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90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朋友芳姐早上來電,說:「我發現琳琳好像早戀,最近我總能看見她和一個男孩一起放學,有說有笑的。」
「那你有跟孩子交流過嗎?」
「交流了,剛開始害怕影響孩子的情緒、學習,所以一直在想怎麼開口?後來我上網去查了一些案例,學習了一些處理的辦法。琳琳性格比較開朗,所以我直接問她是不是喜歡那個男孩。聽我這麼說,明顯感覺孩子有些驚慌失措,於是我哈哈大笑對她說『害羞就是喜歡,你跟媽媽說說這個男孩性格怎麼樣?看起來挺帥』。就用這種方式,打入他們內部」。
「可以啊芳姐,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與其扭扭捏捏,不如直接和她攤牌。我表示理解支持,孩子心理也不會因為害怕,有壓力。學習我們也達成共識,他們互相進步,學習彼此的優點」。
「這樣做的很對,給你點讚!相信我,未來你對孩子這段'早戀'的支持,會是她一生的美好回憶。你們彼此之間的感情會更加親密」。
所有的家長在孩子上初中甚至更早一點,都會對「早戀」這個詞有一種莫名的擔心。調查發現有49%的家長擔心孩子因心智不成熟引發其他問題,所以孩子之間一些親近舉動,被這一部分家長冠上「早戀」的代名詞。
早戀不是洪水猛獸
之前黃磊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一段關於早戀的話:「我女兒要是15歲談戀愛,我覺得很正常,早戀這個詞很混蛋,青春期情竇初開,對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喜歡,這是很正常」。
早戀是什麼?
是發生在青春期孩子身上的一種愛戀,說明孩子身上有吸引異性的優秀特質。但是在中國特色教育背景之下,早戀被很多家長、老師視為學習的最大障礙。只要發現孩子有早戀的苗頭,家長和老師就會聯合起來,極力阻止,使得「初戀」這朵花還沒有開,就在苦口婆心、窮追猛打之下戛然而止,成了很多孩子一段不堪回首的噩夢。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少年心理專家方藝儒老師說:「對於每個人來說,完善的性教育基礎上"早戀」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這段經歷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戀愛觀、婚姻觀,從而決定他一生的幸福」。在成人正確的引導下, 孩子對「早戀」會有一個美好的感覺,無論最後和他相伴一生的人是否是第一個喜歡的人,他都會記得當初的一份美好。但被家長、老師過激幹預的早戀,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傷害。
當在孩子身上發生「早戀」時 ,家長應該感到高興,這預示著孩子心智慢慢成熟、完善,家長應該感到開心,而不是如臨大敵。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早戀帶來的不良後果。
所以,家長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而是當他進入青春期,對其做出正確的引導。
家長積極面對孩子「早戀」
早戀中家長最害怕的不是影響學習成績,而是孩子因為心智不成熟,做出一些越過底線的事情。正確的做法是,家長提前與孩子進行「性」教育課程。哥哥11歲,爸爸告訴他,未成熟涉足該關係的後果。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倫理等方面,這些結合起來表達才是健康、的。
家長不要羞於啟齒關於「性」的教育,因為越是含糊不清的表達,會給孩子越多的想像與冒險。這是很正常的教育,只有孩子足夠的了解,才懂得什麼是不能突破的底線,這些是需要我們提前限制的。
一方面,面對孩子早戀表示理解,多溝通。孩子出現對異性懵懂的喜歡,是心智正在完善的階段。作為父母我們要以「過來人」的身份與孩子多溝通,告訴孩子:「喜歡、欣賞一個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媽媽(爸爸)也有過那樣的階段。當你有喜歡的人,說明正在變得成熟。喜歡會讓我們變得開心,並且互相影響,變成更好的自己。」
可以與孩子聊一些關於戀愛積極、正面的話題,讓孩子明白「早戀」不是壞的事情,而是可以通過彼此的交往,變成更好的人。
這種似朋友之間的交流,會讓孩子與父母內心更加貼近。當他與喜歡的人產生一些矛盾時,會主動與家長溝通。這樣我們能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並給出合理的建議,避免學習下降之類的問題。
另一方面,多鼓勵孩子與異性之間的交往。鄰居王女士是一個控制欲比較強的媽媽,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便限制女兒與男同學互動、交往。結果在初二那年,女孩喜歡上一個外校男生,經常瞞著王女士「約會」,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越管反彈越大,初三兩個孩子做出越底線的事情,雙雙輟學。
孩子不是我們的私有物品,幹涉、管制太多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多鼓勵孩子與異性、群體之間的交往,這樣孩子不會過分對某一個異性產生好感。同時在交往中學會完善自身,學會選擇與承擔責任,學會自我保護,這才是我們面對「早戀」的態度。
凌晨媽媽來叨叨:
戀愛是人生的必修課,只是有的孩子心智成熟較早,會提前進入這段「粉紅」時期。我們要給孩子時間學習,讓他們在這堂課中認識自己、認識他人。不要涉及到「早戀」問題後,過分打壓孩子,因為在未來,孩子會很難進入親密關係。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謝謝】
相關連結一:深度:「育兒大師」顧佳,揭示三個教育真相,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
相關連結二:《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和媽媽發生爭執,高考失誤是故意的?
相關連結三:#美國研究:從小玩遊戲越多,孩子越聰明!3歲前花樣遊戲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