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英雄電影同樣可登大雅之堂,同樣可視為藝術創作

2020-12-22 電影時光君

第九十二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一如外界所料,傑昆菲尼克斯憑《小丑》大熱奪得最佳男主角獎。生于波多黎各的傑昆菲尼克斯,過往三度獲奧斯卡提名,而小丑這個角色,早已為他帶來金球獎、英國電影及電視藝術學院的影帝殊榮。

過往美國超級英雄電影,為外界視為商業片,即使獲提名或得獎都以幕後技術獎為主,直到2009年,已故影星希斯萊傑憑《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一角,榮登最佳男配角寶座,雖然他他無法親自領獎,但開始令影評人明白,英雄電影同樣可登大雅之堂,同樣可視為藝術創作。

2018年,福克斯電影《金剛狼3》入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此片是休傑克曼《金剛狼》三部曲最終章,電影風格大走寫實路線,金剛狼由不死英雄逐漸轉成凡人,一樣會老、一樣會死。去年漫威大放異彩,《復仇者聯盟4》固然成為全球影壇焦點,為十年漫威宇宙帶來最高潮的戲碼,而幾乎全黑人上陣的《黑豹》,單是奧斯卡獲七項提名,最後贏得最佳服裝設計及最佳製作設計。

筆者從小喜歡看英雄電影,80年代初,有《超人》,80、90年代有《蝙蝠俠》,千禧年代開始有《X戰警》、 索尼版本《蜘蛛俠》、《神奇四俠》、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等,尤其2008年上映的《鋼鐵俠》,不僅成就了小羅伯特唐尼,甚至挽救財困的漫威,繼而展開漫威宇宙。

自迪士尼收購漫威後,漫威電影及商品加快發展,一年上映兩、三出電影,將來甚至有DISNEY +美劇登場,單是今年排期已有《黑寡婦》及《永恆族》,明年有梁朝偉參演的《上氣S》。隨著鋼鐵俠、美國隊長及黑寡婦退出漫威宇宙第三階段,看來漫威不急於在第四階段初期,再花十年時間營造新反派,而是先引入更多新英雄,看誰能夠一夜成名,可能隨時成為新一代復仇者聯盟的話事人。

反觀歷史更悠久的DC電影,華納電影公司最初想仿效漫威宇宙,繼而在2013年起,陸續推出《超人:鋼鐵英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聯盟》等,但成績未算理想,反觀獨立的《神奇女俠》大賣收場,以色列小姐蓋爾加朵成為一線女星;溫子仁執導的《海王》,傑森莫瑪同樣上位,甚至擔正APPLE TV主打美劇《SEE》。

筆者覺得《正義聯盟》內容不算差,只是覺得華納太急進,希望DC宇宙的成績,能夠追趕上漫威宇宙,結果觀眾對部分英雄人物認識不深,加上賓艾佛力版本的蝙蝠俠,未能做到智勇雙全的感覺,令到《正義聯盟》票房欠佳,打亂華納公司部署DC宇宙。

其實過往DC電影也有佳作,包括鬼才蒂姆波頓執導的首兩集《蝙蝠俠》、諾蘭《蝙蝠俠》三部曲,還有上文提到的《海王》與《神奇女俠》。

筆者去年看過《沙贊》頗有好感,沙贊本身集合六眾神之力,理論上能力與超人匹敵,加上本身中學生變身設定,帶來幽默輕鬆效果;曾獲奧斯卡及金球像提名的瑪格羅比,有份監製《猛禽小隊》,她的演出比起《自殺小隊》更放更癲,且加入類似《死侍》的第四道牆,即望看熒幕跟觀眾說話,而電影亦明顯有女性主義味道,配合好萊塢影圈盛起的ME TOO﹝女權運動﹞浪潮。如永高所說,《猛禽小隊》部分動作場面,有點像昔日港產片,也許勾起我們港人回憶;五名女角各有平衡戲份,部分男角成為花瓶,筆者覺得電影不俗。

