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麼大,人生這麼長,總會有這麼一個人,讓你想要溫柔的對待。——《哈爾的移動城堡》
這兩天,日本宣布了吉卜力公園舉行了開工儀式的消息。《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幻想科學世界的「青春之丘區域」,以《龍貓》為主題的「篝火之森區域」,以及「吉卜力大倉庫區域」將率先開建,這三個區域將力爭在2022年秋季開園,讓不少小夥伴十分期待可以去到那個夢幻世界肆意徜徉。
對於筆者而言,最想去的是哈爾的世界。《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老製作的一部極具浪漫色彩的作品,在充滿魔法的世界背後,帶給我們的依然是愛與成長的思考,但這部作品中,對於很多情感的刻畫相對而言卻較為隱蔽。
宮崎駿的作品大多內涵深刻,該部作品算是宮老作品中比較難懂的一部,作品改編自英國兒童小說家黛安娜·W·瓊斯的《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講述了被荒地女巫變成老婆婆的蘇菲和魔法師哈爾之間的種種經歷,期間有很多值得推敲的點。
在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兩個人從外表變化到心境上的變化,帶來的成長。
蘇菲的外表變化對應了他的心境變化
蘇菲,從年輕人到老婆婆,再到屢次以年輕狀態出現,對應的其實是她的心理變化。
女主蘇菲的心路歷程,是通過其外在樣貌來體現的,很多人覺得蘇菲剛開始的樣子還沒有變成老婆婆之後的樣子好看,這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開始的蘇菲,太過於淡然以致於失去了生機。她對待很多事情都是漠然和無所謂,別的女生去參加活動喊她一起,她要做帽子;其他女孩討論帥氣的「吃心」魔鬼哈爾,她認真做帽子。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的樣子。連帥氣的軍隊小夥跟她搭訕,也不曾動心而是想要逃跑。
就連穿衣打扮上面也跟其他女孩不一樣,顏色單一,像老婆婆一樣的服裝,不像其他女孩一樣花枝招展。所以在她變老之後,還能自嘲式的看著自己的衣服,說衣服倒是蠻適合老了的狀態。當妹妹知道她跟哈爾有接觸之後,擔心她被吃掉心臟,蘇菲也只是說「哈爾只吃美女的心臟」,她的漠然到了對自己都不夠重視的地步。
當妹妹問她要做一輩子的裁縫嗎,她的態度也是無所謂。從前期來看,蘇菲雖然擁有年輕的外表,但此時的她內心是蒼老的,對於很多事情都無所謂的她,被荒地女巫變成老婆婆的時候,才是心理外表一致的表現。變成如此蒼老的外表,大多數人肯定都會崩潰,蘇菲卻不斷自我安慰接受了這個事實。這其實是她從外貌到心理統一的寫照。
變老之後的蘇菲為了不被發現,選擇去荒野,卻無意之中住進了哈爾的城堡,成為了一名清潔工,這裡也有哈爾敞開心扉的隱喻,後面再說。
住在城堡裡的蘇菲,外表不斷產生變化,一方面從老婆婆狀態變得越來越年輕,另一方面還總會在年輕和蒼老的狀態中切換。蘇菲變年輕有好幾種場景,但大多跟哈爾有關,或者是為了哈爾。在城堡裡,蘇菲睡覺的時候大多是年輕時的狀態,也是哈爾第一次在夜晚看到蘇菲的樣子,這表明卸下白天的心境之後,她從外表上又變回了真實的樣子。
或者是她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的時候,生氣的為城堡大掃除的時候,和哈爾吵架的時候,當蘇菲對外界事物有了反應的時候,她的心境逐漸發生了變化,不再是那種漠然的態度,心態也隨之逐漸變年輕。
還有跟哈爾在一起的時候,哈爾帶著她去看自己的內心世界的美景,被吸引的時候,她又變成了年輕快樂的女孩。這一幕有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哈爾說到長相的時候,他說蘇菲很美,蘇菲卻堅定的認為自己不好看,於是她的樣子從女孩又迅速變成了老婆婆。這是自卑心理導致的外在形象變化的明顯體現。
她在皇宮裡和哈爾的老師薩莎曼對立的時候,為了哈爾說出那番話之時,她的外在又變成了一個女孩,當內心堅定有所堅持的時候,人的心境也會由此改變。但當薩莎曼老師問她是不是在跟兒子談戀愛的時候,還不清楚自己感情的蘇菲又一次退縮了,她又迅速的變回了老婆婆的樣子。
從種種情形來看,蘇菲的每一次外表變化,都是為了突出她心境的變化,當她對外界事物毫不關心,當她產生自卑情緒的時候,從她老婆婆外表體現出來的是一種蒼老的心境;但她有了情緒表達,有所堅持逐漸自信起來之後,年輕的心態也讓她逐漸從一個老婆婆變成了一個自信美麗的女孩。
當哈爾為了保護蘇菲等人全力對戰的時候,蘇菲也學會了為了保護哈爾而戰鬥,她利用卡爾西法的力量去幫助哈爾,此時的蘇菲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少女形象,魔法似乎已經悄悄解除了,這是因為她的心境已經從蒼涼的老婆婆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少女。
