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邂逅「四史」教育,中石大打造別樣思政課堂

2020-12-15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通訊員 趙延升 董方圓 王宇鵬 任月

「『九一八』, 『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一曲悲愴動人的《松花江上》牽動了觀眾的愛國心,富有深情的演唱讓大家沉浸在那段歷史中。11月26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法學院「音樂與歷史的對話」活動在西環301室舉辦。從音樂的角度去看歷史讓這堂思政課別開生面。

11月26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法學院「音樂與歷史的對話」活動在西環301室舉辦。活動由音樂系教師尹國峰主講,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解曉燕作為特邀嘉賓出席。

「抗戰時期的音樂對民族意識的覺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勵人心,鼓舞士氣。」解曉燕說,在近代中國,民族意識成為社會變遷過程中最為有效的社會動員資源,也漸漸成為了凝聚人心整合社會意識的象徵」。

音樂系鋼琴教師孫慧攜學生演奏的《362431195705027047黃河頌》《長城謠》《故鄉》等經典歌曲深深感染著觀眾。尹國峰與解曉燕的對話帶領觀眾隨著音樂走進近代中國的抗戰歷程,點燃了師生的愛國熱情。

「怎樣的思政課最受學生喜歡?」圍繞這一問題,文法學院師生不斷開拓思路,創新教學形式,將思政理念融入課程,著力打造「有故事、有溫度、有情懷」的思政課,讓「四史」課堂「活」起來。

「我希望通過音樂讓學生感受歷史的溫度、觸摸歷史的痕跡,歷史並不遙遠。這種學科交叉式的課堂講授將音樂與歷史相結合、視聽相結合,能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衝擊和震撼。」尹國峰表示,將代表性音樂作品的演唱同近現代歷史的感人故事相結合,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歷程和時代背景,以此講解抗日救亡時期音樂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內核。

