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最怕麻煩別人的國家,這次恐怕要麻煩一下全世界了。
日本福島123萬噸核廢水,可能要漂洋過海來「毒」你,這不光是地球環境的災難,更是人類集體文明的一次野蠻退化。
我非常認同一個關於文明的定義,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考古學家曾經發掘了一具遠古人類化石,在其骨骼上發現了嚴重影響運動能力的傷痕。
按照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在狩獵時代這個可憐的人類祖先將很快死去,但是科學家測算了它確切的死亡時間,和傷痕產生的時間,驚奇的發現,兩者相差了數年之久。
這就說明,在喪失了對族群的貢獻之後,她並未被拋棄,而是被精心的照顧了很長時間,而這就是文明的開端。
反觀島國這次的動作,實實在在的反人類,全球化間接帶來人類集體意識的提升,這次又要打回原形。
讓我好奇的是,早在2016年就在西海岸發現了「銫-134」汙染魚的美國,卻意外的禁聲了。
而舉國動用了83.4萬人參與救援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卻被美國「記住」了24年。
不僅如此,美國還高舉文化大旗,從紀錄片,到電影,遊戲,甚至是都市傳說,都在「羞辱」著車諾比災難。
我們也在潛移默化中好像也接受了,這次核事故是醜惡的,是畸形的,只能看到黑暗的一面。
但就在看不見的殺手面前,死亡的陰影依舊不是主角,人性的光輝並不能磨滅。
當車諾比災難發生時,前蘇聯直接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首先由1500多機組人員,駕駛調集來的數百架直升機向反應堆中心空投沙子,力圖遮蓋洩露的輻射源。
在人體一生能承受最大輻射量為0.1倫琴極限值的時候,這些人面對的是1.5萬倫琴的輻射。
死亡成為了必然,卻沒有人後退,而美國只想著看到變異的動物,空寂的無人區。
隨後,一隊專家組自殺式的再次進入反應堆底部,抽乾冷卻水避免二次爆炸。
緊接著,從全國召集的上千名礦工,挖掘通向核反應堆的隧道,並澆築混凝土地基,保護了半個歐洲的地下水不受汙染。
最後一步,就是眾所周知「石棺」的建造,而其中清理鈾棒的3500名工人,被稱為生化人,因為他們的身體遭受的輻射量,早已突破了人類極限。
所有的這些犧牲,讓車諾比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咱們再來看看日本做了哪些迷之操作,首先以切腹謝罪為「傳統」的日本,卻判決東電高管們無罪。
在救援階段,日本自衛隊和東電公司沒有人願意執行任務,最後美軍也看不下去,派直升機前往,但隨後就發現核輻射超標,調頭回去了。
現在,核洩漏發生的九年後,日本決定把廢水排向大海。
看來美國只選擇自己想看到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車諾比是前蘇聯的產物,是東西方意識形態對立的體現。
而更深層的原因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是2011年發生的。
此時的美國共有104座核電站,佔據全球核電站數量的25%,其發電量保證了美國電力的20%。
美國才是核電力受益最大的國家,如果鼓吹福島汙水,那些能源公司的高管可不會同意的。
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是人類的本性,但卻不是人類的優點。
兼聽則明,做起來很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