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不知道前兩天你們的朋友是否被這些畫而刷屏呢?
實際上,這種一個名為「用藝術點亮生命」的慈善項目,用戶可以在「小朋友畫廊」H5頁面欣賞併購買25位「小朋友」的畫作。然而,這些畫並不是普通的小朋友製作,而是均由患有自閉症、腦癱、唐氏症候群等精智障礙的作者創作,每一幅都代表了作者對生活的憧憬與希望。
在短時間內,「小朋友畫廊」以刷屏之勢吸引到了近600萬人的參與,募集的善款很快就達到了1500萬的目標。「自閉症兒童」這一群體被推到前臺,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但這刷屏之後,討論和質疑之聲接踵而至。小康醫生覺得,無論是對這筆善款最終流向的追問,以及是否違背《慈善法》的探討,都是對「自閉症」這個群體的關注。
對於自閉症患兒而言,他們有可能一生都無法真正「成長」,心中永遠住著一個「小朋友」。根據2015年發布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自閉症如今已經轉變為流行病,其自閉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國家相似,約為1%,這1%中,自閉症患者已超1000萬,其中0-14歲的兒童患者達200餘萬。
我們都習慣將自閉症患者稱之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永遠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雖有視力但卻不願與人對視,雖有語言能力但卻不願意與他人溝通交流。因此,「小朋友一元畫廊」刷爆朋友圈,你是否真得了解自閉症嗎?自閉症兒童早期有什麼症狀呢?這種疾病又該如何治療呢?來,讓一張圖告訴你答案吧:
最後,針對這次慈善行動的網友質疑,小康醫生有幾句話想說:實際上,在這種網際網路時代,若能抓住網友的痛點以及使用好傳播規律,做一次成功的「慈善營銷」很容易。然而,在這些表面的背後的本質,這些星星的孩子的真實生活是否可以得到很好的改變呢?
對於很多網絡慈善而言,很多人往往只是存在蹭熱度的心態去面對。但這一時的熱鬧之後,這些需要關注的對象是否會容易被人所遺忘呢?因此,面對星星的孩子,我們需要是社會持續性的關注,需要迸發的熱情更需要守望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