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胡琳
近期,在岸、離岸人民幣表現強勁,均創下約5個月以來新高。8月5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94關口;離岸人民幣盤中也升破6.94關口。最高觸及6.9323,收盤時報6.944元,最新報6.9418元。
圖片來源:Wind
同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保持上升趨勢,進一步較上一交易日調升51個基點,報6.9752。
在岸、離岸人民幣再現大幅度升值
8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保持上升趨勢,進一步較上一交易日調升51個基點,報6.9752。
數據來源:中國貨幣網
實際上,7月9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破7,是繼3月份之後的再度破7。此後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震蕩走升,今日兩匯率再現大幅度升值。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劉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下跌,這種情況下,人民幣的外部環境利於人民幣升值。
對於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7月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匯率短期波動,主要還是市場力量推動的。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範圍內保持了基本穩定,但是雙向波動也是比較明顯,彈性是加大的,但基本是穩定的。
東吳證券研報顯示,經濟基本面改善是支撐人民幣「破7返6」的主動力。首先從基本面來看,內外需進一步穩固為工業引領的復甦提供更多的支持,我國經濟在三、四季度的增長有望恢復至潛在增速水平以上,將明顯高於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奠定升值基調。
其次,就國際層面而言,全球流動性寬鬆背景下,美元或進入新一輪貶值周期,同時考慮到美聯儲會繼續壓低長端利率和美元指數以降低債務負擔,以及美元需求也在逐步減弱,這些外部因素也將反向支撐人民幣匯率升值。
最後,人民幣匯率走強反映出了中國資產在全球經濟疫後重啟階段中的相對價值,但在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同時也應當警惕人民幣匯率可能出現寬幅震蕩。
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下跌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可謂是「大起大落」。年初受到市場避險情緒影響,美元指數一路走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承壓。隨後美元指數震蕩走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回升。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低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高。
近期美元指數走勢(圖片來源:Wind)
而在7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32.9%,創上世紀40年代以來最大降幅。
東方金誠在研報中表示,隨著疫情在美國再次暴發,勞動力市場的反彈和復甦也在放緩或幾近停滯,抑制了美國經濟重啟的進度。此外近期有美聯儲理事開始公開談論收益率曲線控制的可能性。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對美元走勢形成壓力。而加州重啟封鎖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避險情緒升溫,導致美指止跌反彈。但由於前期跌幅明顯,美元指數整體維持走低態勢。
短期來看,美聯儲引入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的可能性將對美債收益率形成一定下行牽引,美國經濟反彈或將呈現弱於預期的走勢。這些因素將在一定程度降低美債等美元資產的吸引力。隨著買需減弱,美元轉向上行動力不足。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胡琳 編輯|廖丹 李淨翰 杜波 王嘉琦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