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9月24日,玄機科技官方正式宣布《秦時明月》第六季《滄海橫流》定檔10月8號時,作為一個成為社畜,變得佛系的秦迷,甚至有些熱淚盈眶。
從最初在電視機上看到《秦時明月之百步飛劍》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接近13年,《滄海橫流》的播出讓我以為在這個秋天可以重拾青春和童年。
雖然官方說是10月8號上午10點整播出,但實際上那天要早一些,我於9:58左右就看到了更新。
優酷上顯示一連更新了四集,我第一反應是過年了!結果點開之後才發現,前兩集根本就是曾經播出的序章,幾乎沒有多少變化,從第三集開始才是正片。
看完三四集後,說實話心情有點懵,因為除了蓋聶吊打田言那一段讓我想起了大叔曾一人單挑千軍萬馬的英姿之外,便沒有太多的觸動。
我第一反應是我自己的問題,畢竟很久沒看《秦時明月》了,再等一集吧。一周後第五集更新,看完之後還是感覺沒有任何觸動,甚至有些反感。
而這一次我不再覺得是我自己的問題了,就是《秦時明月》出了問題。
而有這種感覺的不止我一個,因為《秦時明月》第六季的豆瓣評分目前只有6.8,與最高的第三季《諸子百家》評分9.3之間有著斷層般的掉落。
在國產動畫極度荒蕪的年代,《秦時明月》如同黑暗中的一抹微光,給許多喜歡國產動畫的小夥伴們以希望和與別人對線、論戰的勇氣。
可以說,這部動畫在許多人眼裡就是國產的經典。但是為什麼在如今國產動畫越來越好的環境下,它卻走向了一條我們無法理解的路?
1、升級的畫面,崩塌的敘事
大部分人估計也是從這三季入坑的,但是這三季的畫面質量從今天看來卻並能算上好,而且最初的第一、二季還並非是現在的純3d,而是3渲2動畫,後來才出了重置版。
但《秦時明月》的前三季,卻是整個系列中公認的做得最好的篇章,但現在技術上去了觀感卻下降了。
因為前三季的敘事劇情節奏是最舒服的。第一、二季圍繞著蓋聶叛逃,流沙帝國圍攻墨家機關城展開,主線是大叔和天明的旅程,而支線則是由叛逃引發的追捕,雖然人物眾多,但是方向是明確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展示的便是主角天明的成長,然後是江湖眾人的恩怨。
而個人認為最好的第三季《諸子百家》同樣也是如此,核心依舊是主角成長,支線是江湖恩怨。敘事則偏向群像,但並沒有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
第四季雖然開始出現支線多於主線的情況,但是主角天明還是有所成長的。而到了第五季,《秦時明月》變成了「農家明月」,主角天明高月等人幾乎掉線了一整季。第六季前幾集依舊如此,甚至開始不過劇情邏輯強行「洗白」田言。
很多人都喜歡說這是「群像敘事」,喜歡用「要想看主角單線的就去看龍傲天啊」來反駁。
但是第五季、第六季的敘事節奏真的超過了「龍傲天」達到了「群像」敘事的標準嗎?
群像敘事目前沒有一個完整的定義,可以簡單理解為「沒有絕對的主角,故事線索也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條線索敘事,多人物、多線程,再加上複雜的結構,但敘事過程中並非完全絕對,而是有所側重」。
而在群像敘事方面做得非常好的有《我的團長我的團》、《無頭騎士異聞錄》等。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塑造了一群性格迥異卻鮮活豐富的人物,每個地方的角色特色鮮明,但是主角卻永遠是張譯飾演的「小太爺」和段奕宏飾演的「團長」,他們是觸發事件的關鍵者,是旁觀者。
群像的敘事要求是形散而神不散,但現在的《秦時明月》是形散神也散。
而造成這一點的原因則是編劇的能力跟不上其野心,從第四季開始明顯可以看出《秦時明月》的編劇團(如果真的有的話)想做一部「歷史群像」大戲。
但真正落實時卻成了一盤散沙,最好的例子便是蓉姑娘的「長睡不醒」和「三小隻」的掉線。
如果一開始天明等人沒有主角的身份,(如果那麼多戲份都不算主角的話)那麼現在的《秦時明月》一定程度上可以算的上是「群像」,但是以弱化甚至掉線主角的方式去敘述支線和配角,這樣的敘事叫喧賓奪主不叫群像。
2、追求技術還是賣肉?
