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是不可能的,按照漫威影版中浩克和毒液的設定,他兩都不是滅霸的對手
影版漫威和漫畫原著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這是「漫改影」的一種通例,因為兩者之間展現方式不同,表現的難度也就不同,在拍攝手法和成本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下,漫畫中很多的元素和角色,代入影版後,不得不進行一定的削弱,只不過不同削弱的程度不同罷了。而滅霸和浩克相比,浩克較漫畫版削弱的程度就非常大了。
在漫畫中,浩克的力量是極少數沒有上線的角色,隨著自身怒氣的上升,其力量(實力)也隨之上漲,怒氣越高,實力越強,幾乎是沒有「天花板」的。而且浩克的形態也不止一種,還有很多諸如「罪惡浩克」、「不朽浩克」、「綠殤浩克」、「四手浩克」、「野蠻浩克」這些版本,每一個版本在漫畫原著中實力都非常的強大,完全不弱於一般形態下的滅霸。根本無需毒液的加成,況且毒液在漫威宇宙中,無論是影版還是漫畫當中,都不是實力較高層次的存在,對於實力的加成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高。
影版浩克設定
從漫畫原著到2003年的《綠巨人浩克》,再到2008年納入漫威電影宇宙的《無敵浩克》,「綠巨人浩克」的人物塑造可謂是一路被削弱,原本單線電影中的可具象化綠色伽馬能量也被從浩克身上剝離,帶入到漫威電影宇宙中的僅僅是一個浩克的原型,僅僅保留了常態下的綠色大塊頭的形象。
沒有「怒氣=力量」的設定,也消除了自身巨大伽馬能量的天賦,完全回歸到一個純物理設定的「肉坦」,除了影片拍攝成本的考慮之外,我想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應該是在於綜合考慮漫威電影宇宙中各任務英雄之間特色和區別。超高防禦和力量,如果再加上伽馬能量(有點類似於魔法類),這樣的人物塑造,在一定程度上會和雷神索爾相重合。
還有一定值得考慮的問題,就是浩克和班納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形成了一種共享身體下的人設對立,一個睿智聰慧,而另一個則是暴怒單純。兩者之間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雖然在《綠巨人浩克》和《無敵浩克》中,浩克也是憤怒的化身,但相比於漫威版浩克,他們都保留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並不像漫威中那樣「智商不在線」,通俗的說就是經過了「智商弱化」。
「毒液」設定
毒液並非是一類生物的總稱,而是一個外星「共生體」(俗稱寄生蟲)的個體,在漫畫中,最早出現於1986年的《蜘蛛俠之網》中,在影版中「毒液」的設定和其宿主(愛德華·「艾迪」·布洛克)一樣,在自己的種群中都是墊底不出眾的存在,迫於生活和生存的窘迫之中。後因一次機緣巧合中,跟著人類的太空飛行器來到了地球,「毒液」在與自己的宿主共生之後,發現了地球優越的生存環境,從而定居於此。
所以,從漫威的設定來看,「毒液」是一種需要與合適的宿主共生之後,才能適應地球上的大氣環境,借宿主的各項生理機能從而達到生存的目的。除此之外,「毒液」會對宿主產生較大的增幅,主要體現在力量、速度、彈跳,以及恢復上。但會消耗大量的生物能量,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卡路裡」,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理解的話,就是「毒液」的寄生加快了宿主的「新陳代謝」,從而實現增強,當然也就加快了能量的消耗。
滅霸人設
滅霸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無限傳奇階段最強最大的反派BOSS,漫威給予了很強的「反派主角光環」,不僅對其實力沒有太過殘忍的削減,還讓很多已經上線漫威電影宇宙的實力大佬為其亮相而讓步,典型的就有:眾神之父——奧丁;至尊法師——古一;死亡女神——海拉等。
而且相比於漫威中的滅霸私慾,在影版中,滅霸屠殺宇宙生靈的初衷也被極大的美化,從某種角度甚至給人一種「大公無私」的錯覺,在「宇宙平衡」和「人口危機論」的攜裹下讓滅霸也是收穫了不少的支持之聲。
