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的第一頭號團隊鞋系列Hyperdunk在去年推出了第十代(也是最後一代):Hyperdunk X(最後的神兵!Nike Hyperdunk X 實戰測評),這個一直以來以適用於多個位置球手、性能常不遜於籤名鞋著稱的系列雖然結束,但卻迎來了今年的Alphadunk,其配備了Nike實戰鞋歷史上最大的Zoom氣墊。Alphadunk繼每年的Hyperdunk之後成為了新的Nike首席團隊鞋,至少在定位上是這樣的。不過與此同時,另一雙鞋也悄然上市,那就是Nike Zoom Rize:一雙長相與Alphadunk有七分相似、理應是「窮人版」Alphadunk的實戰鞋。Nike時不時會把旗艦款搞砸,但又時不時會把親民款做出旗艦款的感覺。這雙「窮人版」Alphadunk有幾分本事?讓我們來聽聽Nightwing2303怎麼說。今天的文章採用了新字體,大家如果覺得好看的話請在下面投票讓四維知道吧!
本文非「四維鞋評」原創,版權歸Nightwing2303所有,但為「四維鞋評」翻譯,如需轉載請註明翻譯出處。
原文來自:https://weartesters.com/nike-zoom-rize-performance-review/
*四維在翻譯時有語句微調,但不影響作者本意的表達;本文圖片全部來自Weartesters.com,「四維鞋評」僅作轉發分享之用。
![]()
抓地 你可以用改造版人字紋來形容Zoom Rize的前掌紋路,但叫什麼其實不重要,因為這雙鞋的外底圖案為你提供了360度無死角的抓地覆蓋,紋路之間間距適中,深度也恰到好處。大多數目前的市售配色都使用了常規橡膠與半透明橡膠的結合(為了展示前掌那塊巨大的Zoom),儘管這兩種橡膠都不可避免地有吸塵屬性,但都沒有因此受到什麼實質影響,室內外皆是如此。我的兩雙Zoom Rize都還挺耐用的,抓地那一下的力道也不錯。你可能會感覺後跟有種像拉開吸盤一樣「啵」的感覺,這是由於外底的弧度讓中底能更有效形變,一些人可能不喜歡這種感覺,另一些人則可能無形中認為這給他們一種安全感。說一千道一萬,Zoom Rize的抓地絕不是開玩笑的。
![]()
緩震 鞋如其名,Zoom Rize使用了Zoom氣墊,一個很大很大的Zoom氣墊。儘管前掌的大Zoom是整雙鞋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我卻認為中底泡棉是最有意思的部分。目前依然沒有官方消息說這到底是什麼泡棉,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絕不是那種普通的Phylon,泡棉本身已經具備了柔軟和一定的彈性,尤其是後跟部分。說回Zoom氣墊,那些因為氣墊太大而質疑穩定性的聲音可以停下了,雖然前掌Zoom達到了整整一釐米厚,但氣墊內的氣壓達到了20 PSI。這樣的一個大氣墊搭配上橡膠包裹造就了一雙兼具反饋感和穩定性的好鞋。在磨合期過後,Zoom氣墊還是會帶你那種小蹦床般的感受,而高氣壓讓它感覺比平時更得勁一點點。
![]()
材料 工程網面和人造材料聽起來可能不高級,但就這個價位(140美元)來說也不算是最差的,整個鞋面在功能性上也都不差,工程網面提供了完善的足部包裹。我曾擔心鞋面太生硬,但實戰幾次後你就會喜歡上它的。鞋面材料整體而言還是挺耐用的,腳踝處的海綿也很舒服,鞋尖和側面分別有一層薄薄的熱熔材料來確保耐久(以及展示Nike Swoosh)。如果你買的是白色或其他淺色系,鞋面會很快變髒的,但除非你的對手們穿著冰刀鞋打球,不然你的鞋面應當是不會有大損壞的。
![]()
包裹 不偏碼,標準碼的包裹已經非常完美了。在試穿時,Zoom Rize會讓你覺得有點緊,但一段磨合之後就很舒服了。不對稱鞋帶系統和尼龍條讓這雙鞋的鎖定得到了保證,我得以自由調整每一個區域的鬆緊。寬腳黨可能會想去實體店試穿一下,這能讓你更清晰地知道究竟該選擇標準碼還是買大半碼。
![]()
支撐 由於包裹十分出色,支撐也隨之變得優秀。唯一引起我注意的是,由於前掌的大Zoom被橡膠包裹,Zoom Rize嚴格意義上來說擁有了兩個防側翻設計。除此之外,所有東西都很簡單有效:底盤夠寬夠平、鞋面具備支撐力、外露的尼龍系帶條... 後跟穩定器甚至不是那麼強韌,但其他屬性都讓腳被牢牢鎖定在鞋中,隨鞋而動。儘管整雙鞋定位看起來更像為大個子設計的,但它也能為橫向移動頻繁的速度型球手提供一切所需。
![]()
總結 Nike Zoom Rize是一雙棒極了的實戰鞋,它值得在2019年最佳實戰鞋中擁有一席之地,完美詮釋了一雙團隊鞋應當做到什麼:為各種打法的球手提供支持。是的,它看上去有點笨拙,我也理解很多人為什麼非常重視場地感,但我依然強烈推薦大家嘗試一下這雙鞋... 這真的是雙好鞋!
![]()
「四維鞋評」每一篇評測都是評測人實戰後的真實心得,
希望能為鞋友們提供客觀和有價值的參考。
了解更多球鞋資訊,歡迎關注「四維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