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動物中的浪裏白條,進化出了鴨子那樣的蹼,善於捉魚

2020-12-05 動物來了

漁貓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貓,體長60~80釐米,外加一條短短的尾巴,體型壯實,四肢較短。漁貓一名反映了其主要獵物之一是魚類,包括大概10種,它會用一個爪子拍擊水面,讓魚群以為有昆蟲來了,來吸引魚群,然後順利地把它們吃掉。

漁貓

外觀:口鼻臉長,有幾分像靈貓

漁貓的種本名viverrinus其實源於拉丁文的「鼬」,因為它的外形有點像靈貓科甚至是鼬科動物相比較於其他貓科動物而言,漁貓的口鼻部突出(就是臉長),額頭比較平,從正面看起來確實有幾分像靈貓,而從側面看又壯實如豹子。漁貓的毛色斑紋是灰褐底色上的黑色條紋和斑點。但它的體型比豹貓要大一圈,耳朵更小更圓,耳背面有一塊清晰的白斑。

漁貓

漁貓的趾間帶有部分蹼,以幫助它們遊泳,但後來研究發現,它們趾間的那點蹼並不比北美的短尾貓發達。 此外,它們的利爪也不能完全收回。它們爪子和腳趾之間有蹼,因此爪子不能被完全包裹,所以爪子一直向前伸直,而不同於其他大多數貓科動物。在腳趾之間還具有半蹼,適於在水中活動。生有一身濃密的毛,可以自由入水捕獵。

習性:捉魚好手,貓科裡的浪裏白條,靠水吃水

貓好像很不喜歡接觸水,但是實際上,相當一部分貓科物種完全不會怕水,有的甚至還很依賴於有水的環境。漁貓恐怕就是貓克利的浪裏白條,「靠水吃水」。無論是在岸邊用爪子暴力舀魚還是潛到水下摸魚,漁貓都是一把好手。曾有記錄顯示,漁貓可以潛入水中接近水禽,然後抓住獵物的腳將其捕獲。

漁貓
漁貓

漁貓是典型棲息地為植被茂密的溼地環境,比如熱帶和亞熱帶的沼澤、紅樹林、湖岸等。它們通常不會選擇住在水流很急的河邊,原因也顯而易見:流動緩慢或者靜止的水體營養豐富,能夠提供更多的食物,守著一潭死水,抓起魚來也方便得多。漁貓這一名字也是名副其實,它們主要以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為食,多在夜間活動。

漁貓

戰鬥力:貓科家族中的平頭哥,個頭不大卻性情兇殘喜歡打鬥

論體型,漁貓跟獅子老虎之類的大型貓科動物那是沒法比的,成年後的漁貓體長也不過六七十釐米左右,體重大約為20斤上下,跟一隻老虎崽差不多。不過你們可千萬別被它們呆萌的外表所欺騙,事實上它們是一種非常兇悍的食肉動物,在它們活躍的灌叢地帶,幾乎沒有其他動物可以對它們造成威脅。

漁貓

食物:漁貓並不是最愛吃魚的貓

漁貓的近親扁頭豹貓演化出了後爪腳趾間的蹼和巨大的雙眼,來適應夜間在岸邊捕魚的生活;還有著尖利的前臼齒可以咬住滑溜溜的獵物。相比之下,漁貓身上看不出什麼明顯適應水生環境的性狀,後腳趾間的蹼也不發達;它們除了捕食魚類之外,也會吃蛙類、爬行類、嚙齒類和水禽。有記錄表明,漁貓還偶爾在大型動物的屍體上吃上兩口。漁貓也會捕食其他水生生物,包括蛙類、淡水龍蝦、螃蟹、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以及陸地生物,包括嚙齒類、鳥類、小牛、山羊、狗以及大型動物的屍體等。

繁殖:一年四季都能繁殖,繁殖力貓科最強

漁貓一年四季都能繁殖,不過在印度東北部,繁殖期是3~6月的春夏之際,而高峰期是3月和5月。漁貓會將巢穴建在蘆葦叢中。春季發情交配,漁貓雌獸的妊娠期為63天左右,一次產1~4崽,通常為2崽。幼仔10月齡後就能獨自生活了。在繁衍後代的能力方面,漁貓比之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還是要強的,一般一隻雌性漁貓一年可以生育三隻左右的幼崽。並且漁貓的幼崽成長速度非常快,只需要短短八個月的時間,小漁貓便可以長到與父母差不多的體型,並具備了獨立生存的能力。這一點不要說別的貓科動物無法相比,即便是整個動物界也是比較罕見的。

