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番當中有一部動畫,它的視角十分奇特,別的偶像番都是來講偶像之間的美好友情和展現青春揮灑汗水的,而這一部動畫它的著力點放在了【一個粉絲是如何千心百計支持自己偶像的】和【如何花光所有積蓄來維持自己喜愛的偶像】。
動畫叫做《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
今天,我們從這部動漫入手,了解一下【日本地下偶像】這個團體。
作者/新番の狼
編輯/動漫新番工作組
目錄:
《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動漫簡介動漫中的地下偶像團體偶像、地下偶像的定義地下偶像的特點從動漫《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中看地下偶像常用的經營策略日本地下偶像團體引發的社會問題《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動漫簡介
動畫《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在2020年1月10日放送,目前播放到第三話。
動畫改編自同名漫畫,作者【平尾合利】,漫畫在2016年開始陸續發售,目前最新的第六卷於2019年10月發售。
動畫以女主角【繪裡飄】將所有打工收入全部用來支持一個地下偶像團體【Cham Jam】中最不起眼、最沒有人氣的偶像【舞菜】的故事。
表面上是一個瘋狂的、大大咧咧的女粉絲在追星路上的辛苦,但女主角【繪裡飄】與偶像成員【舞菜】都非常自卑,因此她們的故事反而有一種【好想急死你】的感覺。
動漫中的地下偶像團體
其實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地下偶像團體,之前被腰斬的《Wake Up Girls》也是講述幾個女孩子從地下偶像慢慢努力最終出道的故事。
當然,還有那個號稱【哥仨不火天理難容】的超搞笑喜劇動畫《后街女孩》也是講日本地下偶像團體的。
不過即便如此,《Wake Up Girls》和《后街女孩》對於偶像與粉絲互動環節的描寫都非常簡單,《Wake Up Girls》側重點放在了【電視臺運營路線】,而《后街女孩》則把重心放在了搞笑上面,更多的篇幅放在了哥仨在小屋裡的日常生活上。
偶像、地下偶像的定義
偶像的定義:
偶像這個詞其實原本有著很寬廣的範疇:
偶像是指為人所模仿的對象,對象是種,為人所模仿是屬差。偶像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自然物,如太陽月亮。一類是人造物,如明星。另外一類是思想物,如神仙。——百度百科
而現在,我們總是在談話間自然而然將偶像變成了【人造明星】的專屬代名詞。本文所說的偶像也是基於當今的語言習慣所指代的【人造明星】。
日語中的偶像叫做【アイドル】也就是許多人經常說的【愛豆】。
日本著名偶像團體AKB48
地下偶像的定義:
並不是說地下偶像就全在地下工作,而是側重於表現類似於【地下工作者】的隱蔽性。那麼是地下偶像見不得人嗎?在做非法的事情嗎?其實不是。
地下偶像的來源要提到一個日語詞彙【地上波】。
地上波是指無線電視也稱為地面電視,為電視傳輸方式之一,與衛星電視相對。早期沒有人造衛星的時代,電視臺多以此方式播放節目。順便一提,地上波到2011年就停止使用了。
也就是說,地下偶像的關鍵點是沒有通過【地上波】。而【地上波】即便2011年後停用也基本泛指了電視臺,也就是沒有上過電視作為重要定義標準的。
地下偶像的特點
既然是不會上電視的偶像,那知名度肯定會有所局限。而地下偶像的其他特點也基本都圍繞著【隱蔽性】和【知名度小】來展開。
特點1:地域性強
地下偶像這個詞往往約等於【當地偶像】。實際上由於沒有電視的宣傳,地下偶像基本都以縣為單位進行發展的,幾乎沒有出縣進行演出的情況。
《普通女高中生要做當地偶像》
特點2:知名度小
雖然有一部分地下偶像發展成【當地知名偶像】。但其實絕大部分地下偶像都處於不為人知的狀態。一個地下偶像團體的固定粉絲十分有限,大概僅有數十人。舉個形象的例子,大牌偶像團體就像是【國企、大公司】,而地下偶像則更像是【個體工商戶】。
