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朝末年開始,各地便開始出現土匪,他們佔山為王,以打家劫舍為生,憑著山地之險,連官兵都拿他們沒辦法。到了民國時期,軍閥混戰連連,百姓的日子更加艱難,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存加入土匪的行列,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當地百姓帶來連極大的災難。各地土匪多如牛毛,有名的無名的各行其道,廣西也不例外。
在桂林全州石塘安和附近的鄉下,就有當年土匪留下的窩點,他們憑險而居,壘石成山寨,隱藏在茂密的山林之中。歷經百年,曾經進山的道路早已被茂密的雜草樹枝掩蓋,行走起來非常的不便,不僅要小心枝條刮臉,還有擔心草叢中是否有毒蛇小蟲的出現。道路艱難且險阻,筆者曾多次想要放棄,但好在堅持了下來。
終於,在千辛萬苦之下洞口終於出現在了眼前。巨大的山體之中,用石頭壘成的劵門,洞中黑漆漆的,十分陰森而且神秘。走進劵門,一個天然的巨大溶洞出現在眼前,洞頂頂部的鐘乳石漂亮且形態各異,燈光打在石頭上,有些還會散發出閃閃的光點。人工鑿出的石臺階,想必是當年土匪留下的傑作。留給我的第一印象,這個洞實在是太震撼了,處處都是天然的美,如果稍加開發,一定是一個不錯的旅遊景點。
一個非常大的溶洞,據村民介紹早前這裡被分割成多個區域,分別為聚義廳、儲藏室、打更室等,還有儲存糧食的倉庫。洞中十分空曠,回聲也特別大,洞連著洞,看規模至少可以容納上百人同時在這裡居住。
在影視劇中經常能夠看到土匪躲在深山之中,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生活富足,快似神仙。但是在這個溶洞中似乎想像不出來那種溫馨的場景,洞中深處漆黑一片,僅有洞口的附近可以採光,洞內坎坷不平,還要小心別被頭頂的鐘乳石碰傷,想找到一塊合適的落腳地都難。而且南方地區多潮溼,溶洞裡更加。想必當年土匪在這裡居住也是多有不便,一要防範官兵的追捕,還要防備蛇蟲的侵擾,生活也是夠艱難的。
但土匪選擇這裡作為根據地是很有道理的,這裡處於大山之中,叢林茂密,道路險阻。進山的小路也十分陡峭,僅容一人通過。道路曲折十分不好找,溶洞被大石封上,只留有一門方便出行。真是遇上了官兵追堵,跑進洞中,留上幾個人把手,把門一關,大碗吃肉,大碗喝酒,你又能奈我何。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就是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土匪早已經化為塵土,洞裡以前的建築也被後人拆掉,如今就留下一個天然的溶洞。地面的水消了,鈣化池乾涸了,鐘乳石也都死了,不然這裡肯定更加美麗,而不僅僅是神秘和神奇。
歷史的烽煙,早已被朔風吹散,只有林中的山洞孤獨地守望著歷史,守望著這裡曾經的過往。攻下土匪寨,佔領土匪寨,當一個山大王,這種想法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