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許多人很難想像,製作了《玩具總動員》,《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頭腦特工隊》等知名動畫片的皮克斯動畫公司(PIXAR),有一天會和圖靈獎這個專門頒給對計算機事業作出貢獻的獎項聯繫在一起。
然而,深扒皮克斯背後的「科技基因」,你不難發現,這個公司從來都是在科技與藝術間玩轉得遊刃有餘。
賈伯斯曾是創始人之一
2019圖靈獎獲獎者之一Edwin Catmull(愛德·卡特穆爾),雖然曾是皮克斯聯合創始人和華特·迪士尼動漫工作室的總裁,但他自己就是學計算機科學出身。由他參與創辦的NYIT計算機圖形實驗室,是美國最早的專業計算機圖形實驗室之一,引領了計算機3D動畫近20餘年,該實驗室現仍為迪士尼、IBM、HBO、美國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 (ESPN) 等公司管理數字動畫和攝影項目。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製作一部基於計算機圖形技術的動畫電影。
1986年,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收購了當時卡特穆爾供職的盧卡斯電影公司計算機動畫部門,並將其更名為皮克斯。卡特穆爾被聘為總裁。今年圖靈獎的另外一名獲獎者Patrick Hanrahan(派特裡克·漢拉汗)是卡特穆爾招募的首批皮克斯元老之一,而今,他是史丹福大學計算機圖形學實驗室的教授。
在這幾方的推動下,1995年全球首部3D動畫片《玩具總動員》(Toy Story)誕生。這部影片不僅創造了超過3.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績,而且直接催生出了CG電腦動畫這樣一個新的行業。
3D:用科技手段展示藝術
3D動畫電影是科技和藝術的結合,為人們打開了一扇新的視窗。
時至今日,但凡皮克斯工作室參與的製作的動畫,片頭依舊是二十年前約翰·拉塞特創作的《頑皮跳跳燈》的短片。儘管這麼多年過去,3D技術已經發生了日新月異的更新,但這部短片仍能喚起觀眾的情感,以及提醒人們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實是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藝術亦然。
從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到2019年上映的《玩具總動員4》,皮克斯總共創作了21部動畫長片,更有不少動畫短片。皮克斯在技術的追求上也越來越精益。比如,在皮克斯的動畫《勇敢傳說》中,為了襯託女主角梅莉達公主火爆的個性,導演將女主角的髮型設計為火紅長捲髮,這也是CG毛髮史上首次嘗試長捲髮的造型。為了讓這頭捲髮「靈動」起來,皮克斯工作室專門設計了一套模擬器,用來呈現梅莉達共計111700根、1500多束的紅髮,每層頭髮卷都會隨著人物的動作做不同方向的擺動,給觀眾帶來非常真實的感官體驗。
發展絕不止步於動畫片
3D動畫技術僅局限於動畫影片的製作?錯。
計算機生成圖像技術(CGI技術),在這幾年正在影響虛擬與增強現實、數據可視化、教育、醫學影像等諸多領域的學科。這也是為什麼兩位獲獎者十幾年前的研究成果能獲得此次圖靈獎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10年前,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美食總動員》中,一大塊動態奶酪就激發了美國猶他大學細胞生物學家Janet Iwasa(珍妮特·艾瓦薩)的想像力,並從此改變了她教授關於病毒如何動作的方式。她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取得細胞生物學博士後,就到好萊塢學習3D電腦動畫。她學習使用的3D圖形軟體正是皮克斯公司所使用的。隨後,她又到哈佛大學的傑克·紹斯塔克(Jack Szostak)研究組做博士後,並一直從事研究如何用電腦動畫在分子層面展示生命起源的機理,最終作品在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展出。現在,她的研究項目則著重於用可視化手段展示愛滋病病毒的生命周期。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 馬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