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越高的人才越容易患情緒誘發病。在同一時間內,聰明智慧的頭腦能發現十件讓人悶悶不樂的事。——約翰·辛德勒
人們日常生活的許多病都是由情緒引起的,你了解嗎?
情緒誘發病,目前大多數正尋找醫療幫助的人都患有這種病。換句話說:如果你感覺身體某個部位非常難受,像是要生病了,或者你現在已經病倒了,那麼你極有可能是得了EII病。
對於任何一個像你這樣的醫學外行來說,可能很難相信這個事實,但諸多的事例卻證明了這個結論的真實性。耶魯大學醫院門診部在一篇報告中指出:到他們醫院就診的病人中,有76%的人得過情緒誘發病。
從以上的數據中不難看出,情緒誘發病時下盛行。人們自然會有疑問:「既然這種疾病如此流行,為什麼從來沒有聽說過更多有關它的介紹呢?」對於這一問題的答案就像這種疾病本身那樣特殊,耐人尋味。
很多並不了解疾病本性的人認為,他們的超級聰明能對情緒誘發病產生免疫能力。
事實上,這是在人們理解了人類的責任,變得更加機智、更加聰明以後才開始流行的。可能正是由於這樣一個原因,智商越高的人才越容易患EII病。在同一時間內,聰明智慧的頭腦能發現十件讓人悶悶不樂的事,而那些不怎麼聰明的頭腦卻只能發現一件不開心的事。
通常情況下,較聰明的人承擔了較大的責任,也就是說,他們比那些不怎麼聰明的人擁有了更緊張的情緒。如果智慧的主要部分是由智商構成的,那麼在它所包含的各個因素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定位和情緒支配了。
但是直到今天,這種能力顯然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被從智慧中離析出來,這類所謂高智商的人通常是那些沒太有能力將自己從日常生活的迷惘中引導出來的人。
通常那些農民的妻子很少患有情緒誘發病,她們通常都有好幾個孩子,除了家務勞動,還要到農地裡幫忙。她們常常因為工作的繁忙而沒有時間去思考,因忙於照顧家庭中的其他成員而忽略了自己。
對所有人來說,不良情緒是有害的,而好情緒是有益的。要想保持身體健康,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情緒,使其處於快樂狀態。
當你的思想正準備要產生某種有壓力的情緒,如擔心、焦慮、恐懼、憂懼、氣餒等,一定要停下來,轉換成能產生良好健康的情緒,如沉著、謙讓、有勇氣、決心、積極向上、愉快高興等。
良好的情緒才能保證你的身體更加健康!希望每個「打工人」都能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