是走不通的絕路,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高雄市長被罷免,背後肯定有陰謀今年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蔡英文打敗韓國瑜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韓國瑜是國民黨,他參加競選活動已經得罪了綠營政客,民進黨當局一定會想方設法對付韓國瑜。
  • 韓國瑜還沒被罷免,臺灣民眾黨就蠢蠢欲動民代蔡壁如戶籍遷到高雄
    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心腹,也是臺灣民眾黨籍民代的蔡壁如在今年2月把戶籍遷到高雄,消息曝光後引發外界政治解讀,這是要等韓國瑜被罷免後爭取高雄市長補選嗎?對此,蔡壁如4月9日坦承把戶籍遷到高雄,還說已經跟柯文哲講過。
  • 高雄人給韓國瑜投下不信任票 民進黨贏了嗎?
    6月6日,「罷韓」投票落幕,韓國瑜被罷免。在臺北、新北、桃園、臺中、臺南、高雄這六個島內頗為重要的城市,對任職未滿一年的主政人啟動罷免程序,是臺灣地區的頭一遭。這是一場從高雄「綠地變藍天」那一刻,就開始醞釀的戲碼;隨著韓國瑜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更是愈演愈烈;蔡英文連任之後,追殺非但沒有停止,反而手段盡出。
  • 高雄市政府:罷免韓國瑜要花8000多萬,經費從哪裡來?
    剛當選連任,蔡英文就開始「政治追殺」韓國瑜了贏了「大選」之後,民進黨會因為沒了選舉壓力而轉向溫和路線,還是會食髓知味而變得更加囂張?一個觀察指標已經浮出水面:民進黨開始對在「大選」中落敗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磨刀霍霍,準備將他「雙殺」了。選舉剛剛落幕,民進黨「立委」已公開討論罷免韓國瑜,喊出了將韓國瑜「雙殺」的口號。
  • 罷韓民調結果出爐,韓國瑜「治水」成最後考試,民進黨大肆黑韓
    而從此次的民調的結果來看,即將到來的6月6日的「罷韓」投票的形勢已經很明朗,高雄市長的「罷免」似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在此背景下,近日高雄的暴雨便成為了各方勢力的「博弈場」,而韓國瑜的「治水」也成為了投票前的最後考試。
  • 民進黨為何這麼急著「罷韓」,她:就是因為太怕韓國瑜
    編輯:枯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韓國瑜惜敗蔡英文,但是韓國瑜的支持率依然不減,蔡英文的勝選僅僅是依靠對韓國瑜的攻擊和抹黑並不是民眾對她施政滿意度的結果。許多人都認為民進黨就是讓一個西瓜參選都能獲得勝利,還有人開玩笑的對韓國瑜說,吳敦義派他參加高雄市參選其實就是對他的發配。最初韓國瑜面臨的選舉形勢非常不利,面對這種局面,韓國瑜利用成功的選舉策略贏得了選民的支持。他提出了讓貨物走出去,把人引進來的策略贏得了廣大選民的支持,畢竟在民進黨執政期間,高雄市的發展越來越落後。
  • 「罷韓」背後,是民進黨舉全黨之力保一人?
    客觀地說,這樣評價韓國瑜不算過分,因為韓國瑜的確不再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更不是一個完人。然而,跳出臺灣看臺灣,人不難發現,「罷韓」背後,其實是民進黨在以全黨之力保護一個人。而這個人的任何閃失,又將影響整個民進黨內最大派系——新潮流系的榮辱興衰。而新潮流系的榮辱也會連帶影響蔡英文的執政根基和民進黨在臺灣的前途。
  • 民進黨宣稱:陳其邁主政榮譽感提升,高雄市民漸脫離韓流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昨天聲稱,高雄市政府的民調中,6成6對身為高雄人感到光榮,這也顯示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後,高雄市民的感受已經逐漸脫離「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