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一直以來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變會人形,然後回到自己的現實世界當中,白龍這一個出場順序最早的人,他得到了千尋的愛,也嘗到了互相給予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以,白龍了解千尋,知道千尋想要什麼,所以,白龍向湯婆婆求情,讓千尋的父母變回人形,因此,在得到這一個請求後,千尋和白龍告別,白龍囑咐著千尋,千萬不要回頭看,不要回頭看,這樣你才可以穿過隧道回到現實世界當中。
可是讓人遺憾的是,白龍他沒有跟千尋一起回去,可能很多人都以為千尋回到現實世界當中就會忘記這一切,可是,千尋頭上閃閃發光的紅頭繩時刻提醒著她,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所以千尋沒有忘記白龍,可是白龍他為什麼不跟著千尋一起回去呢,如果一起回去不是會有更好的結局嗎?
其實這個結局在一開始就有做過鋪墊,當千尋一開始進入湯屋的時候,白龍一反常態,他願意跟千尋說話,願意幫助千尋,這個真的不太像平常當中的白龍,這個只可能解釋什麼叫緣分吧,可能遇到了對的人,話語就會多起來,而白龍恰巧遇到了千尋。
白龍不斷地囑咐千尋,來到湯屋後,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一旦忘記自己的名字,那麼就再也回不去了,這個其實就是在告誡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不要忘記自己,當你忘記自己的時候,你的道路就會歪曲,你不知道該走向何方,你不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白龍很在意這一點,他不希望千尋忘記自己原有的目的,不希望千尋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名字,他也想脫離湯屋,他想自由,可是他來到湯屋之後,他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他不希望再有人重蹈覆轍,尤其是千尋。
那麼在開始說得很明確,因為白龍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也就註定它不可能再回去了。所以最後其實白龍他是善意的欺騙了千尋,他告訴千尋想起了自己的名字,可是事實並非如此,他沒有想起來,他向湯婆婆求情,湯婆婆看在白龍的份兒上,也看在白龍這麼多年以來兢兢業業的,所以答應了白龍的請求,給了白龍面子,讓千尋的父母變回了人形,讓千尋從隧道當中回到現實世界,可是白龍他其實根本沒有想起來自己的名字,一個已經忘記了自己名字的人何從想起。而白龍,唯一慶幸的是他還保有一顆善心,沒有完全的忘記自我。
所以最後他並不是不願意跟千尋回去,也不是跟湯婆婆沒有解約,而是因為他真的沒有想起自己的名字,他無可奈何,可是他不希望千尋不開心,他不希望千尋知道這一個事情的真相,他只希望一切痛苦由自己來承擔,所以,告訴千尋他會回到千尋的世界當中,是在給給千尋信念,也是為了讓千尋儘快的回到自己的現實世界當中,雖然千尋跟白龍相處起來很開心,很快樂,可是白龍從始至終都知道千尋要的是什麼。
而且白龍,他本來得千尋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們因為某種緣分,而在這個世界當中相遇就已經是上天對他們最大的恩賜了,白龍心滿意足,他知道如果跟著千尋回到屬於千尋的那個世界,他一定會死,可是如果他死了,那麼千尋會很傷心很痛苦,一定會自責。白龍不希望看到千尋這樣,所以他寧願與千尋分開,讓千尋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與千尋一起離開。
另外白龍他不是人,他是河神,兩個註定不是同一類別的人,怎麼可能最終會走到一起呢?白龍是河神,他是永遠回不去了,原本屬於他的那條河不再存在了,已經被建起來的高樓所替代,再也回不去,所謂人生百態,世事變化無常,告誡人們要活在當下。
同時,千與千尋這部電影當中,最後這一幕白龍沒有跟千尋回去,而且揭露白龍他是河神,意在告誡人們現在環境的變化,不要為了自己一時的享樂而不顧生態的平衡,如果這一條河裡被你的高樓所掩蓋,那麼屬於這條河的靈魂就不會再回去,那麼很多東西都是相互給予,如果你把它給阻隔了,同樣他也不會再給予你,所以也意指人們懂得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