總括而言,筆者認為華納電影不用急於再推DC宇宙,照拍獨立電影也好,照拍寫實電影亦好,總之觀眾追求的是好電影。反觀若急於拍《正義聯盟2》,但觀眾接受不了角色大換血(包括新蝙蝠俠),結果又是失敗收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同樣主打宇宙電影,DC拍不出漫威類型的超級英雄電影?
    但是《小丑》並非是大家感覺上的超級英雄電影,那麼大家影響中的超級英雄電影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就是漫威的一系列宇宙電影,現在DC還拍不出來。為什麼同樣主打宇宙電影,DC拍不出漫威類型的超級英雄電影?北京時間2月5日,好萊塢報導者也就討論了這個問題。在他們看來,DC還是因為母公司是華納的問題,導致了DC的超級英雄和漫威英雄不一樣。
  • 被攻擊沒有審美,歌曲難登大雅之堂,刀郎卻從未放棄,他又回來了
    在新疆,刀郎接觸了不少民族音樂和民族風情,給他的創作帶來了不少的靈感。同期,他還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室——西北音樂工作室。 此後,刀郎開始獨立創作音樂,也製作了不少具有「民族色彩」的音樂專輯,音樂作品《西域明珠》還獲得了中國音樂電視銅獎。
  • 除了《復仇者聯盟4》,這部10年前的超級英雄電影,有著同樣水平
    不久之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影院熱映,打破了國內國外多項紀錄,引起了網絡的一片熱議,雖然它現在已無望打破《阿凡達》保持9年的影史票房紀錄,但還是展現了超級英雄電影的票房潛力,也由此可見,超級英雄電影的魅力。
  • 同樣是超級英雄的電影,為什麼DC的沒有漫威的火?
    首先他火爆的一個原因是英雄的個性非常鮮明,比如說我們仔細想想漫威宇宙裡面的所有英雄都特別有個性,但是反觀DC宇宙的英雄就不那麼太明顯,這就給觀眾形成的印象是不同的,比如說我們提起蜘蛛俠
  • 斯坦·李:漫威之父,縱一人,可創千軍萬馬
    斯坦·李原名為斯坦利·馬丁·利博,最初他認為自己的漫畫登不了大雅之堂,才起了斯坦·李這個筆名,而他的真名是要留給一部真正偉大的作品,一個凝縮他全部人生經歷的小說。可這部小說永遠也沒有面世,留名斯坦利·馬丁·利博成為他一生的願望,而斯坦·李作為一名傑出的漫畫創作者,名留史冊,如雷貫耳,跌跌撞撞地開創了整個漫威宇宙,為世界上所有的成年人構築了一個童話。
  • 【文娛早報】斯坦·李以鄧紫棋為原型創作漫威英雄 西城男孩宣布...
    斯坦·李以鄧紫棋為藍本創作漫威英雄角色「Jewel」10月2日晚,「漫威之父」斯坦李工作室發文表示斯坦李一直都想創作一個中國的超級英雄,他本人受鄧紫棋歌聲啟發,欲以其為藍本打造一位中國的女超級英雄,並表示或可以以一種寶石為其命名,暫定名為「Jewel」,將最終命名權交給了影迷。
  • 斯坦·李:縱一人,可創千軍萬馬
    斯坦·李原名為斯坦利·馬丁·利博,最初他認為自己的漫畫登不了大雅之堂,才起了斯坦·李這個筆名,而他的真名是要留給一部真正偉大的作品,一個凝縮他全部人生經歷的小說。可這部小說永遠也沒有面世,留名斯坦利·馬丁·利博成為他一生的願望,而斯坦·李作為一名傑出的漫畫創作者,名留史冊,如雷貫耳,跌跌撞撞地開創了整個漫威宇宙,為世界上所有的成年人構築了一個童話。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電影超級英雄時代
    超級英雄,在以前我們只能通過歐美等國外影片看到,尤其是美國好萊塢電影,更是超級英雄的淵藪。像美國隊長、蝙蝠俠、超人、鋼鐵俠、綠巨人、X戰警等等,這些超級英雄曾經是很多人追慕的唯一來源。然而,《流浪地球》讓我們看到,中國電影同樣可以擁有超級英雄。
  • 漫威DC這類商業片會毀了電影這一門藝術?這幾部電影給出了答案!
    不過,同樣的你知道嗎?這部電影本身雖然是走的敘事電影的路子,但是在劇情內核上卻是在「抨擊超級英雄」,大致的主線設定就是以男主早年因為飾演超級英雄而一舉成名,結果後來因為想追求所謂的「電影藝術高度」,卻發現被「釘死」在超級英雄領域中,最後只能選擇從樓頂來一場「信仰之躍」來給自己畫上一個句號。
  • 漫威電影《黑豹》的視覺藝術
    漫威電影《黑豹》的視覺藝術郭世飛(大連工業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34)[摘 要] 科幻電影《黑豹》是漫威影業第一次突破白人超級英雄的角色塑造模式,相對完整地塑造了黑豹這個嶄新的黑人超級英雄形象,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無差別敘事。
  • 《喋血戰士》超級英雄的學院派電影
