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錢學森彈道」,精度高突防能力強,打航母東風-17更專業!

2020-12-14 天下布武

為了應對他國航母戰鬥群的威脅,我國在「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方面,發展出了一系列打擊航母的手段,其中最具代表性就是反艦彈道飛彈了。

▲東風-17飛彈

目前,我國已經先後推出了至少4款反艦彈道飛彈,分別為東風-21D、東風-26C、東風-17以及此前轟-6N轟炸機掛載的某空射型彈道飛彈。拋去尚未未公開的空射型不算,19年才問世的東風-17反艦彈道飛彈(也被稱為高超音速飛彈)應該是其中性能最為先進的,打起航母來也更為「專業」。

▲至少四款反艦彈道飛彈

首先說一說東風-21D和東風-26C,這兩款反艦彈道飛彈搭載的都是雙錐體彈頭,走的是「水漂彈道」,雖然它們在再入大氣層時可以依靠彈頭上的氣動舵進行機動以規避攔截,但是「水漂彈道」的大部分飛行軌跡還是普通的彈道飛彈彈道,在進入大氣層「打水漂」之前還是有可能被中段反導系統攔截的。

▲各種飛彈飛行軌跡

但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就不一樣了,東風-17採用的乘波體彈頭,可以根據射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飛行彈道,選擇再入滑翔彈道(也叫「錢學森彈道」)時,東風-17的最大射程可達2500公裡左右;選擇全程滑翔彈道時(全程在大氣層以內),東風-17的最大射程在1500公裡左右。

▲東風-17突防模式

而東風-17飛彈的滑翔彈道,則是其在進入大氣層邊緣時會釋放滑翔彈頭,在滑翔飛行時可依靠彈頭的氣動外形以及四個「小翅膀」(氣動舵)進行機動,而這種飛行方式的機動性能更佳,東風-17彈頭的這種機動除了可以規避防空反導系統的攔截之外,還可以一次次修正目標位置進行更為精確的打擊。

▲東風-17飛彈示意圖

另外,要知道東風-21D和東風-26C反艦彈道飛彈今年8月份海上演習時,已經飛行數千公裡精確命中了南部海域的移動靶船,說明打擊移動中的航母已經沒有問題,而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比這兩款飛彈有著更強的機動性以及精確度,所以東風-17打擊移動中的航母自然也不在話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東風-17飛彈因為採用的是端羥基聚丁二烯(HTPB)推進劑和鋼製外殼體,所以這使得東風-17的生產成本也十分便宜,大概只需要1000萬-1500萬人民幣一枚,而這也是該飛彈得以大量生產的原因之一,所以即便用幾十枚東風-17去摧毀一艘大型航母,也是一點都不虧的。