漁貓

結語:雖然漁貓身懷絕技、在水裡來去自如,但它們的種群現狀卻不容樂觀。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單上,漁貓一度是瀕危物種,但在2016年被下調到「易危」級別。其他的生存威脅包括水資源和化學汙染、為獲取其美麗毛皮或作野味食用而進行的捕殺等。

相關焦點

  • 為何同體型犬科動物打不過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有天敵嗎?
    貓科動物在生物進化當中,屬於獵食者中的佼佼者,許多貓科動物在自己的食物鏈中處於頂尖位置,比如獅子、老虎、獵豹等等,也就人類的生產活動,會讓這些肉食性動物瀕臨滅絕。天敵是指在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提及貓科動物,我們能馬上想到常見的家貓、老虎、獅子等,貓科動物甚至還有貓亞科和豹亞科兩個亞科,可以說貓科動物的數量眾多。並且它們之間除了體型上的差距,就連習性也比較接近,大多都是雜食性,喜歡獨居。而再提及犬科動物,或許我們第一時間只會想到狗和狼,當然它們也有類似貓科動物一樣顯著的特點:擅長奔跑,喜愛群居,且嗅覺靈敏。
  • 漢字探秘鴨子的腳為什麼叫蹼
    【蹼】,我們知道,指的是一些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動物等,腳趾中間的肉薄膜,比如鴨子,鴨嘴獸,青蛙,大雁,河狸,水獺等的腳上都有蹼。那麼,問題來了。腳就是腳嘛,為什麼要把它叫做蹼呢?所以,知道鴨子,大雁,青蛙等的腳為什麼叫做【蹼】了吧?因為它就像人併攏的手指一樣,是未開的狀態。是遮住,覆蓋住的樣子。所以叫做【蹼】。
  • 同樣是肉食性動物,貓科動物體型普遍比犬科動物大,為什麼呢?
    在我們的印象裡,自然界中的猛獸主要是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其中貓科動物以老虎為代表,犬科動物以狼為代表,它們在各自的生態系統中都是食物鏈的頂級殺手。不知道你是否有觀察過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體型,貓科動物的體型似乎要比犬科動物要大一些。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卻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貓科動物中的獅子和老虎,一直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但不知道你是否發現,同樣是非常成功的掠食者,野生動物中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大型犬科動物的數量卻很少。兩個物種間如此大的體型差異是如何形成的,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 進化最成功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為什麼會突然滅絕?
    最成功的「劍齒虎」屬於貓科動物的劍齒虎共有3個族:後貓族、似劍齒虎族和劍齒虎族。似劍齒虎族中包括短劍劍齒虎、鋸齒虎和異劍齒虎等著名的種類。短劍劍齒虎是生存於1500萬~200萬年前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的一類大型劍齒虎。
  • 世界上食肉動物大都以貓科犬科為主?貓科的體型又比犬科大得多?
    但是,犬科動物中最大的北美灰狼,體長都接近2米了,體重更是在65公斤左右。但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犬科動物的北美灰狼與豹亞科下的動物是沒法比的(雲豹屬除外)。因此,雖然從整體上看,大型的貓科動物比大型的犬科動物要大,但是,在貓科動物中也有比犬科動物小的。
  • 動物世界,貓科動物&犬科動物
    大家好,我是晨讀小哥,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動物是千奇百怪的,尤其是那些大型的食肉動物,看就覺得毛骨悚然。那麼接下來我帶大家聊一聊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貓科動物從遠古就是掠食者,居於食物鏈頂端,長期的掠食與進化造就了天生的殺手特徵那麼它的三大特徵是:1.肌肉發達,貓科動物肌肉佔身體比重非常高,並且脂肪含量很低,擁有超強的爆發力,普通的家貓奔跑速度就能超過百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博爾特,有一個視頻拍攝者坐在大象背上
  • 為何貓科動物比犬科動物大?科普法則這樣解釋,但不符合人類進化
    對自然動物感興趣的朋友,是否注意到一點,貓科動物的體型普遍要比犬科動物的體型大一些,例如我們所熟知的老虎和獅子,一般都要比獵犬、狼等犬科動物要大一些。在過去,大多數生物學家將這種現象歸結為自然選擇的結果,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原因和解釋。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犬科動物的吻部比貓科要長?