    只是時運不濟,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所有電影紛紛選擇了撤檔,《喋血戰士》卻偏偏選在這個時期上映。這樣的決策所帶來的風險顯然是「致命的」。首周開畫2230萬美元,上映11天就轉線上播放。片商不延期的操作導致了即使有著極強號召力的範迪塞爾也無力回天。要說到美國的超級英雄漫畫,比較知名的當屬時下影視化作品最多的漫威和DC這兩家。
  • 《守望者》作者阿蘭•摩爾認為,超級英雄毀了電影,它們不是電影
    他說:「現在大部分人都將漫畫等同於超級英雄電影。這件事讓我感到困擾。」摩爾說,自1989年第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之後,自己就再沒看過任何超級英雄電影,「那是唯一的一部。」他說。執導第一部《蝙蝠俠》的是鬼才蒂姆·伯頓。作品帶有濃鬱的哥特風格。
  • 20位過去被忽視的超級英雄值得他們自己去看電影
    雖然偶爾會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漫畫英雄被允許大放異彩,尤其是銀河系的守護者,但在很大程度上,許多優秀的人物卻被忽視,轉而使用同樣疲憊的個人。今年4月,隨著《復仇者:終局》的上映,以及美國隊長、雷神和鋼鐵俠的預期退役,奇蹟電影宇宙的第三階段即將結束,現在是時候打開一些舊漫畫書的金庫,選擇一批更具原創性的英雄和惡棍來娛樂我們了。
  • 羅浮宮從未為中國書畫家舉辦個人展覽,與國內藝術大師宣傳不符
    作為獨具特色的藝術聖地,法國羅浮宮也成為了中國藝術家鍍金的首選之地,由他們創作的繪畫作品,一旦在法國羅浮宮展覽,立刻就能被收藏家搶購一空,價格也能翻上好幾番。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羅浮宮從未為某一位中國書畫家舉辦個人展覽,也不曾收藏過任何一位中國書畫家的繪畫作品,這與國內的藝術大師所宣傳的大相經庭。
  • 5年22部超級英雄電影! 開啟「超級英雄黃金時代」
    從2014年到2019年,一共有22部超級英雄電影有望登上銀幕。,DC也不甘示弱,開始籌建基於DC漫畫的電影宇宙。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一些外星科技,進一步強化自己。到了20世紀,天啟認為超能力者與普通人類不可共存,因此他堅決反對「X戰警」這種支持「和平共處」的理想主義者。天啟是漫威世界的超級反派之一,和很多超級英雄發生過關聯。他不僅自己擁有很強的超能力,還有一批為他效力的使徒。
  • 同樣為第五代導演,馮小剛和陳凱歌的作品為何不如張藝謀?
    ,進而打消了他創作的積極性。 如今陳凱歌導演很少再涉獵到創作中去,而是轉身成為了導師為電影界培養優秀的演員,褒貶不一的歷史讓陳導更是陷入到輿論中,希望陳導早日拍攝一部優質的電影,重回巔峰。
  • 同樣是電影宇宙的塑造,為何漫威一家獨大?
    我們都知道,MCU(漫威電影宇宙)的打造,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2008年的《鋼鐵俠1》開始,一直到《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及後續的《蜘蛛俠:英雄遠徵》,歷時十二年之久,共23部影片。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完整而又宏大的『超級英雄』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不僅有連貫的時間線路,還有層層遞進的劇情,更是有許許多多豐滿的人物塑造。可以說,這是一個『百家爭鳴』的盛況。
  • 2018年的好萊塢不只有超級英雄,這些電影同樣值得期待
    在今時今日的好萊塢,成本愈來愈高、特效越做越炫的超級英雄電影已成了票房靈藥,反倒是清巧奇譎的劇情片屬鳳毛麟角。以下的這十部將在2018年亮相的好萊塢電影,雖然相比《黑豹》、《復仇者聯盟3》、《死侍2》,可能知曉度不那麼高,卻同樣深具收穫口碑和票房雙贏的潛力。
  • 美國波士頓糟糕藝術博物館:「人棄我取」
    原標題:美國波士頓糟糕藝術博物館:「人棄我取」  別以為擺放博物館的作品,件件能登大雅之堂,在美國波士頓的私人糟糕藝術博物館就例外,展出畫作的共通點就是糟糕到讓人無法忽略的作品。  館內專門收藏最醜的藝術品,並堅持「人棄我取」的原則,掛在牆上供人欣賞,至今已累積600幅畫作,每年大概吸引8000人次參觀。
  • 武俠電影神話英雄誕生:超級巨星李小龍的功夫藝術
    在中國武俠電影史上,李小龍是一位劃時代的超級影星兼神話英雄,他的短暫的一生被演繹成多種版本的現代傳奇故事,乃至神話般的傳說。李小龍的出現,標誌著香港功夫片的真正成型,從古裝刀劍片到時裝功夫片的轉折,並且成為整個70年代武俠電影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