相關焦點

  • 職教高質量發展談(高職篇):強化思政鑄魂 培育「紅船工匠」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方俊良:強化思政鑄魂 培育「紅船工匠」作為紅船旁的高職院校,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堅持以紅船精神為引領,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強化思政鑄魂,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
  • 「四史」學習教育‖靜安的這些樓宇,故事多多
    今年五月,白領驛家兩新組織促進中心舉辦「白領思政研修班」,通過「最潮黨課」「最燃論壇」「最IN組織生活會」,打造集「學習—體悟—實踐」為一體的課程模塊,將黨課課堂開到白領身邊。「這堂課結束後,意猶未盡心潮澎湃。」
  • 全國思政教育聯盟成立,探索「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
    一年多來,思政課改革創新成為了教育的高頻詞,各地都在探索好做法、新經驗。思政教育如何開展?在論壇上,杭師附小、杭州市撫寧巷小學、杭師大附中、杭州市惠興中學等六所學校的校長、老師聊起各自的思政教育特色項目,分享了思政教育實踐研究成果。
  • 【點讚】助力「兩新」組織奮楫行舟,推動「四史」教育乘風破浪
    發揮靜安99處紅色遺址、14個街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62個「白領驛家」樓宇(園區)黨群服務站、267個「靜·鄰一家」黨群服務站紅色陣地作用,用好身邊資源,打造靜安紅色教育品牌。區黨建服務中心和各級黨群陣地,通過主動走出去、訪企業,全面掌握服務對象的真實需求,構建「四史」講師團隊,研發配送「四史」精品課程,切實打通「四史」學習教育進樓宇、入社區、到身邊的「最後一公裡」。
  • 首個全國思政教育聯盟落地杭城 群英薈聚共同探究大中小學思政教育...
    大學時是思政通識課、中學時是政治課、小學時……好像很少提及。杭師附小卻「說」,思政也應走進小學,也能走進小學,讓孩子從小學到大學,一路浸潤在「思政」氛圍之中。  那麼,怎麼樣讓思政課堂適合「小學生」?  也就是說,思政教育,不應該只在「思政課」上,每門學科都應當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尋找最合適的契合點。數學學科的科學精神、思維品質與文化自信;語文學科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價值挖掘等等,讓學科能夠「育人」,讓學生「飽滿」成長,讓思政教育從課堂向課外延伸。  向課外延伸,不僅是課程「全員」思政。杭州市惠興中學校長王超提出,要讓學校成為「隱性思政課堂」。
  • 【四史教育】這個「大家庭」,這樣講黨課!
    【四史教育】這個「大家庭」,這樣講黨課!其實,像天域生態這樣邀請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當主講,通過線下互動+線上雲課堂的方式,在企業黨員中開展有聲有色、入腦入心的「四史」學習教育活動,已成為灣谷園區每月一次的新風尚。
  • ...凸顯特色 學以致用 | 楊浦區委「四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程繡明介紹全區「四史」學習教育總體安排,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東昌介紹宣傳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有關工作安排。謝堅鋼指出,要進一步增強「四史」學習教育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確保組織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推動全區學習教育起好步、開好局,迅速掀起全區學習「四史」的熱潮。要注重思想引領。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對於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更好地打牢思想根基、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舞臺劇、辯論賽紛紛進課堂 「思政金課」頻出
    在湖南大學,「移動」的思政課堂讓學生走出教室,觸摸「理論」溫度;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思政課堂上的情景劇表演,讓整個課堂學生爆滿,「蹭課族」只能席地而坐……記者了解到,為了上好思政課,湖南多所學校推出了強有力的改革創新之舉,打造了一堂又一堂的「思政金課」。
  • 四川文理學院:一體六翼打造思政實踐「金課」
    為了深入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打造思政「實踐金課」,在「322」大思政工作體系指引下,四川文理學院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構建「一線一體六翼三結合」實踐教學機制,將小課堂與大社會充分結合起來。突出「一條主線」,傳承紅色基因「一線」,即以「四史教育」為主線,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砥礪家國情懷。
  • 課堂搬到企業,思政「小課堂」融合社會「大課堂」
    中國江蘇網訊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堅持黨建引領,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將課程思政落實、落細。模具技術學院把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實踐、實習、創新創業等各個方面,學生們在學習的同時,接受職業道德的洗禮。
  • 有黨味 有趣味 上海師大打造58堂書記"四史"黨課
    有黨味 有趣味 上海師大打造58堂書記"四史"黨課時間:2020/12/23 13:51:43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顏惠芳 薛朋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 瀋陽師範大學打造「四有」思政課堂 理論聯繫實際 課堂連接社會
    記者關豔玲報導思政課堂是鑄魂育人的重要陣地。多年來,瀋陽師範大學一直把學校辦好思政課、教師講好思政課、學生學好思政課作為首要任務,打造「四有」思政課堂,不斷深化新時代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打造有質量的思政課堂,學校聚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提出教改新理念,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優化工作格局、加大精準施策力度,全面推進思政課建設思路創優、師資創優、教材創優、教法創優、機制創優、環境創優,切實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以活動促教研,聚合力助發展——雨花區中學思政教育活動紀實
    以活動促教研,聚合力助發展---雨花區中學思政教育活動紀實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鄧冬桂近年來,長沙雨花區中學思政課程建設立足區情,從教學方法改革、教師隊伍培訓、教學內容凝聚等方面走出了一條有特色有成效的建設之路。
  • 一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
    首場是9月21日,為虎溪校區正在軍訓的2020級新生上了第一堂生動而又深刻的思政課,激勵大學生志存高遠、奮發有為。11月27日,為緬懷「11·27」殉難的革命先烈,紮實開展「四史」教育,在老校區為500餘名師生展演。
  • 南信大物理課堂巧做加法 打造課程思政「金課」
    因此,在該課程上率先推行思政教學改革顯得尤為必要和關鍵,對我們任課教師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該校物理與光電學院院長、課程團隊負責人劉博說道。學院副院長、《大學物理》團隊帶頭人趙德林深耕教學一線多年,有豐富的專業課教學經驗。他認為,物理學的許多重要知識如物質觀、運動觀、相互作用觀等都是認識世界的核心內容,這是物理學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優勢。
  • 宋敏:課程思政建設需要從學校自身特點出發進行頂層設計
    宋敏還介紹了學校為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開展的「書香民大」系列課程和已經形成品牌的「音樂大講堂」活動。據介紹,「書香民大」系列課程旨在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教育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創新通識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能從不同視角、用不同感官閱讀經典、聆聽經典、觸摸經典、享受經典。
  • 「四史」學習教育|學「四史」,看看虹口這些單位都是怎麼做的!
    區市場監管局日前,區市場監管局機關二支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前往參觀上海魯迅紀念館和左聯會址紀念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通過「四史」學習教育,全體參觀人員紛紛表示將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者的堅定信仰、不懈奮鬥的崇高精神和品質,在工作中永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廣中路街道近日,廣中路街道黃山居民區黨總支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專題學習會,共有62名社區黨員參加。
  • 河北大學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探索推進「滴灌式」思政教育改革
    河北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思政工作和學生成長規律,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實踐,將「滴灌」理念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著力給予學生精細、及時、高效的教育引導,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針對性、實效性,努力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創新「滴灌式」教育觀念,夯實思想政治根基。
  • 【上海教育新聞網】將勞動教育和「四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華東...
    在環境優美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聆聽歷代領導人的勞動故事,然後在鬆軟的土壤裡親手種下三色堇……12月18日,華東理工大學將勞動教育和「四史」學習教育相結合,面向基層黨支部書記、學生黨員代表在奉賢校區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開展了「踐行四史教育領悟勞動精神
  • 紮實推進「33566」全景式思政教育 方式方法創新 育人成效顯著
    三、實施過程(一)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搭建「三個平臺」,實現思政教育互動相長。(圖為北京大學王嶽川教授前來學院開展「沱江潮」系列講座)1.以課堂教學、講堂講座為載體,搭建「教、學互動」平臺。著力打造內職「三大品牌」實踐活動:一是「弘揚紅色文化」實踐活動,充分利用主題班會、主題團課或暑期社會實踐,廣泛開展紅色實踐,傳承紅色基因;二是「傳承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年均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大型活動19場,2016年,「禮敬中華傳統文化」項目獲評教育部、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第二屆禮敬中華優秀文化特色展示項目,學生經典誦讀作品《滿江紅》獲四川省大學生中華經典美文誦讀大賽二等獎;三是「打造節日文化」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