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10月6日15時7分,排名第一的美國疫情,累計確診數為6685082,累計死亡病例103569。根據10月7日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疫情衝擊經濟,美國近四分之一家庭面臨失業或減薪。
距離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越來越近,盤點這一年來美國嚴重的疫情與暴亂事件,簡直不忍直視。於是,很多人都有疑惑:為何如今還是沒有拖垮美國經濟呢?
我認為,疫情只是一面照妖鏡,把美國強大外表下的空虛內在照出來,它當然不會因為一次打擊就經濟崩潰的,但只是還在不斷的積累,衰退必然以某種形式表現出來的。
一、美國的經濟成長,早已不依靠國內實體經濟,而是玩國際金融,但是有隱患
目前,能夠影響美國經濟的主要就是華爾街,而華爾街的盈利與否,其實和美國疫情影響下的實體經濟關係不大的。
比如韓國三星,50%股份是美國的,還有日本很多的大企業多少股份都是美國的,更何況,拉丁美洲更是美國的後院。
也就是說,目前美國華爾街的金融霸權,就像觸手一樣伸向各地,華爾街的盈利能力,關乎美國的GDP,只要有華爾街的存在,它就會一直是賺錢的。
可是,美國的霸權能夠維繫多久就不好說了,因為華爾街的強盛與否,跟美國人民大多數的福利,其實也沒多大關係的。畢竟華爾街再強大,就業人口頂多也就50來萬,華爾街的勝利是全球性的,與美國的經濟基本面關聯不大的。
比如以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強國,後來搞了全球化後,資本家迅速拋棄了美國的製造業,從全球下單。於是,美國人的製造業崗位沒了,從事製造業的藍領工人也是大批量的失業。
在這種經濟結構下,資本家的獲利沒有減少,利潤反而還增加了,但是千百萬的製造業崗位丟失了。
川普上臺一直都在呼籲製造業回流,試圖增加就業崗位,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拖垮單薄的美國實體經濟,讓我們看到原本不堪的失業率變得雪上加霜,這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隱患。二、疫情下美國失業率並不妨礙美國的GDP,看起來自然就沒有拖垮美國經濟
一直有很多人都在說,現在的美股並不反應美國經濟的資本面,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更是不懂得美國經濟的本質。
其實,美國大多數的無產階級工人階級能不能就業,與美國經濟基本面關係不大,美國華爾街的精英們,並不依靠國內市場獲利的。
說句不中聽的,中國經濟數據的基本面好不好,比美國經濟基本面好不好,也許還更能夠影響美國經濟,因為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百度和愛奇藝等巨頭都有華爾街美國資本的身影。在這種情況下,華爾街好不好,已經約等於美國經濟的基本面。
三、疫情過後,美國經濟到底會是怎麼樣呢?
疫情過後,美國經濟衰退已經是既成的事實,而且現在只能算是開始,萬丈深淵,美國只是剛剛踏空而已。
接下來,美國會面臨兩個問題:
一是美國財政惡化,聯邦社保信託基金收益無法保障,而州立公共社保和各種私營養老金的收益來源主要是風險投資,這次的大崩解更是損失慘重,美國人民的養老金可能會受到嚴重的威脅。別以為養老金只是美國老年人的問題,在美國全民重視保險超過身體健康的環境下,即便年輕人也無法承受養老金系統崩潰的影響。
二是部分美國的支柱性企業比如波音,因為市值跳崖和全球經濟萎靡遭受嚴重打擊,美國政府無力救助,企業只能縮水裁員。
像波音這種龍頭企業,它的影響不僅僅是一家企業,而是會牽動一個龐大的產業集群,而且這些重資產的企業都是美國就業的核心支柱。
相比之下,服務業其實只是依附在核心產業上的裝飾品,根本支撐不起就業率,失業潮也是不可避免的來臨。
總之,美國經濟在疫情下看起來雖然風平浪靜,但是留下的問題和隱患已經不可避免,疫情讓美國顯露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經濟霸權已經有點衰弱了,而且也讓很多遭受美國經濟盤剝的國家都開始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