特點3:普遍生存困難
這一點需要先說明,有一些無下限的地下偶像團體會出賣色相甚至直接涉嫌偶像的肉體交易,所以反而會賺個盆滿缽滿。但普遍來講,地下偶像的收入都非常低,地下偶像的平均月收入是12.7萬日元(18年數據),而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月薪大概是30萬日元。
特點4:親民
因為本身知名度就不高,所以發傳單、街邊宣傳等全都是偶像們親力親為的。如果說知名偶像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距離感,那地下偶像在這點上絕對就是【看得見摸得到的鄰家小妹】了。地下偶像更能夠給人一種【普通人在堅持著自己愛好】的感覺,而非知名偶像那種【成功大佬只能崇拜】的感覺。
特點5:相對自由
與知名偶像團體不同,地下偶像團體除了練習和演出,其他時間並沒有絕對要求,許多地下偶像可能為了生計會在地下偶像之外有其他的打工,對此事務所一般是不管的。而且相對自由還體現在情感生活方面,除了一些事務所嚴格要求偶像不允許有男女朋友外,許多地下偶像團體的事務所對此管理並不太嚴格。
↓下圖為《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中的反諷。
特點6:以周邊收入為主,門票收入為輔
主流大牌偶像舉辦一場演唱會那門票可以說是直接勸退絕大部分阿宅的。而地下偶像的門票換算成人民幣都只有幾十元最多一百多元。
當然這麼低的門檻肯定無法維持一個偶像團隊的日常開銷的。所以地下偶像團體們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販賣周邊的收入,而且這些收入所佔的比例通常要比門票收入還要高。
所說的周邊多種多樣,從粉絲服裝(帽子、T恤等)到海報掛簾再到與粉絲的合影照、籤名照等。尤其是與粉絲互動的收入,在地下偶像團體中所佔的比例相當高。
通過售賣與粉絲與偶像互動的時間來盈利這可以說是地下偶像團體的最大特色了,說白了就是【我花幾十元人民幣,購買與粉絲握手幾秒鐘的時間】。
某地下男團經紀人的採訪
從動漫《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中看地下偶像常用的經營策略
無論怎麼形容,【地下偶像團體】終究是一種職業。一種職業能夠長久存在,肯定是有其可以生存下來的策略。
雖然《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目前只播放到第三話(其實在我寫文章的時候恰好更新了第四話,不過我還沒看,先不計入這次說明)
但它其中充滿了經營策略,我們是可以通過動漫看到現實中的地下偶像團體經營策略的。
第一話開頭40秒左右,偶像親自發傳單:既親民又能讓接到傳單的人們有瞬間喜歡上偶像的可能。
第一話3分35秒,售賣一套照片:如果是單推(推:指喜愛並花錢支援)某個偶像的話為了集齊所有照片,就需要購買大量照片。當然售賣的時候肯定無法看到內部是哪張照片,類似於當年的【水滸卡】。
第一話,6分32秒,握手券:一千日元購買到自己喜愛偶像的5秒鐘。這已經明碼標價了,當然這是地下偶像中的常態,也可以稱其為【主營業務】。
第一話,7分14秒,握手券是網絡預約的順序購買:先預約就有機會購買更多自己喜歡的偶像的握手券。
第一話11分28秒,握手券是隨著CD附贈的:所以在動漫中看到一個人購買許多CD的情況,多半就是CD附贈某些福利。
第一話13分19秒,偶像團體通常每個成員有一個代表色:不然容易區分、容易記憶更可以通過【我喜歡的顏色就是偶像的代表色】這種方式增進粉絲與偶像的粘性。
第一話14分25秒左右,與偶像互動照片售賣:5張握手券可以獲贈1次與偶像合影的機會,而且數量有限,增加了粉絲們的購買熱情。
拍立得券
第一話18分55秒,通過不同的服裝促進粉絲的熱情:當然動畫中是反面教材,就是服裝並不好看的情況。但偶像因為換上可愛的服裝而引起全場尖叫的情況不論在動畫中還是在現實中都是不少見的。
還有,以上所說的這些第一話中的內容都屬於【定期公演】這一範疇內的。定期公演就是周期性的,雷打不動的演出,偶像們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公演來保證門票和其他類型的收入才行。也是為了粉絲能有足夠的粘性。
