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晚,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專題發布會,市衛健委、郫都區及流行病學專家等介紹本起疫情最新進展並答記者問。
發布會視頻截圖
市衛健委主任謝強介紹,12月10日18時至11日18時,全市新報告確診病例2例,均在郫都區,其中1例為昨日通報的無症狀感染者訂正病例。
截至當日18時,本起疫情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
今日2例病例基本情況如下:
病例1:張某某,女,54歲,農民工,居住於郫都區郫筒街道太平村11組, 是既往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2月10日,核酸檢測呈陽性,9時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並於昨晚新聞發布會通報。昨日22時,因患者胸部CT檢查結果異常,訂正為確診病例。該患者14天內去過中鐵奧維爾小區、南門菜市場、中冶中央公園、郫都區紅牌樓川菜廠等地。
病例2:李某,女,57歲,縫紉工,居住於郫都區犀浦街道犀池五街,是既往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2月10日,核酸檢測呈陽性,當日23時診斷為確診病例。該患者14天內去過犀浦貿易中心、國寧菜市場等地。
上述2例確診患者,現均已收入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進行隔離治療,其停留過的所有場所均已採取相應管控措施,並實施終末消毒。同時,我市已按照防控方案,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為什麼晚上發布會和早上通報數據不一致?
12月11日一早,成都市衛健委發布消息:12月10日0-24時,成都市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4例,新增出院1人,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人,均為郫都區疫情關聯病例。其中0-18時,報告2例確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18時-24時新報告1例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訂正為確診病例。
有網民反映晚上發布會和早上通報數據不一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另外,為什麼要把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分開通報?
成都市衛健委主任謝強:
先說數據通報的問題,成都市衛健委一直及時準確通報疫情信息,成都市衛健委每天早上通報的是前一天晚上0點,到24點的數據。12月7日,這個時間發生了變化。為了及時發布疫情防控相關信息,我們每天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召開的時間是晚上9點,我們在發布會上發布的病例截至時間是當天18點。網友反映的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注意到這個情況,在發布中註明了當天18點以後的確診情況。
再來說第二個問題,我們現在講的無症狀感染者,實際包括兩類人群。一是隱性感染者,從發病到痊癒都基本無症狀,另一類是疾病還處於潛伏期,在檢測時,還沒有發病,但後面會出現症狀。如果把這兩類人群都歸於確診病例,不太合適。
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做1次核酸檢測,有些人需要做3次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透露,這次在郫都區檢測的樣本很大,成都21個區市縣全部來支援郫都區。規模擴大以後,針對重點人群,現在採取的是混檢,就是5—10個標本在一起檢測。如果呈現陽性,這個5—10個人再來逐個一次。
根據現在的情況是一步一步擴大包圍圈,從今天18點擴大到整個郫都區。實驗室核酸檢測要經過45個循環,最後做試紙來看。對於一般的人來講,不需要反覆檢測。對於重點對象需要反覆檢測,比如密切接觸者,剛開始的可能排出病毒量不多,咽拭子有可能沒有檢測到,但是不代表體內沒有病毒。所以,我們要多次進行檢測,單次核酸陰性對重點對象來說,其實是不保險的。
個人防護要做好4個方面
欒榮生教授透露,即使後面有可能繼續出現少量病例,這個比例是很低的。只能說疫情的小小反彈,大家不要擔心。
欒榮生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特別是注意以下4個方面:
第一,就是戴口罩,起到阻隔空氣中大規模病毒的作用。特別是在「三密」的情況下,比如:空間密閉,人員密集,接觸密切情況下一定要注意戴口罩。
第二,是勤洗手。勤洗能夠去除和殺滅手上的病原體。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儘量減少公用物品的觸摸。
第三,保持社交距離,至少1米以上,最好2米以上。距離遠了,大飛沫就飛不過來了。
第四,居家環境要加強通風換氣,保持清潔衛生。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成都發布、四川日報、紅星新聞等
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