    01 利於進食這一點不僅適用於貓科和犬科動物,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動物的嘴巴都位於身體的前端,而且嘴巴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都是用來進食的。較突出的吻部有利於動物在進食時,不至於被食物堵住鼻子。這樣更方便進食。
  • 在貓科動物中,最敏捷的一類,它們也是世界上最靈巧的動物之一!
    在眾多的貓科動物中,獅、虎、豹是著名的三大「獸中之王」。不同於僅有一個物種的獅(唯一身上沒有斑紋的貓科動物)和虎(身上有黑色斑紋),世界上以豹為名的動物有金錢豹、雪豹、美洲豹、雲豹和獵豹等5種(身上有均黑色的斑點)。
  • 大自然中,為什麼有很多大型貓科動物,犬科卻比較少?
    大自然中,為什麼有很多大型貓科動物,犬科卻比較少?在生物界當中,貓科和犬科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類別,貓科的動物種類豐富,比如我們常見的寵物貓、以及大家比較熟悉的獅子、老虎和豹子等等,貓科動物的種類多,所以在形狀和體型生命都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但是整體的生活習性,還是比較想類似的,比如幾乎所有的貓科動物都喜歡獨居,都屬於雜食性的動物。
  • 1種進化最成功的貓科動物,非老虎更非獅子,卻是名不見經傳的它
    經歷100多萬年的進化,讓豹子成為近乎完美的食肉動物。豹子是貓科豹屬的一種動物,在四種大型貓科動物中體積最小。豹的花紋顏色鮮豔,有許多斑點和金黃色的皮毛,故又名金錢豹或花豹。豹可以說是敏捷的獵手,身材矯健,奔跑速度快,從身體柔韌性和靈活性來說的確完美,小貓這點更像花豹。
  • 食肉動物主要是犬科和貓科?貓科比犬科體型都要大?
    比如貓科動物中貓亞科動物大都以中小型的動物為主,比如猞猁、獰貓等等,這些貓科動物的體長僅有1米左右,體重平均也僅有30公斤左右。但是,犬科動物中最大的北美灰狼,體長都接近2米了,體重更是在65公斤左右。但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犬科動物的北美灰狼與豹亞科下的動物是沒法比的(雲豹屬除外)。
  • 讓人類祖先聞風喪膽的動物,它們和現代的貓科動物很相似
    因為人類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可以改變自然環境,並且還能仿照現有的自然環境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自然環境出來。我們知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憑藉自身發明的工具對動物們造成了重大的傷害,例如對動物進行大規模的獵殺。儘管人類看起來十分勇猛,只有大自然才有「懲罰」人類的能力,但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的祖先並不是那麼無敵。在人類還是南方古猿時就有一種天敵,它們的名字叫做恐貓。
  • 獅子的「類狗」特徵明顯,該不該歸到貓科?
    雲豹、雪豹分別有著各自獨立的進化線系,前者以東南亞的熱帶雨林為演化中心,後者則以中亞的山係為演化中心。可見生存環境主要影響著貓型總科下面各分支的進化。越是植被茂密或地形崎嶇複雜的地方貓科特徵越明顯,越是地勢平坦獵物繁多的地方越會阻止進化,越原始。
  • 貓科動物種類大全:八大家族,40種野貓
    貓科動物既優雅又迷人,現在人們雲吸貓的對象已經不僅局限於家貓了,野生貓科動物也紛紛變身「網紅」。然而世界上的野生貓科動物有40種左右之多,即使資深貓科愛好者也很難叫出所有貓科的名字。今天動物志按演化的順序,給大家全面介紹下現代貓科的8大家族。
  • 貓科裡兇悍的「遊泳健將」,酷似狸花貓,能放倒大一倍的羚羊
    而說到貓科裡面的「遊泳健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老虎、美洲豹,的確這兩種動物都擅長泅水,但若說到貓科裡面最擅長遊泳的物種,它倆還不能排第一,貓科裡面最會遊泳的動物是一種叫做漁貓的動物,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
  • 貓科、熊科、犬科,三科動物誰更厲害?
    而熊科動物也不甘示弱,有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也有棕熊、大熊貓等熊科動物。 在自然環境下,貓科動物和熊科動物的空間分布很少重疊,即使空間有重疊,捕食的獵物範圍也很少有重疊,所以兩者之間不會爆發激烈的衝突,所以我們無法直觀地對比它們的武力值,只能從理論中分析。
  • 大部分犬科動物都敵不過貓科動物?或許這就是命
    貓和狗都是人類最愛圈養的寵物,兩者分別屬於不同的科類,貓屬於貓科,狗屬於犬科,但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似乎犬科的動物似乎在各方面都都比不上貓科動物,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經過專家解釋,原來這一切在很早以前就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