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中這位練著戲腔的年輕人正是90後的陳嘉明,年紀輕輕的他是西秦戲這個古老戲種的佼佼者。西秦戲歷史悠久,是海陸豐地區一個既有西北風味又有南國風情的地方劇種,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說起與西秦戲結緣,陳嘉明總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
西秦戲傳承人 陳嘉明:大概是三四歲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跟著爺爺看戲,村子裡面有一年一次的請戲班子的演出,到了這一天都是心情無比得激動,對戲臺上的人物、化妝,還有服裝、盔頭、道具,我都特別地感興趣,希望有一天我自己也能夠登上舞臺去演出。
2007年,陳嘉明如願進入了西秦、白字戲劇團聯合招收的戲曲培訓班。並師從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秦戲代表性傳承人呂維平,主攻小生。因為有學習的空間、展示的平臺,陳嘉明進步頗大,漸漸成長為劇團年輕一輩的臺柱。從縣到市,又從市到省,陳嘉明一次次捧回金獎,一次次帶給了西秦戲前輩藝人們莫大的安慰。
西秦戲傳承人 陳嘉明:2017年的時候,在北京的中華世紀壇一個劇場,然後舉辦了一個我個人的專場,師傅聽到也是特別的激動,他推了一兩個晚上的演出,從海豐飛到北京,(個人專場演出)也可以說是一個提升,或者是一個提高劇種的知名度。
出於對戲曲的深深熱愛,讓陳嘉明選擇了西秦戲。戲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他繼續堅持自己的戲曲人生。面對日漸式微的稀有劇種,陳嘉明從前輩的手中接過傳承發展的接力棒,用年輕人的執著與堅守,讓西秦戲這一古老戲種煥發新的生機。
西秦戲傳承人 陳嘉明:習總書記說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要給予支持和扶持,保護好我們的國粹,其實這更加增強了我繼續從事西秦戲傳統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孩提時的興趣到了今日,早已不止是簡單的愛好,而是交織了情感和責任,成了與他們生命相融的選擇。既然選擇了西秦戲,再苦再累,我也誓將西秦戲傳承發揚,陳嘉明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