不僅如此,滅霸的實力起步也是遠比漫威電影宇宙中的其他眾多人物要高很多,沒有經過長期的鋪墊和「打怪升級」,滅霸的實力就已經超過了「準天父級」,在《復聯3》和《復聯4》中面對眾多超級英雄的合力夾擊,仍然遊刃有餘,不可謂不強大。再加上「無限原石」的引入,不僅將眾多的漫威單線影片強勢的串聯到一起,更是讓滅霸掌握了一種可以無敵於天下的強勢手段,「如虎添翼」。
實力上的差距
在比較三個人物的人設之後,實際上我們不難發現,滅霸在人設的限定之中,其實力已經是遠超浩克和毒液。《復聯3》阿斯加德「難民號」飛船上,沒有使用無限原石、亦或者是其他武器(暴君戰刃),徒手狀態下的滅霸就輕鬆的制服了從暗處偷襲而來的浩克,無論是格鬥技巧,還是力量上都是完全做到了秒殺。在瓦坎達的戰場上,雖然借用了簡單的無限原石力量,也輕鬆的搞定了身著「反浩克裝甲」的班納博士。兩次的經歷可謂是徹底的擊潰了班納和浩克的信心。
而毒液雖然現階段並沒有納入漫威電影宇宙,但從《毒液》中看來,毒液的實力設定,相比於漫威電影宇宙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單單是比較兩個系列中所需要應對的反派實力,就不難看出,毒液加成在人類(艾迪)身上之後的實力顯然是無法抗衡《復聯3》和《復聯4》中的反派的,就更不用提實力強大的滅霸了。
所以就兩者單獨的實力來看,與漫威電影宇宙中的滅霸是有非常的大的「實力鴻溝」的。
毒液加成之後的浩克增幅不足以彌補和滅霸之間的差距
毒液的增幅有多強,在影版中實際上很明顯,從電影《毒液》中我們不難一一比對:
1、力量
經過毒液寄生後的艾迪,單單就力量上的變化並不是非常的明顯,如果從其和敵人的對戰中分析的話,估算力量的增幅大致在2-5倍左右,而人類的力量按照上限來估算的話,頂多也就200KG左右,那麼力量增幅之後頂多也就400KG到1噸左右,而這個力量的數值,還不如漫威電影宇宙中的美隊斯蒂夫(參考手拉直升機情節)。
2、速度
被附體後的艾迪並沒有增加原有行動狀態下的速度,而是將原有的跑步形態轉化成了四肢行走,通過交叉的方式提高了步速,從而達到了提速的效果。此外另外一種增速方式就是借用四肢力量進行短距跳躍。但兩種方式下的增速並不是非常無解的那種,增速之後的速度大約適合強化後的美隊和黑豹差不多。
3、恢復力
毒液眾多增幅中恢復力的增強應該是最為可觀的,在《毒液》種,艾迪受到了無論是骨折還是穿透傷,甚至是心臟受損,都能在毒液的作用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恢復,其速度就視覺效果上來看,差不多都趕上了《X戰警》中金剛狼,或者是《綠巨人浩克》中浩克。
所以從這三項增幅方向來看,毒液對於浩克的增強並不會太過於明顯,唯獨在恢復力上比較出眾,而浩克自身的基因改造中本就加入了皮膚強化和再生能力,並不太需要再額外的強化恢復力了,而力量和速度上的增幅對於浩克來說意義都不大,這並不能改變浩克和滅霸之間的實力差距,浩克與滅霸相比更多的是缺少高超的格鬥技巧。
毒液的增幅不穩定因素較多——缺點明顯且致命
1、高赫茲超聲波
有點類似于振金的鈍化,毒液這種外星共生體又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便是非常的懼怕「噪音」,在高頻的聲波下,不僅毒液的寄生狀態會被打破,甚至長時間暴露於此還會對「共生體」自身產生本質上的傷害,而且這個傷害有可能還是不可逆的。
在《毒液》中,艾迪也正是利用了這個弱點打敗的反派。而且在馬奎爾版的《蜘蛛俠3》中同樣也有這樣的情節體現,皮特帕克正是利用鋼管制造的聲波剝離了附著在記者小哥「艾迪」身上的共生體。
2、高溫火焰
火焰和高溫是這類共生體的另外一大致命弱點,甚至毫無避免之法。毒液雖然可以無視刀槍等物理攻擊,但無法承受高溫的火焰,即使處於寄生附著狀態下,這一點仍然沒有被改變,從《毒液》中情節來看,共生體本身似乎是一種易燃體質,只要沾染到,便會迅速的消散,並且火焰會隨著其軀體迅速蔓延。
3、超高耗能
較大增幅的背後是較高的能量消耗在支撐,這一點非常類似於「閃電俠」和「快銀」的設定,高速的「新陳代謝」除了增強各方面技能之外,也會產生巨大的熱量消耗,而且消耗的速度還是非常的客觀,從《毒液》中的「飢餓梗」不難看出這一點,而這必然會極大影響毒液寄生體的戰鬥續航。
所以就此看來,在如此多的明顯弱點之下,來對付一個實力強大,且被知識詛咒過的存在(滅霸),顯然有點並不理智,這種增幅對於浩克來說可能並不會有太大的助力。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必刪
均屬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