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保護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
中新社聯合國9月30日電 (記者 馬德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3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多位與會人士強調生物多樣性正遭破壞,呼籲各國立即行動,加大保護力度。此次會議由第75屆聯合國大會組織召開。無論是從道德角度、經濟角度,還是生存角度,都有理由保護生物多樣性,「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存續,取決於我們保護自然界的能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生態破壞並不純粹是環境問題,它涵蓋經濟、健康、社會正義等多方面,甚至會影響地緣政治。正在威脅人類健康的新冠肺炎就是生態平衡破壞的後果之一。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方案」 讓人與自然更和諧
新華社記者 秦晴攝 科技日報記者 李 禾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9月30日召開,中國發出了最強聲音。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在行動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關係到當代及子孫後代的福祉。通過一系列活動,不僅激活了孩子們熱愛自然、敬畏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更是將呵護生物、保護環境的種子植入孩子們的心中。萬物皆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水利行動(NGL):關注河流健康評估與生態修復
——NGL項目在重慶和雲南臨滄開展培訓8月15日至8月22日,由全球環境基金(GEF)支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水利行動項目(New Green Line,NGL)」先後在重慶和雲南臨滄開展培訓,這是繼2017年NGL項目以「關注流域綜合生態修復」為主題的首次國際培訓後的又一次培訓會
-
布洛霍芬: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布洛霍芬「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CBD&CBD探奇日:趣味活動開啟生物...
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珍稀動植物標本展、生物多樣性趣味答題、動植物主題繪畫、跟隨94歲的「剪紙類雲南省非遺傳承人」張月仙學剪紙等活動,引來了不少家長和孩子的駐足參與,市民們在體驗活動樂趣的同時,也從中了解到生物多樣性知識,並身體力行的參與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中來。
-
2020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怎麼做?
聯合國海洋可持續發展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世界自然養護大會……按照計劃,以上會議將在今年召開。可以說,2020年是生物多樣性超級年,2020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將成為人與海洋故事的新篇章。
-
...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訪世界自然基金會...
保護生物多樣性丨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布… 2020-12-09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保障中國生態 安全提供強勁動力
多樣化、立體式的環境教育,已成為中國公眾了解生物多樣性、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的重要手段。多渠道參與,有力提升了保護行動便捷性。2017年,23家民間機構共同發起了「社會公益保護地聯盟」,通過協議保護、社區共管、委託保護、保護小區等創新模式保護了10311平方千米國土面積。在生態環境部支持下,2019年成立了「公民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和「中國企業與生物多樣性夥伴關係」,聚合中國民間力量,推動將民間貢獻納入「昆明目標」。
-
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能做啥?
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能做啥? 但早期的發展則是建立在對自然的索取與破壞上的。 自然包含了多種多樣的生物與自然環境,這包括了生態系統、物種與基因三個層次,相互總和則稱為「生物多樣性」。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 - 上海林業篇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 - 上海林業篇 2020-09-16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
「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吉多·布洛霍芬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每一次去中國,都能感受到中國發生的巨大發展變化。」布洛霍芬第一次來到中國是在20年前,當時他作為一名林業工作者前往雲南省,與中國同行交流經驗,共同研究如何更可持續地利用森林資源。此後,他又到貴州山區了解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在與當地居民的交流中,布洛霍芬深刻感受到了他們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
-
從愛知到昆明|保護生物多樣性,需要「見樹也見林」
2019年年末至今的新冠病毒疫情,在一夜之間讓以穿山甲、蝙蝠等為代表的野生動物重新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大量討論在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發生,全國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也在很短的時間內生效並執行,並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在野生動物和人類息息相關的今天,中國需要迅速完善現有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
世界環境日: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未來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於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每年世界環境日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並提出這一年度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選定在某一國家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大會暨「全球500佳」頒獎儀式。1985年,中國第一次在全國開展「6·5」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此後每年舉行一次。
-
...COP15:巍山縣兩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公益訴訟保護基地」揭牌了
2020年11月5日和11月19日,巍山縣人民檢察院、巍山縣人民法院、巍山青華綠孔雀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巍山縣林業和草原局分別在巍山縣青華鄉雲南大理巍山青華綠孔雀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作媽管護站和巍山縣林業和草原局鳥道雄關鳥類環志工作站舉行「巍山青華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公益訴訟保護基地」和 「巍山鳥道雄關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公益訴訟保護基地」揭牌儀式。
-
生態歌手阿朵故烈到訪中國綠髮會,共商生物多樣性保護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12月23日,生態歌手阿朵故烈一行到訪中國綠髮會,與綠會秘書處代表一行就生物多樣性保護進行了探討。圖:阿朵故烈 雙方主要就西黑冠長臂猿等瀕危物種的保護進行了探討。比如他們相信人聲僅僅是音樂中的一種,我們這個世界中所有的生物、動物、植物都有著自己對音樂對自然的表達方式,這才是整個世界的大合唱,音樂應該是自然的,是活的,是能與祖先萬物對話的。當地一種長臂猿。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在昆舉行
明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 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今年9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
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在我國34450種已知高等植物中,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高等植物10102種,佔評估物種總數的29.3%,近危等級2723種。4357種已知脊椎動物(除海洋魚類)、9302種已知大型真菌中,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脊椎動物2471種、大型真菌6538種,分別佔評估物種總數的56.7%、70.3%(生態環境部,2020)。
-
「小」處著手,科技支撐 保護生物多樣性雲南有新舉
我國西南橫斷山系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氣候多樣性,是生物資源的寶庫。 雲南省迪慶州旅遊局供圖 綠色動態 作為我國西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雲南是我國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核心和交匯區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
-
阿朵故烈與長臂猿的對話:土著民族和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
日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觀察員,收到了《公約》締約方通知,該通知邀請各締約方通過填寫問卷調查,反饋在《公約》履約過程中與土著和地方社區的工作經驗,以便更好理解土著和地方社區,包括農村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