對於蘇菲的成長環境,其實作品中沒有過多的刻畫,但是從她和媽媽的相處情況來看,其實應該有部分影響。
缺乏安全的哈爾「心」一直在流浪,直到他找到自己想要保護的東西
哈爾,對於外在形象的過度在意,是他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的體現
在遇見蘇菲之前,哈爾的心一直在跟著城堡流浪,他編出了「吃人心」這樣可怕的故事來阻止女孩的靠近,因為他帥氣的外表之下早已沒有了心,他曾經交過很多個女朋友,又從她們身邊逃走(荒地女巫),他知道自己沒有愛別人和接受別人愛的能力(心)。他曾經因為被一個女孩甩掉而意志消沉,後來他將原因歸之於自己的外貌上,所以他極度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直到蘇菲來了,她輕易的走進了移動的城堡裡,被火魔卡爾西法所接納,或許是被她老婆婆的外表所迷惑,或許是內心深處有某種呼喚,驕傲的哈爾和不為任何人工作的卡爾西法,從身到心全部接受了蘇菲。甚至於哈爾可以自然的接過蘇菲手裡的鍋,貼心的為她的到來準備了一頓精緻的早餐。
被接受的蘇菲,開始做起清潔的工作,當她將亂七八糟,滿地灰燼昆蟲的城堡打掃乾淨的時候,我們眼前一亮的同時,還感受到了心靈的潔淨。蘇菲打掃的不僅是髒亂的城堡,還有哈爾混沌已久的心。即使蘇菲差點將代表著哈爾心臟的卡爾西法澆滅了,哈爾也只是溫柔的說道:「你就不能對我的朋友溫柔一點嘛」。
很難想像,長相如此英俊的哈爾,竟然因為頭髮顏色的一點改變崩潰到差點迷失自己。作為一個強大的魔法師,作品中有好幾次展現哈爾的怯弱的時候。
第一次是蘇菲弄亂他的染髮藥水,導致他失去了自己漂亮的金髮的時候。這是他第一次表露帶點憤怒的情緒,這種情緒背後,是他華麗外表之下內心的脆弱。當蘇菲進入哈爾臥室時,琳琅滿目的玩具和精緻掛件,他說都是用來對付荒地女巫的,其實也是從另一方面體現了他內心安全感的缺乏。
第二次薩莎曼老師邀請他去王宮,他想要逃避於是讓蘇菲假裝他的母親代替他出席國王的邀請的時候。面對成為魔法師時的誓言,他不能違背,要遵循國王的命令,但是他不想違背自己的內心,用魔法助力戰爭。一方面他利用蘇菲進行逃避,另一方面哈爾也第一次去見老師正視了自己的問題。
這兩次逃避,讓我們看到了哈爾身上的兩種極度反差,一面是實力強大的魔法師,另一面是一個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小男孩。也許是因為他吞下那顆流星的時候還是個孩子,卻因為身負強大力量不得不背負上責任。
經歷了種種磨難,情感的種子在兩個人心裡萌芽,蘇菲越來越年輕,哈爾也逐漸變得勇敢起來。他將所有重視的人安排在了蘇菲一直生活的地方,一直逃避的哈爾做好了準備。
卡爾西法,我是正義之火
卡爾西法說的很多話,其實是宮老反戰思想的一種體現,包括哈爾本人也發表了對戰爭武器的厭惡。卡爾西法說戰爭帶來的火,是「壞」的火,跟自己不一樣,充斥著各種臭味。
卡爾西法作為城堡的守護者,代表的其實是哈爾,他是哈爾內心的具象化體現,當哈爾本人用精緻美麗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時候,卡爾西法對蘇菲的接納,面對蘇菲誇獎時的洋洋得意,都是哈爾內心的真實反應。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為了戰爭服務變成怪物的魔法師再也變不回原來的樣子了。同樣都是使用魔法,哈爾是為了和平,其他魔法師是為了命令。面對國王的邀請,哈爾也是不為所動,他堅持自己內心的正義,即使被放逐與荒野,也要憑藉自己的力量去消滅戰爭。
火魔卡爾西法和移動的城堡,是哈爾用來隔絕自己和外界的屏障,他選擇堅信自己判斷的同時,也封閉了外界的溝通。在這種孤獨的環境之下,獨自戰鬥的哈爾逐漸迷失了自己,連卡爾西法都說,再這樣你就要被我吞噬了,如果一直封閉自己的內心,哈爾的結局大概也是變成怪物。
愛的救贖
哈爾和卡爾西法之間的關係,一直快到結束,宮老才借著蘇菲的視角帶我們了解了契約的真相,哈爾吞下了天上掉下來的一顆流星,用自己的心臟作為交換獲得了強大的魔法和新生,流星變成了火魔卡爾西法。卡爾西法控制的城堡,是哈爾內心的具象化體現。
面對殘酷的戰爭,哈爾將一切安置妥當讓蘇菲回到了曾經待著的環境,面對蘇菲留下來的請求,哈爾給出了回應:「我已經逃避的太久了,現在終於等到了一個願意讓我誓死守護的人,就是你。」兩顆許久未曾跳動的心,終於為了彼此活躍起來,蘇菲找回了年輕的心態,從自卑漠然變得勇敢溫暖;哈爾找到了可以安定的地方,以及自己的心。這個故事本質上說的還是用愛救贖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所有人都因為蘇菲獲得了救贖,包括她自己,哈爾因為蘇菲找回了自己想要守護的東西。鄰國王子因為愛變回了原來的樣子。荒地女巫獲得了她的接受,並在緊要關頭還回了心臟,卡爾西法獲得了自由的同時,也收穫了陪伴。蘇菲自己從一個漠然的老人心態,變成了一個勇敢無畏的少女。
本質上來說,每個人都是因為心成長起來的,因為「被一個人深深地愛著將給你力量;深深地愛著一個人將給你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