在國產動畫圈裡有這麼一句話——「玄機出品,必屬精品」。這句話雖然是粉絲們的自誇,但是既然敢說出來,肯定底氣。玄機在國產3D動畫領域裡雖然不能說是唯一頂尖,但絕對屬於前列。
尤其是在人物建模上,玄機系列作品中出現過無數光靠模型便俘獲無數粉絲的角色,最好的例子便是《天行九歌》中的焰靈姬和《鬥羅大陸》裡的比比東、小舞。
而在《滄海橫流》出來後,畫面有著有肉眼可見的進步。比如《秦時明月》的前幾季中,角色的膚色只有深淺之分,但到了第六季人物角色的細節很多,皮膚上的毛孔,唇部的紋理等都可以看到。
但是建模的技術上精緻玄機卻並沒有讓其為劇情服務,反而越來越有利用技術進行「賣肉」「打擦邊球」的嫌疑。
《秦時明月》每集播出前都會有「歷史為骨」這樣的標語,但是在秦朝時出現高跟鞋,大面積裸露的服裝等人物配飾,尤其是驚鯢的裝扮,不禁讓人懷疑這「骨」是不是折了?
另外建模的精緻並不代表技術的完美,《滄海橫流》用了接近三年時間打磨,但玄機作品中最嚴重的人物動作僵硬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太多進步。
在第六季中,從配角甚至主角的動作仍然有僵硬感。
《秦時明月》前三季雖然技術不是很好,但卻是我個人觀感最好的。而原因便是在美術上,前三季的美術緊貼「歷史武俠」的設定,人物的服飾搭配是較為符合「歷史」的樸素感。
但到了後幾季,技術提升了,但感覺美術組解散了,整體配色十分混亂和油膩,大量的色彩使用並不是為了服務於劇情和人物性格情感,而是單純的為了美而美。
這些人物和場景單獨拎出來看確實很精緻,很美,但放到整體環境中便變得衝突和不適,對於人物設定也毫無幫助。
3、項目多開,粉絲經濟
從2017年之後,玄機的發展可以說是迅速,承接了大量的動畫製作,包括《天行九歌》、《武庚紀》、《鬥羅大陸》、《天寶伏妖錄》等。
其中《鬥羅大陸》在商業上的成功更是為玄機吸引了大量的流量和資本,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秦時明月》開始瘋狂跳票。
承接項目本身無可厚非,畢竟是商業公司,要活下去,像中影年年之前還因此去做影視後期。
但是作為自己的口碑保證和國民級IP《秦時明月》的製作相比於其他作品卻並沒有明顯的進步,無論是在製作還是劇情上。
而最難讓人接受的一點則是在玄機在對待作品角色上,其有著一種嚴重的「媚粉」心態,哪個角色粉絲多,觀眾緣好便給她加戲份、加互動,如《天行九歌》中的焰靈姬。
而在《秦明月》裡沒有收斂,甚至更為嚴重。
第五季人氣非常高的曉夢和田言,在PV中佔據了大部分,恐怕會成為新一季的主角,而從最新的一集來看,玄機有強行「洗白」田言的傾向。
田言在第五季的行為和第六季的洗白劇情上可以說有著嚴重的bug,而且她的行為邏輯已經完全與「農家女管仲」這一設定割裂,尤其是在回憶中她的經歷完全看不出是一個智慧型角色。
除此之外,很多角色已經成為了賣肉和吸引粉絲消費的存在。
4、寫在最後
《秦時明月》從國產動畫荒蕪的年代活下來,挺過致使無數優秀國產動畫死去,再無續集的磨難,陪伴了無數人成長。
它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一部動畫了,它已經成為了無數人的童年、青春和情懷。
玄機是創造它的人,哪怕不吃情懷,站在商業角度上,《秦時明月》也是一個巨大的IP,真的不希望毀掉它的人是玄機。
這次的《秦時明月》無論做得多爛我都會繼續看下去,只當給自己的青春劃個句號。但心裡卻總期盼著,玄機能夠做好它,讓這個句號圓滿些。
圖源來自網絡,侵刪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給我們點讚關注,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持續更新ACGN領域相關內容,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