第二話開頭25秒左右,地下偶像參加T臺秀:這其實算是【地下偶像團體】的戰略經營,與粉絲關係不大,屬於提升知名度的跨領域企劃。在《Wake Up Girls》中,偶像們也參加過【大胃王】欄目和【天氣預報】,這些都屬於跨領域企劃,為了增加知名度和熱度的經營戰略。
能夠參加這種活動①證明偶像團體的事務所有很大的格局,②證明事務所要麼有人脈,要麼比較有錢。
第二話13分11秒,偶像可以通過回信增加粉絲粘性:【自己最喜歡的偶像跟自己通信了】這不但可以回饋粉絲的熱情,還能夠讓粉絲更加堅定地支持偶像。是否給粉絲回信,給哪個粉絲回信並一定要事務所決定,大部分事務所對此基本不管,這也是地下偶像團體的自由特點。
第二話14分22秒,偶像不可以喜歡某一個粉絲:不論是知名偶像還是地下偶像,【偶像是大家的】這種概念一定不能被打破,這也是許多知名偶像的事務所規定偶像絕對不能交男女朋友的原因。而且事實證明,一旦偶像有了配偶就確實會影響粉絲的熱情,甚至會讓粉絲們直接退出偶像的粉絲圈。
第三話4分20秒,線下室外握手會:一般在人多的地方舉行,不但可以增加路轉粉的概率,更可以起到宣傳的作用。為了增加路人參與率,這類握手會採取隨機模式,可以讓路人也能夠排到老粉絲前面。
第三話5分19秒,偶像會登上雜誌:一些以正式出道為目標的偶像團體,會上雜誌。當然雜誌不僅限於偶像類型的雜誌,美食、旅遊等雜誌也經常會看到一些地下偶像的身影。
第三話11分15秒,偶像們會在官網上發布各項活動行程:粉絲們可以根據實際的時間地點調整自己的時間表。當然,在現實中,地下偶像團體除了網上公布行程外還可能有粉絲群等粉絲自發的線上交流群體,這點全天下都一樣,中國的粉絲QQ群也絕對不少。
第三話20分40秒,偶像與粉絲在線下見面時:這點沒有專門成文的規定,偶像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增加與粉絲的互動,但粉絲通常有著非常嚴格的自制力,一定不要影響偶像的正常生活,也不要多加過分偶像的生活狀態。實際上,因為特別喜愛,跟蹤偶像甚至想要殉情的粉絲並不是沒有,所以偶像一般都是要避開過分親熱的粉絲的,而粉絲一般也都要自覺,不要因為線下碰到了就過分激動嚇到了偶像。
以上是動畫前三話跟【地下偶像團體的經營】相關的一些講解,這些在現實生活中也都是與動畫一致的,完全可以作為研究內容來參考。
日本地下偶像團體引發的社會問題
日本的偶像業界其實比中國更早成形,並且有著較為完整的一套產業鏈。
而地下偶像,由於其知名度低,影響範圍小,更容易與一些地下的黑暗產業相聯繫。
例如,一些偶像團體就明顯涉及肉體、賭博、毒品等交易。這類事情對整個產業的影響會十分巨大,因為許多不了解情況的吃瓜群眾會因為一兩條黑色新聞就認定【地下偶像團體】就不是什么正經的職業。
花錢買一張與偶像同床的照片
而事實上,許許多多的地下偶像生活非常窘迫!他們幾個人生活在十幾平米的房間,他們甚至會爭奪一卷衛生紙,日常的食物也經常是大米飯就鹹菜。
即便是一張拍立得5000日元,握手券1000日元,但粉絲總數很少還有場地化妝等日常開銷巨大,導致許多不走歪道的地下偶像其實生存困難。這才真正是為了夢想的打拼,他們非常辛苦,甚至許多地下偶像團體直到解散都沒能出道,但他們在追尋夢想的路上痛卻快樂著。
並且隨著網絡的日漸發達,直播業直接衝擊著地下偶像團體,許多人只是隔著屏幕賣著萌就能夠得到不次於地下偶像的收入。在這樣的形勢下,不得不說選擇地下偶像這一職業真的是越來越難的一條路了。
不過話雖然這麼說,但由於日本是一個非常守舊的國度,就算網絡如此發達的現在,許多線下實體店也並沒有因為網購的流行而直接倒閉;偶像業也如此,雖然網絡發達了,但地下偶像仍然有著它相應的市場,而且願意實實在在跟偶像接觸,仍然有非常多的粉絲願意花錢買【與偶像互動】。
所以日本地下偶像團體,其實我們也沒必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姑且把她們看成是為了夢想寧願吃苦的一群人就好。她們的辛苦和在臺上的閃耀才是人們追求的源頭,偶像其實也無非是通過自己閃耀的生命來展現青春和美好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