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芭蕉扇,我們很容易能想到「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但是實際上,在《西遊記》原著中,芭蕉扇共出現了四次。那麼這四把芭蕉扇是不是同一把呢?一起來盤點下:
一、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芭蕉扇
86版電視劇,金銀角大王的故事只展示了紫金紅葫蘆、羊脂玉淨瓶和幌金繩三件寶貝,實際上原著中還有兩件寶貝:芭蕉扇和七星劍。七星劍先後、多次被銀角大王和金角大王用於和悟空、八戒、沙僧的打鬥,在這裡不詳說。而芭蕉扇則是用於金角大王與孫悟空的對戰中——
那魔慌了,將左手擎著寶劍,右手伸於項後,取出芭蕉扇子,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唿喇的一扇子,掮將下來,只見那就地上,火光焰焰。原來這般寶貝,平白地扇出火來。那怪物著實無情,一連扇了七八扇子,讖天熾地,烈火飛騰。好火——
那火不是天上火,不是爐中火,也不是山頭火,也不是灶底火,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這扇也不是凡間常有之物,也不是人工造就之物,乃是自開闢混沌以來產成的珍寶之物。用此扇,扇此火,煌煌燁燁,就如電掣紅綃;灼灼輝輝,卻似霞飛絳綺。更無一縷青煙,儘是滿山赤焰,只燒得嶺上松翻成火樹,崖前柏變作燈籠。那窩中走獸貪性命,西撞東奔;這林內飛禽惜羽毛,高飛遠舉。這場神火飄空燎,只燒得石爛溪幹遍地紅!
大聖見此惡火,卻也心驚膽顫,道聲「不好了!我本身可處,毫毛不濟,一落這火中,豈不真如燎毛之易?」將身一抖,遂將毫毛收上身來……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
從上面的敘述看,這把芭蕉扇的功能是「平白地扇出火來」,來歷是「自開闢混沌以來產成的珍寶之物」。
二、太上老君降服青牛怪的芭蕉扇
老君的這把芭蕉扇是唯一能夠搞定金剛琢的法器,要說這金剛琢水火不侵,曾經把悟空和各種天兵天將的兵器、法器收走,何其厲害!但是感覺這把芭蕉扇的功能與金角大王那把不一樣,而且來歷不明——
老君道:「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憑你什麼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老君念個咒語,將扇子搧了一下,那怪將圈子丟來,被老君一把接住;又一搧,那怪物力軟筋麻,現了本相,原來是一隻青牛。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兜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
三、鐵扇公主的真芭蕉扇
鐵扇公主的這把芭蕉扇是唯一能夠平息火焰山的法寶,經過三借,孫悟空最終用這把扇子扇滅了火焰山的火焰——
孫大聖執著扇子,行近山邊,盡氣力揮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歡歡,又扇一扇,只聞得習習瀟瀟,清風微動。第三扇,滿天雲漠漠,細雨落霏霏。有詩為證,詩曰:
火焰山遙八百程,火光大地有聲名。火煎五漏丹難熟,火燎三關道不清。
時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將助神功。牽牛歸佛休顛劣,水火相聯性自平。
行者道:「我當時問著鄉人說,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穀,便又火發!」如何治得除根?」羅剎道:「要是斷絕火根,只消連扇四十九扇,永遠再不發了。」行者聞言,執扇子,使盡筋力。望山頭連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寶貝:有火處下雨,無火處天晴。
——《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關於這把扇子的來歷,靈吉菩薩曾對孫悟空有這樣的解釋——
靈吉笑道:「那婦人喚名羅剎女,又叫做鐵扇公主。他的那芭蕉扇本是崑崙山後,自混沌開闢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陽之精葉,故能滅火氣。假若扇著人,要飄八萬四千裡,方息陰風。我這山到火焰山,只有五萬餘裡,此還是大聖有留雲之能,故止住了。若是凡人,正好不得住也。」
與金角大王那把非常類似,這把「芭蕉扇本是崑崙山後,自混沌開闢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但是金角大王那把是生火的,這把「乃太陽之精葉,故能滅火氣」,似乎又不是同一把。而且這把真扇子「只將左手大指頭捻著那柄兒上第七縷紅絲,念一聲『苾噓呵吸嘻吹呼』,即長一丈二尺長短」,就可以變大,再念變小的咒語,還可以變小。
四、鐵扇公主第一次借給孫悟空的假芭蕉扇
這把芭蕉扇常常被忽略,但是從原著的描述中,仍然是一把威力巨大的法器——
行者果舉扇,徑至火邊,盡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騰起,再一扇,更著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漸漸燒著身體。……行者道:「我將扇子扇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氣愈盛;第三扇,火頭飛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燒盡矣!」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如上,可見《西遊記》原著中有四把芭蕉扇:金角大王的芭蕉扇、太上老君的芭蕉扇、鐵扇公主的真芭蕉扇和假芭蕉扇。按歸屬說,金角大王的和太上老君的像是一把,但從文中敘述上看,一個生火、一個降魔,似乎又不同。按來歷說,金角大王的和鐵扇公主真芭蕉扇都來自「混沌開闢」,但功能又不同:一個生火、一個滅火,所以也肯定不是同一把。那金角大王的芭蕉扇有沒有可能和鐵扇公主的假芭蕉扇是同一把、太上老君的芭蕉扇和鐵扇公主的真芭蕉扇有沒有可能是同一把呢?我們絲毫從《西遊記》原著中找不到任何證據。
西遊記冷知識
有料的西遊,說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