相關焦點

  • 薩德:有錢學森彈道就可以「為所欲為」麼?東風17:是的
    其中東風17可以說是相當亮眼。在高超音速的乘波體性能的武器裡,是全球首位投入實際使用的。高超音速飛彈究竟是什麼?東風17出現意義是什麼?錢學森彈道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上個世紀的40年代,飛彈方面的權威專家—錢學森,指出飛彈可以有一種全新的理論,就是高超音速進行助推,實行滑翔方式的飛行器,該類飛彈配置有乘波體的飛彈頭,依靠火箭的推力,將其發射在近地面的空間內,接著依靠重力的作用返回地球的大氣層。其飛彈頭自身擁有一定的速度和力學的慣性,這時可以在大氣層裡面跳躍式飛行。就像拿石子在水面打水漂一樣。
  • 和DF-17比誰更強?俄洲際飛彈用上高超音速彈頭,強在哪裡?
    偏重常規作戰和DF-17和偏重戰略威懾的俄高超音速洲際飛彈 雖然和我國的DF-17高超音速飛彈相比,俄羅斯新型高超音速飛彈戰鬥部同樣採用了「乘波體」設計,但是兩者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差別。我國DF-17高超音速飛彈,主要使用的是「錢學森彈道」,而俄羅斯新型高超音速飛彈,使用的則是「桑格爾」彈道。
  • 「錢學森彈道」威力無比,19馬赫超機動變軌
    美媒稱中國東風41彈道飛彈能搭載10個分導式彈頭,每個彈頭擁有獨立的飛行軌道,能同時打擊一個目標,也能各自攻擊,彈頭最大突防速度達到驚人的19馬赫。此外,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不僅速度快,彈道的飛行軌跡也無法被預測。外媒認為,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達到10馬赫的飛行速度。事實上,這類飛彈成功的秘訣在於運用了「錢學森彈道」。
  • 射程超過1500公裡,末端速度10馬赫,東風-17用於打擊什麼目標?
    作為一款外形科幻的高超音速飛彈,東風-17的出現可謂是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近半年的時間裡它的熱度甚至不亞於東風-41洲際飛彈,而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東風-17不僅外形科幻,而且還是全球第一款服役的高超音速「水漂彈」(美俄雖有研製,但並未服役)。
  • 東風17還是氫彈
    首先東風-17彈道飛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0馬赫,彈道的飛行軌跡也很特殊,還能進行「打水漂」式的前進,憑藉著這兩大優勢都足以讓很多國家的防空系統失效,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攔截,畢竟東風17的運動軌跡可不走尋常路,因此東風17也被外界稱為指哪兒打哪兒的中國利器。
  • 東風17從高空徑直砸下加固地堡,精度堪比鑽地彈!
    東風-17從閱兵亮相後就一直備受世界矚目,據數據顯示東風17有速度快、突防能力強的優勢,以精準打擊和侵徹能力強著稱,如今有東風-17精確打擊加固地堡的畫面流出,這應該是其首次曝光的實戰畫面。看來我國的東風17不僅擁有高超音速的手段優勢,還擁有了鑽地彈的功能,強大的戰鬥力令西方震驚。東風17以其乘波體的科幻造型為大家所矚目,首次展現在公眾面前是2019年國慶閱兵。
  • 「東風」飛彈的原理居然是錢學森奠基,多年後又成為中國一大利器
    後來我國科學家錢學森又以此為基礎提出新的理論,即助推-滑翔式彈道。 該理論是將飛航式飛彈和彈道式飛彈結合起來,各自發揮優勢達到靈活的破防能力,飛航式飛彈主要依靠空氣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來保持靈活性
  • 嫦娥五號返地之旅,水漂彈道不是唯一看點,這項技術可用於打航母
    對於水漂式彈道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著名的東風17彈道飛彈,它採用了特殊的乘波體設計,可以實施多次躍起再入,彈道無法預測,很難被反導系統捕捉。相比於之前神舟系列返回艙著陸,嫦娥五號的著陸區面積是前者的15倍,充分說明水漂式彈道的變幻莫測,也進一步驗證了東風17並非浪得虛名。
  • 踢館:嫦娥五號返回用的跳躍彈道和東風17有何淵源?可以用來打航母嗎?
    這可拉倒吧…… 現在連美國戰術空軍都買不起專業用途飛機,90年代EF-111退役以後,全都是多用途戰鬥機平臺包打一切了,到21世紀海軍也淘汰了這種專用平臺。
  • 印度成功測試高超音速飛行器,速度高達6馬赫,技術水平超越東風17?
    相較於「雙錐體彈頭」設計,乘波體設計升阻比性能更高,我國於去年國慶閱兵亮相的東風17就是這類飛彈的典型代表,從外形上看飛彈戰鬥部如同一個小飛機,由東風16飛彈作為助推動力,將乘波體戰鬥部送入一定高度後以「助推-彈道式」在臨近空間進行高超音速飛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錢學森彈道」,利用下滑動作時大氣帶來的負壓來實現跳躍式滑翔飛行,最終達到超過10馬赫的攻擊速度,這種彈頭設計難度相當大
  • 中國有更強大的東風17了,為啥還要長劍-100?厲害的地方超出想像
    東風-17由於彈頭採用乘波體,可以在大氣層邊緣飛行,能在空中進行不規則「打水漂」運動,可以讓所有反導系統失效,自亮相以來就被認為是真正的「殺手鐧」武器。相比來看,長劍-100雖然也是在臨空間飛行,巡航速度超過3馬赫,但相比東風-17仍然是一種更容易被攔截的航巡飛彈,中國在有更先進的東風-17情況下為什麼仍然大量裝備長劍-100呢?實際上,長劍-100仍然有東風-17無法比擬的幾大優勢。
  • 東風彈道飛彈上艦有多難?055或將迎來最強拍檔,東風-17上艦穩了
    可以肯定的說,中國肯定會將東風彈道飛彈裝備到055大驅上,因為這是軍艦未來發展的趨勢。目前中國正在研製艦載版東風-17高超音速反艦彈道飛彈,以此來裝備到055型驅逐艦上了。裝備了艦載版東風-17高超音速反艦的055型驅逐艦,其反艦能力將非常的強。因為世界上現有的防空系統都無法攔截東風-17高超音速反艦飛彈。
  • 美軍太平洋再射標準3飛彈,面對解放軍航母殺手,就是手槍打飛機
    在中國彈道洲際飛彈技術發展強盛的今天,遊曳在南海以及我國周邊海域的美航母艦隊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此情況下,美軍對自己的現有的防禦體系進行了一次實踐,無疑想給自己吃定心丸。值得一提是,用自己盾成功抵擋自己的矛,就能成功抵擋別人的矛嗎?何況我軍的飛彈發展已經不輸美軍。同樣,在美航母今年四進南海,攪擾我國周邊安定局勢之際。
  • 東風飛彈女神的科研路
    就在這個時候毅然回國的錢學森,在遠程洲際飛彈這一國防科技的核心領域,起到了無可爭議的奠基性的作用,使得我國至少快進了20年。但即使強如錢學森,精力也是有限的,也有一些問題不能馬上攻克下來,其中一個著名的問題就是「錢學森彈道」問題。
  • 東風-41和東風-5C洲際飛彈相比,誰的突防能力更強?威力更大?
    ,兩個小時內將核彈頭扔到敵方頭頂;並且東風41採用車載移動發射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機動性強、保證其二次戰略核反擊能力,而且車載發射底盤也將其陸運、海運部署到全球任意地區。從理論層面來說的話,東風41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洲際核飛彈,裝備服役的時間更晚,所以採用新技術的佔比更高,那麼在射程、突防能力、打擊精度、發射載荷等方面肯定更為先進,畢竟東風5飛彈可是1980年就正式裝備服役的型號,就算在過去四十年內不斷改進提升,其總體設計結構依然離不開四十年前的設計理念,所以從表面意義來看,東風5C就算再怎麼改進設計,肯定不如研製時間更晚、採用新技術更多的東風41
  • 東風飛彈家族這麼多型號,分別有什麼作用?世界最完整作戰體系
    其戰鬥部能侵徹地下25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目標,最高打擊精度可達5米,可對敵方堅固地下工事實施精確打擊,東風16構成了中國掌控第一島鏈的核心打擊力量。而東風16還有一個表弟,這就是去年國慶大閱兵首次亮相的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要論外形,東風17堪稱飛彈界裡的殲20。