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江彥鴻 記者 孫雲)尚未拆封的快遞包裝盒裡,一隻小小玩偶暗藏玄機,「腹中」竟然塞了49克毒品!「6·26」國際禁毒日前夕,楊浦區法院通過遠程審判方式對兩起走私、販賣、運輸毒品案件集中宣判。值得注意的是,新型毒品種類正在不斷增加,大眾對新型毒品危害缺乏正確的認識,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新型毒品的人員較以往更為複雜,犯罪手段日趨狡猾隱蔽,郵寄成為主要手段之一,付款方式也呈多樣化,加強對物流運輸及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有效監管對於開展禁毒工作意義重大。
圖說:楊浦法院對兩起涉毒案件集中遠程審判。楊浦法院供圖
這兩起案件中,其中一起的被告人楊某某系某公司實際經營人,其招聘業務人員在www.lookchem.com網站上發布出售呋喃芬太尼等毒品粉末或晶體的圖片,為了逃避打擊,他和業務人員通過foxmail郵箱、skype帳號等與境外客戶聯繫,並通過西聯帳戶、比特幣帳戶收取貨款。本案中,楊某某聯繫上家購買貨物後,由上家郵寄給貨代公司,再通過貨代公司以郵包方式從上海市向境外販賣呋喃芬太尼毒品,被海關查獲。經查,楊某某走私、販賣呋喃芬太尼1800餘克。
另一起案件的被告人張某某與丈夫邵某某(另案處理,已判刑)經事先約定,由張某某將甲基苯丙胺(冰毒)毒品藏匿在玩偶中,通過快遞從湖北武漢寄給身在上海的邵某某。邵某某被民警抓獲後,民警在邵某某住處一個尚未拆封的快遞盒中查獲玩偶,並從玩偶中查獲甲基苯丙胺49.03克。
經遠程審理,楊浦法院以走私、販賣毒品罪判處楊某某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沒收財產人民幣五萬元;以運輸毒品罪判處張某某有期徒刑14年,剝奪政治權利四年,罰金人民幣二萬八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