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疫情不僅僅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其他國家地區也不例外,不管是務工人員、上班族還是用人單位、企業工作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很多小商鋪和剛起步的工作室都在疫情期間「陣亡」了。
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旺鋪轉讓」已經見怪不怪,疫情期間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是很多人難以承受的,不僅在家待業沒有收入,還要面臨著房貸、車貸的壓力,有的人還需要支付自己的房租費用。所以,很多人抵抗不住壓力只能選擇關閉門店。
在市場動蕩的大環境下,這幾位富翁的身家不僅不掉反而暴增,甚至還超越了自己原來的財富水平。根據政策研究所和美國稅收公平協會的分析,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億萬富翁的財富增長了近20%。當下美國的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逾230萬人。
有數據顯示,在3月18日到6月17日之間,美國643位億萬富翁的總資產從2.9萬億美元增至3.5萬億美元,還有29個人加入了「萬億美元俱樂部」。在這期間,儘管億萬富翁們的集體財富增加了5840億美元,但仍然4550萬美國人申請失業。
在疫情期間,淨資產增長超過50%的七位億萬富翁分別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印度能源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董事長Mukesh Ambani、德國施瓦茨(Schwarz)集團老闆迪特爾·施瓦茨Dieter Schwarz、日本迅銷公司創始人兼總裁柳井正及家族、香奈兒共同所有者阿蘭·沃特海默(Alain Wertheimer)和香奈兒共同所有者傑拉德·韋特海默(Gerard Wertheimer)。
其中,印度首富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董事長Mukesh Ambani身家暴漲一路飆升至全球十大富豪最惹人爭議。相對來說,印度的經濟條件和醫療設施都比較落後,並且,印度的階級觀念非常強,很多地方甚至只允許富人進出,印度最富有的10%的人擁有總財富的四分之三以上,而大多數新創造的財富掌握在最富1%人手中。
印度是一個貧富差距極度不平衡的國家,在此次疫情當中,截至當地時間6月22日上午,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升至425282例,累計確診人數居全球第四。在此之前的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14821例,而這也是印度單日新增病例連續11天超過一萬例。
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首富的財富還在不斷增長所以引起了很多印度民的不滿,認為他的財富並沒有為國家做出什麼貢獻,對窮人的健康和教育也沒有什麼作為,在印度孟買地區的學校和醫院只對富人服務。
像印度這樣財富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社會狀況是肯定會發生階級矛盾的,但是也有人說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最終,人們都會厭倦富人炫富。對此,也有很多人認為印度首富是國家的驕傲,期待有一天他可以成為世界首富,為印度增光。
其實印度近年來經濟也在快速的增長,根據印度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顯示,印度2019年經濟實際增速為5.3%,僅次於中國的6.1%,完成的GDP為200.81萬億盧比,折合美元2.85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五。
印度首富躋身全球十大富豪榜爭議也是印度國情導致,印度的財富分配並沒有針對底層人民,還是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頭等階層。有學者調查發現,印度農村貧困人口的工資與城市的服裝公司高管工資相比較,農民竟然需要800年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才能擁有和高管一樣的薪資。這個對比真的是太觸目驚心了。
再加上本身印度的國情,此次疫情讓更多的印度人民飽受苦難,大量失業人員致使印度居民的經濟水平呈現下滑趨勢。
其實,不管是哪個國家,什麼樣的環境下,只有擁有雄厚的資本才能夠應對所有的困難和金融危機。富人越富,窮人越窮也並不是只看外界因素,更多的還是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不斷地去積累自己的財富,這樣才能夠在社會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在疫情期間,富豪的身家能夠一直穩定增長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擁有足夠的資本條件,這樣的話,才能在困難褪去的時候把握住時機。你覺得這些富豪為什麼能夠在疫情期間還能夠身家暴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